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电化学

高中化学专题训练电化学

电化学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Z7­1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Z7­ 1A.K+移向催化剂b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4--e-===[Fe(CN)6]3-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D.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4-和[Fe(CN)6]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2.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生产装置如图Z7­2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

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Z7­ 2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D.b电极反应式:4OH--4e-===O2↑+2H2O3.如图Z7­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Z7­ 3A.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电解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B.若a为纯铜,b为粗铜,该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电解精炼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D.电子经导线流入b电极4.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Z7­4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Z7­ 4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D.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排出5.我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Z7­5),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Z7­ 5A.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B.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反应完毕,该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D.人体呼出的气体参与X电极的反应:CO2+2e-+H2O===CO+2OH-6.用如图Z7­6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图Z7­ 67.(1)利用如图Z7­7实验装置可以合成氨,钯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7­7(2)用惰性电极电解葡萄糖和硫酸钠混合溶液,可以制得葡萄糖酸[CH2OH(CHOH)4COOH]和己六醇[CH2OH(CHOH)4CH2OH]。

葡萄糖酸在________极生成,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Z7­8所示,以N2O4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可制备新型绿色硝化剂(一种氮氧化物),写出生成这种硝化剂的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7­8(4)用粗硅作原料,熔融盐电解法制取甲硅烷原理如图Z7­9,判断B为电源的________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7­9(5)一种氨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 mol/L的KOH溶液。

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

图Z7­10通入a气体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3.4 g NH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8.(1)图Z7­11是某研究机构开发的给笔记本电脑供电的甲醇燃料电池,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

一个甲醇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7­11(2)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图Z7­12所示。

图Z7­12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已发明了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①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如图Z7­13所示),写出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7­13②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的科技人员为了消除SO2的污染,利用原电池原理,变废为宝,设计由SO2和O2来制备硫酸,设计装置如图Z7­14所示,电极A、B为多孔的材料。

图Z7­14A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解析] 由图可知,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则a为负极,b为正极。

b为正极,则K+移向催化剂b,A项正确;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催化剂a表面发生反应[Fe(CN)6]4--e-===[Fe(CN)6]3-,B项正确;b上发生还原反应[Fe(CN)6]3-+e-===[Fe(CN)6]4-,[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还原,C项错误;由B、C中的电极反应可知,二者以1∶1相互转化,电解质溶液中[Fe(CN)6]3-和[Fe(CN)6]4-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

2.B [解析] 分析装置图可知是电解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气体甲为氧气,气体乙为氢气,阳极生成氧气,电极反应2H2O-4e-===4H++O2↑,阴极生成氢气,2H2O+2e-===2OH-+H2↑,所以判断a电极是阳极,b电极是阴极,在阳极室得到硫酸,在阴极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则c为阴离子交换膜,d为阳离子交换膜。

分析可知a电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项错误;阳极室生成氢离子,生成产物丙为硫酸,c为阴离子交换膜,B项正确;d为阳离子交换膜,C项错误;b电极是阴极,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H2O+2e-===2OH-+H2↑,D项错误。

3.B [解析] 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则b是阴极、a是阳极。

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阳极溶解的金属铜等于阴极析出的金属Cu,所以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相当于不参加反应,则其浓度不变,A项正确;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所以若a为粗铜,b为纯铜,该装置可用于粗铜的精炼,B项错误;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C项正确;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b电极,D项正确。

4.C [解析]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OH--4e-===2H2O+O2↑,A正确;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消耗氢离子产生氢气,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pH增大,B正确;钾离子通过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这样才可以达到提纯氢氧化钾的作用,C错误;纯净的KOH在阴极制得,从b口排出,D正确。

5.D [解析] 根据图中左边电源内负电荷移向负极,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A错误;N型半导体为负极,X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CO2+2e-+H2O===CO+2OH-,生成的氢氧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在Y极参加反应,所以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D正确;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根据总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溶液的碱性不变,C错误。

6.D [解析] 在中性条件下,铁作负极失电子,石墨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则Fe发生吸氧腐蚀,A正确;Zn、Fe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被腐蚀,Fe作正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正确;Fe作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石墨作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C正确;Fe 与正极相连,Fe 作阳极,Fe 失电子,被腐蚀,Fe 不能被保护,D 错误。

7.(1)N 2+6H ++6e -===2NH 3(2)阳 CH 2OH(CHOH)4CHO +H 2O -2e -=== CH 2OH(CHOH)4COOH +2H +(3)N 2O 4+2HNO 3-2e -===2N 2O 5+2H +(4)正 Si +4H --4e -=== SiH 4↑ (5)2NH 3+6OH --6e -===N 2+6H 2O 0.6 mol[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在钯电极B 上N 2获得电子,与H +结合形成NH 3,电极反应式为N 2+6e -+6H +===2NH 3。

(2)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CH 2OH(CHOH)4COOH]是氧化反应,在阳极发生,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CH 2OH(CHOH)4CHO +H 2O -2e -===CH 2OH(CHOH)4COOH +2H +。

(3)Pt 是惰性电极,N 2O 4发生失去电子的反应,产物是N 2O 5,电极反应式为N 2O 4+2HNO 3-2e-===2N 2O 5+2H +。

(4)从图示知,H -移向阳极生成SiH 4,B 是电源的正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Si +4H --4e -===SiH 4↑。

(5)电池反应为4NH 3+3O 2===2N 2+6H 2O 。

该电池负极是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根据示意图可知a 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NH 3+6OH -- 6e -===N 2+6H 2O ,反应中2 mol 氨气反应转移6 mol 电子,3.4 g NH 3的物质的量=3.4 g ÷17 g/mol =0.2 mol ,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 mol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