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高考化学专项拔高训练专题8:电化学原理与应用(选择)

2022年高考化学专项拔高训练专题8:电化学原理与应用(选择)

专题8:电化学原理与应用(选择)
1.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元素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铁、石墨作电极,用电解法去除。

电解时:如图甲所示原理可进行除氮;翻转电源正负极,可进行除磷,原理是利用Fe2+将PO3-
转化为Fe3(PO4)2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
4
的是()
A.溶液pH越小,有效氯浓度越大,氮的去除率越高
B.图乙中0~20 min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石墨作阳极
C.图乙中20~40 min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D.电解法除氮中有效氯ClO-氧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3===3Cl-+N2↑+3H2O
【解析】选A。

随溶液pH降低,c(H+)增大,Cl2+H2O===H++Cl-+HClO的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ClO)减小,使NH+
的氧化率下降,则氮的去除率随
4
pH的降低而下降,故A错误;根据图乙中0~20 min溶液pH的变化可知,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故B正确;除磷时,Fe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溶液pH会增大,则图乙中
20~40 min溶液pH增大,所以20~40 min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故C正确;电解法除氮有效氯HClO、ClO-将NH+
4
氧化为N2,ClO-氧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3===3Cl-+N2+3H2O,故D正确。

2.微生物电池在运行时,可同时实现无污染净化高浓度苯酚污水、高浓度酸性NO-3废水和海水淡化,其装置如图所示。

图中M和N为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Z为食盐水模拟海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
B.X为高浓度酸性NO-3废水,Y为高浓度苯酚污水
C.每消耗苯酚9.4 g,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163.8 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5
【解析】选B。

根据装置中电子的流向可知,该原电池中生物膜为负极,而碳布为正极,负极区发生氧化反应,则苯酚失电子被氧化为CO2气体,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N为阳离子交换膜,M为阴离子交换膜,A正确;负极区发生氧化反应,则X为高浓度苯酚污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气体,而
正极区发生还原反应,Y为高浓度酸性NO-
3
废水,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B 错误;9.4 g苯酚的物质的量为9.4 g
94 g·mol-1
=0.1 mol,苯酚中碳元素平均化合价
为-2
3价,完全氧化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6×(4+2
3)=2.8 mol,根
据电荷守恒,理论除NaCl 2.8 mol,质量为2.8 mol×58.5 g·mol-1=163.8 g,C正确;负极生成CO2,正极生成N2,1 mol苯酚完全被氧化共生成6 mol CO2,转移28 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正极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28
2×(5-0)
mol=2.8 mol,则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 mol∶6 mol=7∶15,D正确。

3.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图中b池的电解质为K2S2、K2S4,
a池的电解质为KBr3、KBr。

充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K2S4+3KBr2K2S2+KBr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左边为正极
B.放电时,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有1 mol K+由b池移向a池
C.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2-4+2e-===2S2-2
D.若将钾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对该电池工作无影响
【解析】选D。

a池中电解质为KBr3、KBr,放电过程中KBr3转化为KBr,Br 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则左边为正极,故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钾离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即由b池向a池移动,结合电荷守恒,可知转移1 mol电子时,有1 mol钾离子迁移,故B正确;充电时,阴极发生K2S4转化为K2S2的反应,电极反应为S2-
+2e-===2S2-2,故C正确;若
4
将钾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则b池溶液中的阴离子将向负极移动,会与Br-
直接发生反应,降低了电池的效率,故D错误。

3
4.溶液pH对含有碳杂质的金属铝的腐蚀影响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在Na 2CO 3稀溶液中腐蚀严重 B .电解液的pH =9.5时,可发生原电池反应,负极反应为Al -3e -===Al 3+
C .可用电解法在金属铝表面生成保护膜,其原理为2Al +3H 2O=====通电 Al 2O 3
+3H 2↑
D .铝制餐具应该经常打磨以保持餐具光亮如新
【解析】选C 。

Na 2C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2-3 +H 2O HCO -3 +OH -,
CO 2-3 浓度增大,水解平衡右移,OH -浓度越大,pH 越大,根据图像知腐蚀越 严重,A 错误;由图可知,pH =9.5时,铝被腐蚀,负极反应为Al -3e -+ 4OH -===AlO -2 +2H 2O ,B 错误;将铝作阳极,电解时可形成Al 2O 3保护膜:
2Al +3H 2O=====通电 Al 2O 3+3H 2
↑,C 正确;铝制餐具外面的保护膜防止了铝的进 一步被腐蚀,所以不应经常打磨,D 错误。

5.普通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缺点是温度高,能耗大。

铈—钒液流电池在充电状态下产生的Ce 4+和V 2+离子可在低温催化条件下用于制备氢气和氧气,该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催化剂作用下有利于降低分解水制氢的能耗
B .铈—钒液流电池在充电状态下总反应为Ce 3++V 3+=====
通电 Ce 4++V 2+ C .工作时,H +通过质子交换膜由a 往b 移动
D .制氧气的离子方程式为4Ce 4++4OH -=====RuO 2 4Ce 3++O 2↑+2H 2
O 【解析】选D 。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而能够降低分解水制氢能耗,A 正确;由题干可知:充电状态下可产生Ce 4+、V 2+,因而根
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Ce 3++V 3+=====
通电 Ce 4++V 2+,B 正确;由图可知:在装置的右侧产生H 2,因此H +会通过离子交换膜由a 往b 移动,C 正确;装置中含有质子交换膜,因此有H +参加反应,制备O 2的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有OH -,D 错误。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除去尾气中的H 2S ,其中电化学膜的主要材料是碳和熔融的碳酸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处理所得的净化气可以直接排放
B .a 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 .b 电极通入N 2的目的是将生成的S 2从电极表面及时带出
D.由净化气中CO2含量明显增加可知,尾气处理过程中电化学膜有损耗,需定期更换
【解析】选A。

根据图示可知:在a电极上H2S得到电子变为H2,随净化后的空气逸出,由于H2是可燃性气体,直接排放可能会造成爆炸等事故,因此要经处理后再排放,A错误;在a电极上H2S得到电子被还原为H2,所以a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b电极为阳极,S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为S2,通入N2的目的是将生成的S2从电极表面及时带出,防止其在电极上附着,C正确;净化气中CO2含量明显增加,不是电化学膜中的碳被氧化,而是H2S 是酸性气体,与电化学膜中的碳酸盐反应产生的,因此电化学膜有损耗,需定期更换,D正确。

7.中国科学家研究出对环境污染小、便于铝回收的海水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聚丙烯半透膜的作用是允许某类粒子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B.聚丙烯半透膜允许阳离子从右往左通过
C.如果电极Ⅱ为活性镁铝合金,则负极区会逸出大量气体
D.当负极质量减少5.4 g时,正极消耗3.36 L气体
【解析】选C。

该装置为原电池,由电子流向可知电极Ⅰ作正极、电极Ⅱ铝作负极。

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介质为碱性,故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A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级,根据题意知要便于铝回收,所以聚丙烯半透膜不允许Al3+通过,B错误;如果电极Ⅱ为活性镁铝合金,就会构成无数个微型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溶液中H +得电子产生氢气,所以负极区会逸出大量气体,C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
行计算,n(O2)=m(Al)
M(Al)×
3
4=
5.4 g
27 g·mol-1
×
3
4=0.15 mol,但题中未标明是否
在标准状况下,故无法计算消耗气体的体积,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