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词文整理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唐】杜荀[xún]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任:放任、不拘束。
宁:岂,怎么。
亲:亲善。
征求:指税赋征敛[liǎn]。
敛:收拢,聚集。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
坼:裂开、分开。
乾坤:此指日月。
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眼泪和鼻涕。
偏义复指,即眼泪。
放言五首【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翻似:倒好像。
长精神:振作精神。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竹径:一作“曲径”。
万籁:凡是能发出声响的孔都叫籁。
此指自然界一切声音。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丝:同“思”音。
殷勤:轻易恳切深厚。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戍[shù]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长:一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请望着萋萋芳草。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
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铓[máng]:刀剑等的尖端。
剑铓:剑锋。
若为:怎能。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泊:停船靠岸。
烟渚:江中雾气缭绕的小沙洲。
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词释】①暮:在傍晚。
②投:投宿。
③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④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⑤逾(yú):越过;翻过。
⑥走:跑,这里指逃跑。
⑦呼:诉说,叫喊。
⑧一何:何其、多么。
⑨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⑩啼:哭啼。
11 苦:凄苦。
12 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13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4 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15 新:最近,刚刚。
16 存:活着,生存着。
17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18 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9 室中:家中。
20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21 唯:只,仅。
22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3 未:还没有。
24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5 完裙:完整的衣服。
26 老妪(yù):老妇人。
27 衰:弱。
28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29 应:响应。
30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31 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32 备:准备。
33 晨炊:早饭。
34 夜久:夜深了。
35 绝:断绝;停止。
36 如:好像,仿佛。
37 闻:听。
38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39 明:天亮之后。
40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路。
41 独:唯独、只有。
42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xiāo]一丈绫[líng],系向牛头充炭直。
【词释】①卖炭翁: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②伐:砍伐。
③薪:柴。
④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
⑤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⑥苍苍:苍白。
⑦得:得到。
⑧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谋求。
⑨辗(niǎn):同“碾”,碾压。
⑩愿:希望。
11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12 困:困倦,疲乏。
13 市:集市。
14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15 骑(jì):骑马的人。
16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17 把:拿。
18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9 回:调转。
20 叱:吆喝。
21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22 驱将:赶着走。
23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24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25 系:挂。
26 直:通“值”,价格,价值。
伤仲永[宋]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词释】①伤:哀伤,叹息。
②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③民:平民百姓。
④世:世代。
⑤隶:属于。
⑥耕:耕田。
⑦生:生长到。
⑧年:岁。
⑨未:不;没有。
⑩尝:曾经。
11 识:认识。
12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13 .忽:忽然。
14 啼:出声地哭。
15 求:要。
16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 焉:他,代指仲永。
18 借旁近:就近借来。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9 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