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名词解释:1.肉牛的生产力:又称产肉力,是指肉牛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牛肉产品的能力。

2.补偿生长:当幼牛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

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

3.肥育: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

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

也叫育肥、催肥。

4.胴体重:宰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重+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5.泌乳周期: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

因为乳用母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事围绕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后期。

6.围产期:奶牛临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

按传统方法,前15为干奶期,后15为泌乳期。

7.全混合日粮(TMR):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分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8.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70%、72%、75%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奶。

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为18-20°T以上,加酒精发生凝固的牛奶)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在11-18°T之间,加酒精可产生细小絮状凝块的牛奶)。

9.早期断奶: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

10.泌乳曲线: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1.干奶: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在紧张的泌乳期后能有一充分休息的时间,使其体况得到恢复,泌乳得以修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12.肉牛异地肥育:在甲地繁殖并培育犊牛、架子牛,在乙地专门进行肉牛肥育,发挥各种优势。

13.中国黄牛主要有: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延边牛。

14.个体产奶量的表示方法:①年度产奶量;②个体305天产奶量;③个体校正305天产奶量;④个体全泌乳期产奶量;⑤个体终身产奶量。

15. 4%标准奶(校正奶,FCM)目的:为了便于比较奶牛之间的产奶量,统一奶牛产奶性能,以4%乳脂率的牛奶作为标准奶(FCM)。

FCM=M(0.4+0.15F) M为乳脂率为F的牛奶量,F 为牛奶的实际乳脂率。

16.牛体躯脂肪组织生长的顺序是:肾脂肪与腹腔和盆腔脂肪、肌肉间脂肪、皮下脂肪,然后是肌肉内脂肪即五花肉。

17.初生犊(0-7d):犊牛,是指生后到3月龄或到4-6月龄的小牛;育成牛、青年牛、成年牛。

18.初乳:母牛产犊后5-7天分泌的奶叫初乳。

常乳、脱脂乳、全乳、母乳、混合乳。

19.奶牛的一个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约305d)、干奶期(约60天)。

20.牛的年龄坚定方法包括:牙齿鉴定法,角轮鉴定法(母牛年龄=第一次产犊年龄+(角轮数目—1)),外貌鉴定法。

21.泌乳:乳腺上皮细胞吸收来自血液的营养物质合成乳汁,泌入腺泡腔的过程。

每生成1升乳汁,流经乳房的血液量为400~500升。

22.排乳:从乳腺泡和导管中排出的乳占总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23.排乳反射:当犊牛吸吮或人工挤乳时,引起乳房排乳中枢兴奋,导致乳汁迅速通过粗大腺导管流向乳池的过程。

24.假死:犊牛产出后呼吸停止,但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这种现象叫假死。

简答:1.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役用、肉用、乳用;2、发展养牛业符合节粮型畜牧业的要求;3、可利用农区的大量秸秆;4、符合人们改善食物结构要求;5、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2.牛的生物学特性:1、消化生理特性:采食和饮水、唾液分泌、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消化、反刍、食管沟反射、瓣胃的消化、排泄、采食粗饲料;2、泌乳生理特点:乳房的内部结构、乳腺的发育、乳的分泌、排乳。

3.奶牛外貌特点: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型特点表现明显,呈楔形。

4.奶牛营养需要:干物质采食量、能量需要、蛋白质需要、矿物质需要、维生素需要、纤维需要、水需要。

5.奶牛的饲喂技术:1、日粮组成的多样性;2、定时定量,少给勤添;3、饲料更换切忌突然,稳定日粮;4、防止异物,防止霉物;5、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6、饲料的合理使用;7、市场中奶牛饲料的合理使用,其次有一定的饲喂次数和饲喂方法。

6.手工挤奶:(1)握拳法先用拇指与食指紧握乳头上端,使乳头乳池中的乳不能向上回流,然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顺序依次紧握乳头,使乳头乳池中的乳由乳头孔排出,适用于乳头较长的奶牛(2)滑榨法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乳头基部,然后向下滑动,使乳头乳池中的奶由乳头排出,使用于乳头较短的母牛。

7.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1)遗传因素:品种之间差异最大,品种不同,产奶量和奶成分组成均不一样;(2)饲养管理条件:奶牛的产奶量遗传力只有0.25-0.30,也就是说母牛产奶量的高70%-75%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环境因素中对产奶量影响最大的是饲养管理条件;(3)产犊季节与环境温度:母牛产犊季节不同,其泌乳高峰期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因而对整个泌乳期产奶量的影响程度不同;(4)年龄与胎次:随着胎次增加,机体发育成熟,产奶量随之增加达到峰值,随后又随着机体衰老而逐渐下降;(5)产犊间隔:奶牛最理想的情况是年产一胎,泌乳十个月,干奶两个月,干奶期间使母牛体况得以恢复,乳腺组织得以休整;(6)干奶期长短:母牛在妊娠的最后两个月前后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其在10个月的泌乳后得到休息,更新泌乳泡,要进行干奶;(7)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乳腺中乳的合成与分泌速度是与乳房内压成反比的。

乳在乳腺中积存的越多,造成乳房内压越高,乳的分泌速度就越慢,及时将乳房内的乳挤出来,减低乳房内压,可促进入得合成与分泌,提高产奶量。

8.肥育的原理?牛在肥育期间,前期体重的增加是以肌肉和骨骼为主,后期是以沉积脂肪为主,因而在肥育前期应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适当的能量,后期要供给充足的能量,任何年龄的牛,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其生活力下降,食欲减退,饲料转化效率减低,日增重减少,如再继续肥育就不经济了。

通常,年龄越小,肥育期越长,犊牛肥育需一年以上;年龄越大,则肥育期越短,如成年牛仅需3个月。

肥育期的长短还受饲料品质和饲养方式的影响,放牧的饲料转化效率低于舍饲,所以放牧的肥育期要比舍饲长。

9.初乳的特点?初乳色深黄而粘稠,并有特殊气味,与常奶相比,初乳反物质含量高,尤为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常奶的几倍至十几倍,另外,初乳酸度高含有镁盐、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初乳的这些特点对于犊牛是十分重要的。

10.初乳的意义?(1)由于母牛胎盘的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免疫能力较弱。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2)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的排出;(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4)初乳中有溶菌酶和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11.早期断奶的方法?(1)在开食料中加入糖蜜或其它适口性好的饲料;(2)可将开食料拌湿涂抹其嘴,或置少量在奶桶底,当犊牛舔食奶桶底部时即可食入;(3)少喂勤添以保持饲料新鲜;(4)限制犊牛喂奶量,每天喂奶量以不超过其体重的10%为限。

12.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1)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外界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激往往导致奶牛采食量的下降;(2)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在热应激状态下,机体需要动员机能克服不良作用,使促乳素T3,T4分泌量下降,抑制了排乳反射,导致产奶量下降;(3)对繁殖率的影响;(4)对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13.犊牛的哺乳方法?犊牛出生4~5d后饲喂初乳,初乳期后饲喂常奶,常奶的哺育一般有两种,即自然哺乳和人工哺乳。

乳用犊牛一般采用人工哺乳,人工哺乳方法有分为全乳充裕哺乳法、全乳限量哺乳法和脱脂哺乳法等;全乳充裕哺乳法采用常奶哺育犊牛,不限量任其自由饮用,以不引起下痢为度。

此法的有点事犊牛生长速度快,缺点是奶量消耗大成本高;全乳限量哺乳法采用常奶哺育犊牛,但喂奶量要进行限制,病让犊牛尽早采食固体饲料,此法既可以保证犊牛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又可以降低培育成本,促进犊牛的瘤胃发育,为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

脱脂哺乳法:以脱脂乳哺育犊牛,脱脂乳来源于黄油生产的副产品。

此法较常奶哺育成本低。

14.奶牛犊牛(出生至六月龄的小牛)初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断脐带、严消毒;小牛称重;尽早喂初乳(初乳特点:色深黄而粘稠,有特殊气味,与常奶相比干物质含量高;蛋白质胡萝卜素含量高,含镁盐)。

奶牛登记,日常管理。

15.常乳期犊牛饲养管理:哺乳、补料、断奶、去角、剪去副乳头、重视卫生管理。

16.成母牛饲养管理(第一次产犊后的母牛):日常管理(刷拭牛体、肢蹄护理、适度运动、饮水);饲养方式(栓系饲养、散栏饲养)。

17.育成牛管理(从7月龄到配种前的母牛):发育特点(瘤胃发育迅速、生长发育快、生殖机能变化大);育成牛饲养方式:小群饲养、大群饲养、放牧饲养。

18.泌乳母牛的管理:1、搞好牛体、牛台和挤奶卫生(每天刷拭牛身1次,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刷拭牛身不要在喂料和挤奶时进行,以免尘土、牛毛等污物落到饲料和牛奶内。

保持牛舍通风,空气新鲜,干燥清洁);2、饮水(水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饲养产奶母牛必须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3、运动(运动有助于消化,增强体质,促进泌乳。

运动不足牛体易肥,降低产奶性能和繁殖力,也易发生脑蹄病);4、修蹄(每年修1~3次,保证蹄的健康)。

19.泌乳早期的特点:1、泌乳早期又称升乳期或泌乳盛期,此期母牛乳房水肿消失,代谢强度逐渐提高,产奶量由低到高迅速上升,并达到高峰,是整个泌乳期中产奶量最高的阶段,此期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产奶量的高低。

2、此期的饲养目标是尽快使母牛恢复消化机能和食欲,千方百计提高其采食量,缩小采食营养物质与牛奶中分泌营养物质之间的差距,在提高母牛产奶量的同时,力争使母牛减重达到最少,避免由于过度减重所引法的酮病。

把母牛减重控制在02-0.6kg/d,全期减重。

20.泌乳早期饲养方法:1、多喂优质干草;2、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必要时可在精料中加入过瘤胃脂肪;3、及时配种。

21.泌乳牛夏季饲养:调整日粮组成(添加粗纤维、抗应激的添加剂、电解质),供足清洁饮水,改善饲喂方式(增加饲喂次数、改变饲喂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