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一课硬笔书法欣赏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硬笔书法欣赏方法,提高对硬笔书法欣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扩展教学内容,通过看、听、交流等形式,学会对硬笔书法进行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

难点:理解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书写工具由古代的毛笔,变成了现代的多种书写工具,例如,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而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又同程硬笔。

硬笔书法的价值与软笔(毛笔)书法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硬笔书法欣赏概述”)。

二、新课教学:1.讲解田英章硬笔书法的特点,2.讲解书法欣赏的含义。

3.讲解欣赏方法书法的步骤。

4.让同学们分别欣赏田英章硬笔楷书作品、卢中南硬笔楷书作品。

5.讲解字的结构和笔画。

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2课田英章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田英章老师及他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田英章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的书写技巧。

难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书法欣赏的方式方法,也知道了一些田英章老师的作品,那么我们今天接着来看看田英章的硬笔书法特点。

二、新课教学1.了解田英章及他的硬笔楷书作品。

2.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书写格式。

3.讲解田英章先生的作品章法。

4.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结构。

5.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用笔方法。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四、板书设计第3课卢中南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卢中南先生硬笔作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卢中南先生作品的风格特点。

2.难点:知道卢中南先生的字的笔道劲利、舒展、结构严谨、字势挺拔、具有一种俊美洒脱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田英章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超群的书法技艺所深深折服。

希望同学们以田英章老师为榜样,勤学苦练,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本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再来认识一位与田英章老师比肩的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老师。

二、教学新课1.讲解卢中南老师及他的作品。

2.讲解卢中南老师字的特点。

3.欣赏卢中南先生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4课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吴玉生及其书法作品的特点,学生能根据教材进行简单的临写。

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教材,从教材作品中去感受、学习行楷书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行楷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字体的特点及临写的要点。

难点:行楷书字体的书写技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和卢中南老师的硬笔楷书作品,本课我们来欣赏另一位书法名家的不同书体,这就是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法作品。

(板书课题:第4课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

)二、教学新课:(一)简单了解吴玉生老师(见教材P8页)。

(二)简单讲解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特点:特点:静中寓动、结构美观、姿态生动。

(三)欣赏教材P8上的书法作品。

(四)欣赏书法作品《爱莲说》。

1.简单介绍《爱莲说》;2.欣赏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爱莲说》:该作品用笔精到,从起笔到收笔都写得一丝不苟;笔画有断有连,结合巧妙;字与字之间讲究照应,收放适宜。

3.简单讲解行楷书的一般书写技法。

三、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不断临摹名家作品,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观念和书写水平。

板书设计第5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二、教学新课: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

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

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

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

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

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

(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

)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第5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

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

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

第6课行楷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楷的书写技法,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行楷书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教学,除了作适当的讲解,剩下的时间,都是指导学生进行行楷字的临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及例字的临写。

难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的识记。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逐一讲解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

2.指导学生进行例字的临写。

3.在学生临写过程中,教师要随堂巡视,针对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讲解,如果是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技法学习。

4.指导学生再次对教材中的例字进行临写。

三、提出学习要求:1.要牢记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

2.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要敢于运用所学的行楷书写技法。

3.要想写一手好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去练习,掌握不同字体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技法,牢记于心,敢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一手好字。

四、课堂总结五、作品欣赏:小小书法家(硬笔)作品欣赏六、板书设计:第6课行楷的基本技法不同偏旁部首在行楷中的书写技法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熬的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

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上宽下窄型字的书写上窄下宽型字的书写第8课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长下短型和上短下长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的书写技法的掌握。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2.提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二、新课教学:1.讲解上长下段型字的写法。

写法: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

写法: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的窄。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第8课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型字的写法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第9课上下相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9课上下相等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下相等型字的写法:(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3.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欣赏书法名言。

六、板书设计:第9课上下相等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第10课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型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10课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的字呢?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分下合型字的写法:(1)上部分要分而不散。

(2)上下两部分间隔紧凑。

(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

2.讲解上合下分型字的写法:(1)下部要相互靠拢。

(2)整体避免散乱疏松。

(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并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