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开题报告-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流动人口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条件下,因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滞后而“裂变”出来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人口流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员规模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但由于城市管理体制未能完全调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与户籍制度等“社会屏蔽”之间的矛盾,在大中型城市,特别是流动人口密聚的沿海大城市,诸多社会问题,如公共设施压力大、管理城市难度大、城市安全隐患问题大等均不等程度与流动人口相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迅速,而随之而来的庞大流动人口,成为我国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质的社会服务、优质的社会生活,都成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要因素。

流动人口已成为深圳社会经济、人口转型过程中的突出特征。

因此,本文针对深圳市6个区的流动人口调查,分析其定居深圳市的意愿,以提高深圳市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落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及深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深圳市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将从流动人口成长地、文化状况、工作状况、生活状况、未来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深圳流动人口的流动的微观情况及影响因素。

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将从深圳人口状况、经济发展及户籍制度变化等方面了解深圳流动人口情况及影响其定居意愿的宏观因素。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专项研究,了解深圳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定居意愿及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总结国内外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以及应用于深圳流动人口管理的可行性,为深圳构建具有前瞻性又切合实际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等方法。

(二)进度安排
研究步骤如下:
2013年7月-2013年8月:确认选题,问卷设计及调查
2013年8月-2013年9月:问卷分析、历史文献收集及开题报告
2013年10月-2013年11月:论文的编写与总结四、论文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数据
第二章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及其变化情况
一、引言
二、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
三、流动人口对户口迁移的选择
四、流动人口对迁移方式的选择
第三章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内部差异
一、定居意愿的人口学差异
二、定居意愿的经济学差异
三、定居意愿的家庭差异
四、定居意愿的其他差异
第四章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果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启示
五、参考文献
1. 李晓云:《上海市人口信息管理微观模式的探索研究》,《市场
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2. 李晓云:《上海市徐汇区人口信息化管理改革初探》,《中国人
口科学》,2005年第1期。

3. 王明军,陈宇玺:《基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人口信息化管理分
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 郑德胜,郑涛伸,刘雪松:《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的
网络管理》,《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5. 杨茹:《论我国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城市问题》,2001年第
3期。

6. 李晓云:《上海市人口信息管理微观模式的探索研究》,《市场
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7. 李晓云:《上海市徐汇区人口信息化管理改革初探》,《中国人
口科学》,2005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