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文前3章《新公共管理》ppt

张文前3章《新公共管理》ppt

文 有话说
公共行政学派的衰落 沃尔多的批评
政治和行政两分法 组织理论 管理途径 公共决策的性质 理性还是病态 政策途径 政策执行视角 政策网络途径 小结 结论
第一篇主要考察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治理实践的现状。 第一章讨论了20世纪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途径:公共行政研究 途径、管理研究途径、政策研究途径,以分析这几种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模式差异,指出 这些传统的治理理论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
第八章公共部门的契约主义——基本的研究途径 **
第九章 合同制中的政府作用
**
第十章公共政策、合同制和首度执行官

##
第十一章 合同制国家:没有组织失败的风险
##
第十二章 结论:契约主义在公共治理中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第一章 20世纪的基本研究途径
引言 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模型
职务与任务 规则 事实和价值 动力问题 小结
公共决策的性质
在西蒙的管理模式中,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决策模式,从而改变了理性诉 求的特质。西蒙将公共部门界定为管理,是关于目的和手段的决策,所以提出了 所有的决策都是有限理性的决策。除了MM1 MM2,西蒙还赞同所谓的渐进模式
(渐进主义者坚持认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准确的描述了决策,是真实反映了公共决策实际 状况的科学模式,由于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公共决策只能是有限理性
职位或任务
古典理论的核心模式:
(CM1)职位应该与人员相分离
*在CM1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原则,有关录用的规则: (R1)所有职位都必须根据与该职位有关的明确的绩效标准来录用人员; (R2)占有职位的人必须根据与该职位有关的明确的政效标准来晋升; (R3)占有职位的人的绩效没有满足职位的要求时,他们应该被免职。 *对CM1更重要的是,职位资源和占有该职位的个人的收入和财富之间界限清晰、明确分离。控制 资源、报酬和奖励的规则: (I1)每个占有一定职位的人,都按照一定的契约,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报酬; (I2)与职位相关的资源属于组织,占有职位的人,不得将其挪用来实现个人的私人目的; (I3)为了防止腐败的发生,对职位占有者所支付的报酬包括津贴,必须足够他维持一个体面地生 活水平。 *古典理论强调集权和劳动分工:
公共行政学派的衰落
早些时候许多学者就指出,古典理论主要是规定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 主要是规范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不是公共部门应该如 何运作,而是公共部门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
组织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学科,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吸收不同学科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组织社会学和组织心理学最先摒弃了 泰勒和法约尔的规范研究重心,而转向对组织实际如何运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就 像90年代梅奥的研究那样,揭示了组织中至关重要的非正式组织。
政策网络途径
对政策执行中断的怀疑,导致了一种新的理论的产生,该理论提出, 可以通过所谓的政策网络来实施政策。这样就有了一个新模式: (PM5)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网络比科层组织效率更高
政策网络途径有许多表现形式。在英国是铁三角,在美国是联盟,在荷兰是联 络网。虽社会政策运转和政策发展的案例研究,有效的支持了政策网络途径的 看法,如何证明PM5模式仍然是一个难题。
动力问题
(CM5)公共部门的动力与私人部门的动力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CM5是公共行政学派所有的基本观点中,最具风险的一个理念 动力模式CM5(1960年代-1970年代)成为公共选择学派很轻易捕获的猎物 CM1-CM4也引起了有关公共组织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激烈的争论,在社会学、 心理学和政治学等许多学科中推动了学科创新和发展
1940年代到1950年代,古典理论开始受到批评,并最终导致了古典理论的 衰落。
政治和行政两分法
从哲学观点的视角来否定政治和行政两分法是很困难的,因为以下几个概 念之间的区分不是不可能的:目的和手段,价值和事实,偏好和技术,目标和工 具,规范和存在,命令和现实。
从经验的视角来否定政治和行政两分法,看起来是令人信服的。在具有法 治传统的国家,安排了一系列的制度来保护政治与行政一定程度的分离,因此, 行政工作于纯粹的政治工作师分开的。
(H1)职位是按照统筹关系来进行组织的,上一层级的控制幅度比下一层级大层级越高,控制 幅度越大;
(H2)职位是按照直线-参谋原则进行组织的,精细的劳动分工是在直线部门中实现的。
规则
(CM2)公共部门治理是或者应该是规则取向的
(H1)(H2) 表明
(CM3)控制严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
马奇和奥尔森提出垃圾桶模式,似乎是为了反映组织的病态。但是如果组织趋向于出现垃圾桶症状: 团体领导是幸运的;手段是既定的,但是目标是什么;参与是流动的
虽然每个决策者作为一个个体是理性的,由于缺乏协调,表现出来的团体 行为却可能是病态的。自西蒙提出有限理性模式之后,有关决策模式选择的问题 一直是争议。
(MM1)公共部门行动=目标的实现
有关集权的CM3,现在必须根据MM1来进行估量,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模型
(MM2)公共治理=根据目的自由选择适当的手段
MM2可以看做是对古典途径中至关重要的集权模式的偏离,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权。到 底应该集权还是分权要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如果目标由中央确定,也有可靠的技术,公共治 理就有可能采用集权的方式来运作;而如果目的是反映地方的偏好,或者操作技术的选择弹 性大,分权就是更好的运作机制。
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不属于公共管理范畴的模式: (MM3)公共决策是有限理性决策
MM3模式不论从决策所需的知识,还是在决策对偏好的需要方面,都以其特有的方式, 超越了理性选择模式,在公共部门各种决策的理论分析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理性还是病态
有限理性模式看似强调韦伯所提出的手段-目的合理性,但是韦伯手段-目 的合理性是建立在理性选择模式的基础上,而西蒙对作为古典模式和主流经济学 重要组成部门的纯粹理性模式持怀疑态度。实际上,西蒙对理性进行了部分的否 定,提出:(MM4)令人满意的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
政策途径
古典途径
管理途径
政策途径
政策途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
研究重点是政策或公共项目。 政策途径从政策周期的分析开始,政策周期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
(PM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PM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尽管普遍推崇PM2,公共政策学派内部明确的分成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集中政府高层的政策制定;另一种 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关注政策出台后围绕政策发生的一切,这就是所谓的执行取向。
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模型
巴纳德之前,古典理论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型; 1938年巴纳德出版《经理的功能》,运用组织理论的概念,批判古典 理论,发起超越古典理论的运动; 1960年代,古典理论又一次遭遇来自政策科学的严峻挑战,高潮是阿 伦.威尔德瓦斯基出版的两部著作,1973年《执行》、1979年《向权力说真 话:政策分析的艺术》 在古典理论产生过程中,韦伯的作用过分强调(官僚制组织模式,阐 述方式简单,易于接受) 威洛比、古德诺、帕克.福莱特、怀特、厄威克和墨斯汀.马克思等人 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序 译者序 前言 导论:2000年的挑战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构建公共部门的模型 新公共管理 寻求学科整合 公共部门治理 新公共管理不过是流行一时的时尚? 五种反对的观点 韦伯的老问题和它的新答案 交换和契约 新公共管理中的契约是什么? 一份契约可能有多长的有效时限? 选择代理人 一份契约可以有多大篇幅? 新公共管理的运用有何限制吗? 新公共管理在未来的适用性
德鲁克管理经典
小结
古典理论提出了两种公共管理的基本机制: 官僚机制和公共企业
官僚机制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从国防、治安、司法到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广泛的非 经济事物;公共企业则主要管理公共部门中不能交由市场机制来完成的经济行为。
通过对官僚机制和公共企业这两种机制的研究分析,古典理论为20世纪的公共 部门奠定了基础。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古典理论对公共部门的运行模式是否进 行了充分的分析,是否构想了一个公共部门有效工作的模式。这些有关现实生活 中的组织和效率问题在1940年代后期开始的对于古典理论的批评中被提出。
正确评价(CM3),首先需要界定和评估公共部门行动的效率。实际上,效率概念是 所有各种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对效率概念的理解,比对公共部门治 理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公平,更容易形成一致的看法。
事实和价值
(CM4)目的≠手段,事实≠价值,技术≠民主
*手段、事实和技术是公共行政的内在要素,而目的、价值和民主则是外部要素
图书目录
导论部分--------------------------------表明本书的目标: 一是要考察分析公共行政和公共 管理的各种理论模型,并努力与 新公共管理相融合,以寻求进行 学科整合,创建一种新的公共管 理理论框架的可能性。 二是探究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影 响下,公共部门的可持续的适用 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新 公共管理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讨论了相关的重要概念,着重 讨论了新公共管理这一核心概念 。 作者将新公共管理界定为契约制 ,是签约外包制(contracting- out)和政府内部契约制( contracting-in)的综合。
经理人员的领导,可以依靠正式的规则--权威,也可以根据非正式的手段--个性。无论是权威还是领导者的个性,作为经理人员行动的基础,都影响着管 理职能的履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一个组织的掌舵,不仅与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有关,而且涉及许多对 协作起作用的团体,包括雇员、产权所有者、顾客、社区等的协作的愿望。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中的满意概念,则可能有不同的内涵,一个决策者认为 是令人满意的决策结果,另一个决策者则可能认为是令人相当不满意的。
将分析的视角转向第三种决策模式---垃圾桶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