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
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
译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07. [5]朱 德 全,宋 乃 庆.教 育 统 计 与 测 评 技 术[M].重 庆:西
程 序 设 计 或 实 施 有的障碍, 并对非预 程实施,教学内容与课
2.学 生 课 程 成 绩 一 次 合 格 率
上 的 缺 点 , 记 录 期 中 的 障 碍 保 持 警 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过程评价 及 判 断 程 序 上 的 觉,描述真正的过程, 与手段,课程实施支持 (Process) 各 种 事 件 及 活 与方案工作人 员 不 断 系统的情况)
3.课 程 建 设 自 我 评 估 制 度 4.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 使 用 情 况 5.教 师 与 学 生 对 课 程 实 施 支 持 系 统
动。
交往, 并观察他们的
的满意度
活动。
搜集对结果
将结果的标准赋
教学效果(课程通
1.教 师 教 育 课 程 的 完 成 率
的 描 述 及 判 断 , 予操作性定义, 并加 过率,学生在教师教育
第 24 卷第 4 期 2010 年 8 月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TTUTE OF EDUCATION
Vol.24 No.4 Aug.2010
基于 CIPP 模型和柯式模型 构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 *
毛乃佳 ** 林凤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兰州 730070)及
教学条件(教学仪
1.教室、图 书 馆 、实 验 室 、实 习 场 所 、
下列各项: 系统 物质资源、 解决策略 器、 设备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房等教学场所满足教学需要状况
的 各 种 能 力 , 数 及 程 序 设 计 列 出 清 教育实习场所,教师教
2.图 书 馆 教 育 类 书 刊
15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于培训项目的看法, 包括对培训项目的设计、培 训者、培训组织、培训环境和条件、培训方法等的 主观感受。 二级层次即学习层次,主要评估学员 通过培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三级层次 即行为层次,一般由上级、同事、下属、专家或客 户等观察学员经过培训后, 行为是否有所改善, 以及是否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 作之中。 四级评估即结果层次,这是培训评估的 最高层次,主要是对学员经过培训后,个人绩效 以及组织绩效的提高程度进行评价。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 水平的提高,而培训正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 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教 师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自 2001 年我国开 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种针对新 课改的教师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 而,作为教师培训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培训 评估体系,却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重培训而不 重评估,没有将培训评估激发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的作用发挥出来,也没有重视培训评估环节对以 后培训的促进和完善作用,因而没有形成良好的 教师培训循环。
和实施产生推动作用。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培训对 象的调查以了解其对培训的反应,从而督促培训 部门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因此,每隔一 定时间或某一个培训环节完成以后,培训管理部 门应及时了解培训的进展情况以及学员对于整 个培训项目的感受和评价,根据学员的意见和建 议,对后续培训项目进行修正,以不断完善培训 工作。
2.主干课程(课程标准中的必修科目)
将 其 与 目 标 以 及 以测量; 搜集与方案 课 程 学 习 后 的 自 我 发 学生成绩平均优秀率
背景、 输入及过 有关的各种人员对结 展评价, 用人单位评
3.从 事 教 师 职 业 所 必 需 的 教 育 教 学
成果评价 程的讯息相互联 果的评断; 从事质与 价)
一、CIPP 模型和柯式模型概述
1.CIPP 模型 CIPP 是 背 景 (context)、 输 入 (input)、 过 程 (process)和成 果 (product)这 四 种 评 价 英 文 名 称 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略语, 该模式由 Stufflebeam 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 提出。 该模型说明了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 了改进,并将培训评估扩展到整个培训过程。 背景评估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培训需求以及 设定培训的目标。 具体包括了解相关环境,分析
种 可 替 代 的 方 案 单,并分析其适切、有 育机构办学经费)
3.人均(含教师与 学 生)经 费 ,近 三 年
输入评价 策略, 实施策略 效及合算的程度;利
教师队伍(主讲教 年生均主要教学经费
(Input) 的 设 计 、 预 算 及 用文献探讨, 访 试 成 师 ,师 德 修 养 , 教 师 的
3.培训后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项目进行全面评估,是 整个评估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 培训结果进行衡量,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 行评估。 这一层次的评估则可以借鉴柯式模型, 进行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次的评估。 同时,结果层评估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 因 为一种新的观念、技能要内化到教师心中再运用 到实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太长培训所带来 的效果将难以评估。 一般认为,时间间隔在三个 月到半年之间比较合适。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尝试对我国教师教育培 训评估体系进行了如表 1 所示的方案设计。
二、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的建构方式及 方案
1.培训前评估 背景和输入层次的评估,实际上也就是培训 前对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评估。必要性即是 否存在相应的培训需求,可行性即培训目标的制 定是否合理、是否有相应的资源支持、对资源的 利用是否充分等。 2.培训中的评估 培训中的评估即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过程 性是 CIPP 模型的特点,它将成果评估置于培训 过程中,使评估结果对本次培训的后续项目设计 16
这一模型后来成为最常用的培训评估模型。 但这一模型主要侧重于培训结果的评估,对于培 训过程涉及很少。 而且,其评估是在培训完成后 进行, 因此评估结果只能对以后的培训产生影 响,而对本次培训基本上没有价值。
3.CIPP 模型和柯式模型的启示 我国现在所进行的教师培训存在着“重数量 不重质量”“重过程轻结果”的现状,构建一种贯 穿于整个培训过程的教师培训评估体系迫在眉 睫。 CIPP 模型重视整个培训过程的评估,而柯式 模型又是 CIPP 模型结果层面的具体化。 因此, 本文将综合两种模型的优势来探讨构建教师培 训评估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评估方式主要注重学 习结果的客观性和量化, 而不注重学习过程,不 能对学生学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评价。而柯式模 型 和 CIPP 模 型 的 内 涵 便 是 定 性 评 估 意 义 。 当 然,在评估实践中,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的选择和制定,还是应当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钟 启 泉,等.为 了 中 华 民 族 的 复 兴 为 了 每 位 学 生 的
发 展[A].基 础 教 育 改 革 纲 要 (试 行)解 读[M].上 海: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2001.
[2]王 景 英.教 育 评 价 理 论 与 实 践[M].长 春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02.
三、实施教师培训评估体系应注意的 问题
1.评估指标应该清楚、规范,并尽可能量化 在培训评估指标的选择和制定中, 首先,关 于评估指标的表述应尽量清楚、规范,避免评估 指标的交叉和重复,避免让员工对指标的理解产 生歧义。 其次,评估指标应尽量量化。 例如,可以 通过为每一评估指标赋予相应的分值来进行。这 样,调查比较容易进行,结果也比较容易被理解 和接受。 2.注意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运用 培训评估中,应该总结本次培训的经验以及 不足,为本次培训的后续培训项目的决策提供信 息,促进培训的不断完善。此外,对于培训评估的 结果, 应该注意及时反馈给相关的单位和人员, 以便于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 行改进和完善。 另外,要重视对于培训评估资料 的归档整理。对于评估工作中的原始数据资料以 及分析结果等, 都应该完整地记录和保存下来, 并建立一个信息系统, 以便于今后的查找分析, 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支持。
摘要: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的构建,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柯式模型(Kirkpatrick 提出的评价培训效果的评估模型)和 CIPP 模型为向导,通过对教师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系统 分析,对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的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教师培训;CIPP 模型;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8X(2010)04-0015-03
成果评估主要是对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进行评估。 包括学员的满意度、知识和技能的增 加、行为的改善以及个人和组织绩效的提高等。
这一模型的优势表现为:它真正将评估活动 介入到培训的整个过程,不仅对培训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进行分析, 还注重对培训过程进行监控。 培训过程中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总结本次培 训的经验和不足,其反馈信息会对本次培训的后 续项目产生积极影响。 缺点是:此模型的四个评 价步骤还不足以描述和评价长期真正成功的改 革方案。
毛乃佳 林凤:基于 CIPP 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
表 1 教师培训评估体系建构方案
评估层面
评估目标
评估方法
评估指标内涵
评估指标
界定机构的
搜集对结果的描
规划与方案(教师
1.教 师 教 育 指 导 思 想
背 景 ; 确 认 对 象 述及判断; 将其与目 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目
2.办 学 思 路 与 发 展 规 划
及 其 需 求 ; 确 认 标以及背景、 输入过 标;教师教育课程)
3.教 师 教 育 目 标 的 陈 述
背景评价 满足需求的可能 程的讯息相互联系;
4.教 师 教 育 课 程 与 课 程 基 准 的 符 合
(Context) 方 式 ; 诊 断 需 求 解释其价值及意义。
程度
所显示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