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试卷2-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试卷2-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熟,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当诊断为(分数:2.00)A.里证B.表证√C.寒证D.热证解析:解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某人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燥不安,或神昏谵语,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

属于(分数:2.00)A.实热证√B.虚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解析:解析: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等。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3.某人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症,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当诊断为(分数:2.00)A.表热里寒证B.表寒里热证C.上热下寒证√D.上寒下热证解析:解析:上热下寒证是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

如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之下寒证此。

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虚”的含义主要指(分数:2.00)A.虚邪中人B.邪气不盛C.正气亏虚√D.气血亏虚解析:解析: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是下列哪本书(分数:2.00)A.《黄帝内经》B.《伤寒正脉》C.《伤寒质难》√D.《景岳全书》解析:解析: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正是提出八纲名称。

他说:“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张仲景对八纲辨证的贡献是(分数:2.00)A.奠定了八纲辨证的理论B.有散在性的论述C.初步运用八纲进行辨证√D.提出八纲的名称解析:解析: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

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

《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初步运用八纲进行辨证,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实际形成于(分数:2.00)A.秦汉B.隋唐C.明代√D.清代解析:解析: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形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

明代医家明确提出和完善,如王执中提出:“治病八法,虚实阴阳表里寒热。

八字不分,杀人反掌。

”张介宾提“二纲六变”说。

“阴阳篇”,“六变篇”即所谓“二纲(阴阳)六变(表里寒热虚实)”。

程钟龄说“受病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尽之。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下述哪项认识不对(分数:2.00)A.八纲辨证属纲领辨证B.病性辨证属基础辨证C.脏腑辨证主辨病位D.辨证仅用八纲即可√解析:解析: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纲领。

它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为中医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但一定不能盲目认为辩证仅用八纲即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分数:2.00)A.皮肤的病变均是表证B.表证的病位不在脏腑C.内脏的病变均无表证D.符合表证特征为表证√解析:解析: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临床表现为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

舌淡红,苔薄,脉浮。

ABC三项观点均存在问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0.下述哪种理解最正确(分数:2.00)A.表证的病位一般在皮毛B.皮肤的病变一般属表证C.表证的定位一也可在内脏D.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解析:解析: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卫]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多见于外感初期,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表证的特点不包括下述哪项(分数:2.00)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较急C.必发展成里证√D.病较轻,病程短解析:解析:疾病的传变尽管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且会随着周围很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说表证就一定能够发展成里证。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2.下列哪项不属表证的症状(分数:2.00)A.恶寒发热B.寒热往来√C.脉浮苔薄D.咳嗽吐痰解析:解析:表证的临床表现为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

舌淡红,苔薄,脉浮。

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的症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3.表证最常见于(分数:2.00)A.内伤杂病B.上焦病证C.皮肤疮疡类病D.外感病初期√解析:解析: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下述哪项是寒证与热证最主要的鉴别点(分数:2.00)A.寒证肢冷,热证肢热B.寒证口干,热证口渴√C.寒证苔白,热证苔黄D.寒证面白,热证面赤解析:解析: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功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有实寒证,虚寒证之分。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热证有实热证,虚热证之分。

二者最主要的特点是寒证口干,热证口渴,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5.“实”的含义主要是指(分数:2.00)A.体质壮实B.正气旺盛C.阳邪中入√D.阴寒内盛解析:解析:实证是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二、 B1型题(总题数:4,分数:14.00)A.阳证B.虚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分数:4.00)(1).恶寒喜暖,腹冷痛拒按,咳喘痰鸣,脉迟有力或沉紧,证属(分数:2.00)A.B.C.D. √解析:(2).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绛少苔,脉细数,证属(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实寒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冷痛拒按,大便溏泄或冷秘,或咳喘痰鸣,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脉迟有力或沉紧。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D。

虚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烦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或劳热,盗汗,舌红降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B。

A.表虚证B.表实证C.里虚证D.里实证(分数:4.00)(1).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此属(分数:2.00)A. √B.C.D.解析:(2).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有力,此属(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表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A。

表实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B。

A.真寒假热证B.真热假寒证C.表热里寒证D.表寒里热证(分数:4.00)(1).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躁,口渴,尿黄,脉浮紧,此属(分数:2.00)A.B.C.D. √解析:(2).大热恶寇,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此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表寒里热证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症候,常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燥,口渴,尿黄,脉浮紧。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D。

表热里寒证指热在表而寒在里的证候。

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属表热证,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属里寒证。

所以题的正确答案为C。

16.A.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吸微弱,脉微欲绝B.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脉象细数C.身热大汗,汗热质黏,面色潮红,躁扰不安,渴喜冷饮,脉细数疾D.高热肢厥,神识昏沉,胸腹灼热,口渴喜饮,而色紫暗,脉沉有力属亡阳证者为(分数:2.00)A. √B.C.D.解析:三、 X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里证形成的原因有(分数:2.00)A.表证传里√C.外邪“直中”√D.饮食所伤√解析:解析:形成里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

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种种证候。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8.对于虚证的下述认识,正确的是(分数:2.00)A.正气亏虚√B.正不胜邪C.邪气不明显√D.正气亡脱√解析:解析: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为不足,松弛,衰退特征的各种证候。

临床一般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并无正不胜邪之说,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19.以下哪些是真热假寒证的表现(分数:2.00)A.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B.面色紫暗而舌红苔黄√C.两颧红赤而浮红如妆D.脉象沉迟但切之有力√解析:解析:真热假寒证是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亦称阳盛格阴证。

表现为假寒:四肢凉甚至厥冷,面色紫暗,脉沉迟,真热,神识昏沉,身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脉: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

两颧红赤而浮红如妆为阴虚症状可以排除,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20.下列哪些为寒证转化为热证的常见原因(分数:2.00)A.寒证而过用温燥之品√B.阳虚之体而感受热邪C.寒湿郁久而阳气不衰√D.外感寒邪而阳气旺盛√解析:解析:寒证化热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

如寒湿痹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

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哮病因寒引发,痰白稀薄,久之见舌红苔黄,痰黄而稠,痰湿凝聚的阴疽冷疮,其形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以后转为红肿热痛而成脓等,均属寒证转化为热证。

寒证化热示阳气旺盛,与阳虚之体感受热邪无关,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21.下列对虚证转实的认识,正确的有(分数:2.00)A.当前证候以实为主√B.为病变的一般规律C.常常是因虚而致实√D.实际多为虚实夹杂√解析:解析:虚证转实常常是证候的虚实夹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