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4.健康宜居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居情感和温馨气氛 的营造,建设健康人居环境,成为国内外理想的宜 居城市之一。 5.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大力维护和修缮名胜古迹,深入挖掘海口历史文化 底蕴,开辟新的历史文化主题资源,申报海口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 交融,:海南省省会,热带海岛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 市,国家南海海洋研发和综合产业开发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永兴镇: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3.东山镇:以发展旅游、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4.新坡镇:以发展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5.龙塘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6.云龙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7.红旗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为主的城镇。 8.旧州镇: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为主的城镇。 9.三门坡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10.三江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城镇。 11.大致坡镇:以发展商贸为主的城镇。


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海口主城区空间布局结构是滨海带状组团式。在总体空间 发展策略上,要遵循“中强、西拓、东优、南控”的发展 原则。 中强:强化与完善中心组团建设,充分利用空置地,提高 集约与规模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西拓;鼓励中心组团建设用地的西向拓展,注重长流组团、 老城组团的专业性开发和规模积聚,积极培育长流组团的 产业增长点。 东优:选择恰当时机,择优开发项目,有选择性地开发江 东组团。江东组团的开发要注重开发品质而不是开发的规 模。要优先考虑人口密度低、土地开发价值高的项目,注 重与环境相协调。 南控:控制城市向南发展,保护城市生态屏障,确立生态 发展底线,注重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3.5.4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 城市性质与职能 第四章 人口与用地规模 第五章 市域城乡协调发展 第六章 主城区空间总体布局 第七章 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第八章 主城区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九章 主城区远景发展设想 第十章 规划管理措施与实施建议 第十一章 附 则

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建设用地123.6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用地95.8平方米; 远期(2020年):建设用地209.4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用地119.6平方米。
城镇等级 特大城市1个:海口市主城区; 建制镇10个:永兴、东山、新坡、龙塘、 云龙、红旗、旧州、三门坡、三江、大致坡; 大型居民点13个:石山、美安、遵谭、龙 桥、十字路、美仁坡、新民、甲子、大坡、 演丰、演海、咸来、谭文。

城市发展总目标 把海口建设成为海南省经济实力最强、服 务设施最优的中心城市,较高国际知名度 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具有优良生态 环境的健康宜居城市和浓郁地域文化特色 的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阶段性目标 到2010年,海口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对琼北区域的辐射 带动作用增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成为中国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 到2020年,海口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90亿 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并在 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初步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 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热带滨海风光为特色 的绿色生态城市。


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市域总人口180-200万人, 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29万以内。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230-250万人, 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75万以内。
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44- 14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左右。 远期(2020年):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92- 2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左右。




加强海口市域公路交通系统网络化建设,形成“五纵五横一 滨江”公路网。 1.“五纵”是指海文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 公路、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海榆西线公路。 2.“五横”是指滨海公路、海口绕城高速公路、老 (城)—铺(前)公路、长(流)—大(致坡)公路、澄 (迈)-文(昌)公路等五条横向联系道路,其中新建设的 有海口绕城高速公路(高速)、澄-文公路、老-铺公路、 长-大公路,需要完善的有滨海公路。 3.“一滨江”是指南渡江西岸滨江公路;自南渡江大桥西 侧起,经龙塘镇在新坡镇南部接东线高速公路。 4.所有新建道路,技术等级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技术标准。


城市特色发展策略 1.绿色环境特色 构建组团间、沿海、沿江生态隔离绿地和南部生态防护林带,增 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力提升城市净化、绿化和美化水平。 2.热带风光特色 充分利用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塑造热带城市特色, 对构成城市综合风貌的建筑物、城市道路、雕塑小品、广场、公 园、小型绿地等各项要素,应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特 点,并强调与整体环境保持协调。 3.滨海滨江特色 合理利用滨江、滨海岸线,科学安排各种岸线的功能和布局。注 重城市生活岸线与公共岸线的利用,加大生态岸线的恢复和保护 力度。





城镇布局 建立并完善中心放射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一心四轴” 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以主城 区为中心的四条呈放射状城镇发展轴。10个建制镇镇区构成 四条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这四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 1.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依托。该发 展轴上有三江镇区和大致坡镇区。 2.海榆东线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东线公路为依托。该发 展轴上有云龙镇区、旧州镇区、红旗镇区和三门坡镇区。 3.东线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东线高速公路和南渡江西岸 沿江公路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龙塘镇区和新坡镇区。 4.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 为依托。该发展轴上有永兴镇区和东山镇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