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体生物学活性

补体生物学活性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MAC的生物效应;
活化补体片段的生物效应。

(一) MAC介导的生物学效应细胞裂解作用
补体系统活化◊膜攻击复合物◊
溶解靶细胞(如:奈氏细菌等G阴性菌,异型红细胞等)。

实际意义:A. 抗感染;
B. 自身免疫病。

(二) 补体活化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1. 调理作用
Ag(颗粒性)-Ab 复合◊C3b、
C4b、iC3b ◊结合于吞噬细胞CR◊吞噬免疫复合物。

实际意义:抗感染。

2. 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Ag-Ab复合物(可溶性)◊ C3b或C4b
◊与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CR结合
◊吞噬清除。

实际意义:
a. 清除免疫复合物,如抗病毒感染;
b. 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复合物沉
积,引起肾小球肾炎。

3. 炎症介质作用
A. 过敏毒素作用:
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C5a、C3a和C4a
C5a、C3a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5aR、C3aR) ◊释放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
◊过敏反应性病理变化。

B. 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chemotaxin):C5a、C3a、C4a 和C5b67 C5a、C3a ◊吞噬细胞向感染部位聚集◊炎症反应。

C. 激肽样作用:
C2a、C4a ◊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炎性渗出、水肿。

实际意义:
a. 抗感染及清除异物;
b. 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炎性损伤。

4. 免疫调节作用
A. C3b ◊促吞噬细胞;
B. C3b ◊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
◊促B细胞增殖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