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学科:化学
2.课时:第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学案
(2)学生自带切碎的紫甘蓝、紫包菜等
二、教学课题:
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指示剂和酸、碱等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让学生知道酸和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
关的实验。
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和分组实验,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
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并认识一些酸和碱。
3.认识盐酸、硫酸特性和用途,学会稀释浓硫酸方法。
4.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中“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两个内容标准;本节课内容是以四个活动与探究为主体、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学习。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盐酸和硫酸主要特性和用途
教学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认识一些酸和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和视频
2.有关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和药品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PPT和视频)、小组合作、组间竞赛、演示实验、讨论法和探究法
学案和PPT并用。
五、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1.PPT图片:由生活中苹果、橙子、柠檬,肥皂、皮蛋等图片导入第十单元课题酸和碱
2.波义耳小故事导入新课内容
投影PPT 活动与探究一
活动与探究一: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白醋、石灰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记录
同学们,食醋中的醋酸、铅蓄电池中的硫酸和盐酸是酸溶液,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
液是常见的碱溶液。
读活动与探究一的实验操作后,分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先完成的全组
同学举手,老师点评、小组长记录分数,下课时选出总分前三名的小组。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与探究一
同学们观察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有什么变色规律?
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叫酸碱指示剂;酚酞遇到酸性溶液和碱性
溶液也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又称指示剂。
教师板书:一、指示剂
讨论与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规律?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中性)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中性)
教师补充中性颜色并板书
注意:是石蕊和酚酞等指示剂变色,不是酸和碱变色!例如:紫色石
蕊能使酸变红,这句话是错误的!
学生4-5人小组讨论4题练习。
赛一赛哪组先讨论得出答案,全组同学都会举手且答对了才
加分,下面都相同。
PPT练习:
1、现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种溶液,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2、现有NaOH 溶液、稀盐酸、蒸馏水,若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Na2CO3溶液
3、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 C.可能是蓝色 D.一定显无色
4、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醋 D汽水
学生拿出准备的紫甘蓝或紫包菜等,教师演示:自制酸碱指示剂
PPT练习:
⑴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紫色菊花、金盈菊花、三角梅花、紫色包菜叶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⑶试验指示剂在上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讨论:(1)酒精的作用?纱布的作用?
(2)上述实验结果,哪些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过度:实验室常见的酸是盐酸和硫酸
二、几种常见的酸
板书二、盐酸和硫酸
PPT 1:观察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活动与探究二: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PPT白雾产生的原因: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齐读白雾产生的原因
板书:
1.浓盐酸:挥发性(物理性质)
PPT: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很广。
例如:
❖盐酸: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物理性质),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播放视频:浓硫酸吸水性
板书:
2.浓硫酸:吸水性(物理性质)→做干燥剂
小组讨论思考: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A%是否改变(变大、变小,不变)?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指导加分。
PPT: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又叫脱水性。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
板书:浓硫酸强腐蚀性或脱水性(化学性质)
思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
稀硫酸中水长时间挥发会变浓,用大量水冲洗
过度:你认为该怎样稀释浓硫酸?
观看视频:浓硫酸中加水、正确稀释浓硫酸方法
切不可向浓硫酸中加水,否则液滴飞溅,非常危险!
活动与探究四:
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板书:浓硫酸的稀释:放热
PPT投影、学生记忆: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磷酸(H3PO4) 等。
从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
…
小组积分选出课上前三名的小组;
布置作业:自制酸碱指示剂和书面作业,明天检查继续加分,再选出总分前三名的小组。
附:板书设计
一、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中性)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中性)
二、盐酸和硫酸
1.浓盐酸:挥发性(物理性质)
2.浓硫酸:吸水性(物理性质)→做干燥剂
腐蚀性或脱水性(化学性质)
浓硫酸稀释:放热
六、教学反思
生活图片导入直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故事推进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PPT的使用使课文更充实、饱满;小组合作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中获取新知;小组竞赛推进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
教学语言简练、风趣;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填鸭式教学。
浓盐酸打开看到白雾的实验不太环保,该怎么解决?另外天气干燥、晴朗时,白雾不明显怎么办?从安全角度考虑:把浓硫酸中加水的实验用视频代替,不知有无违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精神?
板书中“盐酸和硫酸用途”没有体现,但是写上去又感觉罗嗦。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江苏省学校: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姓名:向红霞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通信地址:江苏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