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扶风县绛帐镇董家小学范欢欢小学英语语法知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虽说很简单,可是对于对自己母语都尚未完全掌握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这种难度会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对外语的兴趣。

所以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我觉得知识传授倒不是一个难度太大的问题,反倒是如何传授,以及教授的方式是我们每位小学英语老师应该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这篇文章我主要阐述自己一个实践过的可以提升英语课堂趣味性的方法。

众所周知,孩子们对故事或者动画片是很感兴趣的,因此我抓住这一点。

我以故事为主线来设计教案。

故事的情节贯穿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而练习部分可以设计成游戏。

这样其实课堂更像是一个实战场地。

学生自己扮演故事里面的主角,自己想着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很高,学生也会在很轻松地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其实在摸索这个方法的时候,还是有个小小的曲折的。

我以我讲过的一课为例说说这个方式的实施过程。

在五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是练习指路的。

刚开始我认为将我们附近的公共设施画在图片上,然后问大家目的地该如何走。

我觉得这样很贴近生活,学生肯定也很感兴趣。

可是在真正的课堂上我发现了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特别感兴趣,可是练习了有几分钟之后,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这种低级的太过简单的练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

可能是太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了。

说实话,当时我是很失落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脑子里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好的上课方式。

也许就是那次的缺失感让我有了动力。

直到有一天,在我随手翻看童话故事书时我突然就闪现了一个念头。

故事里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他必须根据动物们给他的线索去目的地,而且虽说城堡中有很多可以通往公主身边的路,但是并没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达公主身边。

因为每条通道有一部分都会有怪兽出没,而王子必须在根据提示绕开这些怪兽,最终就出公主。

读完故事之后,我突然就知道自己该如何设计这节课了。

于是我立马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在上课之前我准备好了城堡内部地图。

早上当我走进教室告诉大家,我们今天有个任务,就是要帮助王子救出公主时,学生们都特别的激情高涨。

于是,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聚精会神,我也讲的津津有味,用了不到三分钟我告诉了学生故事前因后果和他们帮王子的规则。

为了帮助王子,每位学生都焦急认真的在地图上找最佳路径,而且还要第一时间将自己找的的路径反馈给扮演王子的学生。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我设立了奖励机制。

学生们更是活跃了。

通过我仔细观察,我发现这种上课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他们也在不停地和别人讨论,不断地否定自己,试图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解救公主。

无论是底子好的学生还是底子比较薄弱的学生都为了帮助王子,不得不好好的练习本文的重点句式。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看着我说他们还可以想到更多帮助王子找到公主的方式。

于是我顺势将这节课的作业布置为找到公主之后我们如何将公主安全的带出来。

学生们兴趣又一次高涨了。

这堂课对我印象特别深,而且这节课的上课效果非常好。

从那之后,每次上英语课学生总会问我今天又是什么任务呢。

大家很感兴趣,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上英语课立马垂头丧气,打瞌睡。

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而言是很有趣的,使课堂气氛确实变得很活跃,但是这种上课方式对老师而言要求较高。

首先我们要积累足够多的小学生经典故事,或者去看更多的动画片。

比如最近流行的《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新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等。

而且在设定故事情节时,跟课文内容要比较吻合,不能随心所欲的随便套用故事。

其次,我们要积累很多经典游戏。

比如练单词的游戏大小声游戏,埋炸弹游戏,wind blow等等。

再次,故事情节不能太难,不能让学生将太多的精力放在理解故事情节上,而是很快速的用几句话概括故事,然后将故事中设计的练习点作为重点讲解。

最好是三分钟以内将重点从故事中引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这节课要干什么。

十分钟左右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方案,十分钟左右学生玩游戏,练习巩固知识点。

这样一堂课下来才会主次分明。

总之,我觉得作为小学老师,知识的教授对各位专业老师而言是很容易的,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在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

而且我们绝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在乎学生的感受,慢慢剥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这点是很可怕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努力改进这种教学方式,因为我知道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

我们要做的不是感叹自己多么成功的上了一节课,而是应该更多的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让这个有缺憾的艺术作品接近完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性学校:董家小学姓名:范欢欢二零一五年七月关于对“活”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董家小学范欢欢现代语文教学“活”的迫切性、可行性的重要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实施需从“乐”、“ 情”、“美”、“智”四个方面入手,发挥师生的教学互动性,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一、“活”字教学的时代意义首先从时代目标要求看:“活”字教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而语文,诚如《语文教学大纲》所说:“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其次从教改科研成果看:“活”字教学又具有可行性。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所以我认为“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

最后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活”字教学更具有紧迫性。

至今有的教师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教师为了大显身手,讲风过浓,越俎代庖;有的教师死抱着“练为主线”不放,练功过烈,师生疲于奔命,捉襟见肘;有的教师由“满堂灌”走向另一极端“满堂问”,摆花架子,仅学得“活”之皮毛……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程式和练习、考试、分数等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研讨的“难点”和“热点” 。

二、“活”字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原理1.“乐”是活的教学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

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

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

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

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

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

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

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

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2.“情”是活的教学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马丁伦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想把课教活,“3.“美”是活的教学完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曲优美和谐的动人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

对教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要努力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曲终余兴未尽。

4.“智”是活的教学保证“活”字教学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的宝座。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得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

三、“活”字教学实施的探究1.“多功能”合作法课堂45分钟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

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

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

2. “现场办公”作文法所谓“现场办公”是指当堂出题、当堂指导、当堂训练、当堂批改、当堂讲评的口头作文训练方法。

其好处是:容量大,一般一次可训练几道题;周期短,体现了“短、平、快”的节奏特色;兴致浓,人人参与,气氛热烈,引进竞争机制;费力少,教学双方一般都可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方法上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 问题情境创设法书是靠学生自己去读懂的,教会学生读书可受用一辈子,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个例子而已。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

”以启发式教学为例,不少教师仍止步于“我问你答,我启你发”的浅层次上,结果学生的主动性、求异性都受到伤害。

4.社会课堂渗透法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注意运用“迁移”规律,变封闭式开放式,使小课堂与家庭、学校、社会大课堂互相渗透。

扩大信息量,创造机会,增加实践,从深度、广度和效度上巩固知识技能,弥补小课堂之不足。

关于对“活”的教学方式的研究学校:董家小学姓名:范欢欢二零一五年七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

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2、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终身学习英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帮助小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词汇,将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名称的界定与解读词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没有句段。

词汇量的大小,往往被认为是代表一个语言学习者功底深厚与否。

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其总目标就是要“培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研究阶段2012.5—2012.6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学习有关词汇教学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案的设计(2)调查研究阶段2012.7—2012.9实施课题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操作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