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精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25.宝葫芦的秘密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感受作品的魅力。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让我们从故事中得到感悟,得到快乐。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一起来聊聊这本书。

二、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生说完后老师投影内容)2.谁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王葆的小朋友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一天他在梦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从此就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开始他很高兴,但最后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最后把宝葫芦的秘密说了出来。

三、知识大比拼1、老师明确比拼要求:全班分成AB两大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互相考书本的知识,每组出6道题,胜出的一队每人可获一颗星。

2. AB两大队知识比拼。

A组问: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 B组答:科学画报B组问: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A组答:马,,3.老师宣布比赛结果。

四、感受王葆的快乐师:王葆得到宝葫芦,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究竟宝葫芦给王葆做了哪些快乐的事?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去说一说。

(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师:宝葫芦带给王葆高兴的事太多了,作者对这个高兴得不知该怎样好的王葆描写得可谓生动、精彩、老师最喜欢这个片段,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

(出示图片和片段)1.全班齐读片段。

“啊哈,真的来了!桶里的半桶水也涨到了大半桶。

,,那个葫芦——那真是个道地的宝葫芦!——也舞蹈似地晃动了两下”2.师问:这个片段是写宝葫芦为王葆做了什么事?(钓鱼)你看,那些鱼多可爱。

(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不费一点力气就得到活泼的小鲫鱼,名贵的金鱼,王葆怎能不高兴呢?3.学生动手找文中精彩的片段师: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细节。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拿起笔在书中找一找,画一画,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派代表反馈。

生A:我喜欢这个片段“我没有办法。

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

”它把王葆刚得到宝葫芦时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写得唯妙唯俏。

生B:“‘那—那—’我跳了起来,兴奋得心腔里都痒痒的,‘那我就吩咐,我要,,’”这个片段是讲王葆向宝葫芦提出要求后,宝葫芦马上就实现了他的要求,他迫不及待地想提出下一个要求。

师: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的描写,让一个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书就是要读懂细节。

五.感受王葆的麻烦1.师问:宝葫芦带给王葆的都是快乐吗?(不是)它还给王葆带来了许多麻烦,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宝葫芦为王葆添了哪些麻烦?2.生自由回答生A:钓鱼一事令王葆因撒谎而不安生B:乱插花草标签,令爸爸误解。

生C:试卷的诡计,使老师和同学不信任。

生D:电影票的风波,让王葆逃之夭夭。

,,2.从上面的事例中,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以小组的形式来演一演,体会王葆当时的心情。

3.老师小结:同学们,从你们的交流声中,老师发现读书可以采用议、品、演的方式。

六、悟道理1.宝葫芦给王葆添了很多麻烦,最终他怎样做?(怒劈葫芦)他为什么这样做?(王葆本来是个好孩子,他虽然不肯动脑筋,但他绝不愿意享用偷来的东西。

所以,当他明白宝葫芦给他的东西都是怎样来的,他就气得拼命要把宝葫芦砸碎、烧掉,再也不要它了。

)2.你希望得到这样的宝葫芦吗?(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就行)3.老师小结道理。

(出示道理,生齐读)七、拓展延伸1、师:多么神奇的宝葫芦,多么有趣的故事,难怪《宝葫芦的秘密》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

2、出示《秃秃大王》精彩片断像这样有趣的童话还有很多,我这儿就有个片断:秃秃大王说:“我刚才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我的两个小铜钱忽然不见了。

怎么也找不到了,准是有贼。

百巴扑唧,你想想吧,看应该怎么办?”...... “后来呢?”“后来,我就把钱藏在箱子里......”师问:故事有趣吗?体现在哪里?(生自由答)这片段也是出自张天翼的手笔,书名叫什么?(《秃秃大王》)八、布置作业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宝葫芦的秘密》班级读书会教案三一相玉红活动目标1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 感受作品的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3 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前游戏一、整体感知,交流感受师:读书真是有意思。

它用小故事讲述大智慧,带给我们一份感悟,一种心情,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班级读书会。

读书会,其实是最轻松的,因为在读书会里,你发言、交流,没有对,也没有错,可以放心大胆地说。

我们今天读书会交流的是一篇长篇童话,题目叫——(宝葫芦的秘密)师: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事呢?(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想要甚么都能随手拈来,令他既惊且喜。

有了这种新法力后,他在学校的表现从此突飞猛进,生活彷佛变得那么完美。

但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只为他带来更多烦恼,令他哭笑不得之余,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你喜欢这本书吗?说明理由借机插入: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二、书本知识大比拼看来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是不是读得很细致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咱们就分两大组,1、2为一组,3、4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

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分。

必答题,第一组1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

郑小登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谜底:杨拴儿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第2组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

谜底:苏鸣凤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

谜底:金鱼3 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抢答题1 王葆进房间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2 得到宝葫芦后,王葆想给学校变什么?(房子)3 在我的描述中,猜猜她是谁。

她很可爱,总爱问为什么,是个七岁的小女孩,王葆的街坊。

(小珍儿)4 听说王葆想烧掉宝葫芦,宝葫芦是怎么做的?(变出火柴和燃料让王葆烧)5 书中,王葆的爸爸因为什么事而生气,大发雷霆?三、精彩片断细细品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有些读者就用手中的画笔把这些情节再现了出来,瞧,这就是其中的几幅。

只可惜它的顺序乱了。

下面,老师就要布置任务了:(1)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根据书中的顺序给图画排个序,(2)为每幅图取个名字,并简单说说事情的内容1、巧得宝葫芦取名理由机缘巧合,这回,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

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

我得保密。

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

我没有办法。

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

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

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你读出了什么?(高兴)从哪儿体会到的?(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个别读)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片断,请你选择其中你感兴趣的部分,细细品味。

看书的时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笔,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就在书上做做读书记号;也可以在书的边上随时写下你的思考。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吗?(吃棋子宝葫芦多聪明呀,王葆脑筋刚一转,他马上就给办好了,可是结果可不太妙。

不信,你瞧(视频))小组互相传阅。

你读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猜读法、字字详读法、情节浏览法、移步换景法、重点人物分析法、回头赏读法、同类作品比较读……)读书的时候,除了浏览以外,我们还要精读、巧读,才能事半功倍。

刀劈葫芦宝葫芦那么好,王葆为什么要劈了他?现在你还希望得到这个宝葫芦吗?四、总结回顾1.《宝葫芦的秘密》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放进书架,珍藏一生。

像这样有趣的童话还有很多,我这儿就有个片断从前有一个很穷很穷的潘,生了两个儿子。

取个什么名字呢?老头儿可没了主意。

他想,翻《学生字典》罢,翻到什么字就取什么。

一,二,三!一翻,是个“菜”字。

大的叫“大菜”,小的叫“小菜”么?“哼,我们饭都吃不上,还‘菜’呢!”老头自言自语。

第二次翻,是个“肥”字,也不合适。

翻来翻去总找不到适当的字。

这老头儿就这么翻了一晚。

到快天亮的时候,这老头拿着锄头走出门去。

外面太阳照着树林,这老头儿高兴地叫:“好了,就取个树林的‘林’罢。

”名字就给取定了:大的叫大林,小的——当然叫小林。

你觉得哪儿有趣?这段话就选自老师手里的童话《大林和小林》,它和《宝葫芦的秘密》都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张天翼)你对张天翼有哪些了解?(出示简介)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让我们用童话大王郑渊洁对张爷爷的评价作为这堂课的结束吧。

齐读你才是真正的童话大王!27.海的女儿[教材简介]课文节选自安徒生同名童话《海的女儿》,讲的是海王的宫殿里,小小的海公主渴望人间的生活。

在她十五岁时,她终于获许浮到海面上去。

她轻盈得像一个水泡,冒出了水面。

那天,正是王子的生日,晚上,在一艘大船上,王子的生日庆典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后来,可怕的大风暴来了,桅杆被折断,船体裂开,王子落入水中。

正在危急关头,海公主不顾危险,游到他的身边,把他的头托出水面,让浪涛载着他们一起漂流。

天明时,她终于把王子送到岸边的沙滩上。

这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海公主就是我们常说的美人鱼。

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

她已经成为世代相传的不朽的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