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

改革稳定情况下中国的预计增长 中国的测算是不可能维持在 9.6%;从 2016 开始降到 7.0% 美国没想到金融危机,中国没想到自己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中的两个出了问题(投资和市场 ——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第三个动力:消费中的居民消费拉动不起来)
2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2018 保证 6.5% 2021-2025 增长率预计 5.5%;2025-2030 预计 5.0% 老是反对学术界用“战略机遇期”——因为是没有办法预估大的冲击的。 学术的研究,最应该的是预言重大的事件,而不是用现在预言未来(??)
经济学家严重的中国 2015 年中国各省人均 GDP 对应的国家——无聊的研究
6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案例分析(为什么国家要进行生存空间的扩展) 葡萄牙 为啥哥伦布是葡萄牙人而不是中国人?——间接回答了为什么郑和七次下西洋并没有给中 国积累任何财富?
· A 目的:国家生存 【13 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人口增长,葡萄牙面临国家困境,最重要的是财政困境。国内的 贵族面临挑战,资产阶级、流氓无产者。。。葡萄牙要进行地理大发现的时候,贵族希望增 加国家财富,为商业资产阶级提供了获得财富的机会,流氓无产者(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 获得了就业的机会——各阶层的意志最后变成了国家的意志。最后促成了葡萄牙向海外的 扩展。来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当时没有现在的全球资本市场。】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导论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1 国际政治经济 王正毅 本课最大的不同:将国际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去理解 世界体系与中国崛起
必读书目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王正毅 《国际政治经济学》朱文莉 参考书 本杰明《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 world politics:interests,interactions and institutions
美国对英国的取代,隔了两个世界大战,是和平取代 “和平无定论“?? 有国家挑战霸权国: 苏联(1928 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化建设;之前在沙皇俄国时代,进行过现代化建设) 【最后以前苏联解体为代价】 日本(1945 开始,与美国合作,建立联盟经济,到 1965,美日贸易逆差是 3.65 亿美元。1968, 十亿美元,开始第一回合贸易战,摩擦最主要的是纺织品;1972 年,双方争论的不是纺织 品,是彩电。1976 年,逆差 138 亿美元,不是彩电了,是汽车。82 年,争夺的最主要的是 通讯器材。)
重商主义重视贸易,是满足/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 经济民族主义
政治学上,国际关系中强调国家主义。这与经济上的民族主义、重商主义是一致的(??) 自由贸易 1700—1800 英国最早开始,转折点并不是一二战。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言,一二战不是转折点。不是发生了一二战就终结了。 1912-1945,世界的经济往来并没有结束。世界经济仍然有来往,不同的是,以邻为壑的政 策——一国发生货币危机的时候,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21 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了挑战者。中国要挑战美国的霸权吗? 45 之前主要是通过战争解决霸权间的矛盾 45 之后,一个是付出国家解体 另一个是付出经济低迷的代价
意识形态相同与不同的国家,都想过改变世界,都没成功: 结论:霸权国家,在过去 500 年,是个特例。 民族国家是一般,霸权国家是特例。 【只有三个,不是所有国家都会成为霸权国家。不是具备军事能力就会成为霸权国家。比如 苏联。国际关系学界过分关注军事。霸权国家是特有的。衡量国家的兴衰就是一个手段,最 重要的变量就是经济。】 保罗·肯尼迪: 四个变量:?? 财政 技术 军事 从不同视角理解国家
2004 年美国的研究课题 china,the 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美国学者计算:以 2005 作为基准年,中国经济增长 9.6%,美国 3.3%,不发生重大冲击,到 2035 年,中国 gdp 将于美国持平。所以测算到 2035 年。 中国人均收入到了 2035,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学术界担心的是,中国会不会影响 全世界的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
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21 世纪的贸易协定】 同义词 tpp(跨太平洋伙伴协议)一般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 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 2002 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 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中国对 TPP 持开放态度 迄今中国尚未加入 TPP。从短期看,TPP 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冲击,但从长 期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多边贸易安排都无法将非协定国家和地区排除于 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否则其自身发展将受限。 PP 因美国加入势起 2009 年 11 月 14 日,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参与 TPP 谈判,强调这将促进美国的就业和经济繁 荣,为设定 21 世纪贸易协定标准做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也宣布 加入谈判,由此实现了 P4 向 P8 的转变,影响随之扩大。
1511:东亚世界 朝贡体系[对亚洲而言]、殖民主义、民族国家 15-17 世纪:西班牙 葡萄牙的殖民世界 被欧洲掌控过的国家 泰国没有被殖民过,因为英法把它作为缓冲带。主动者是英法,不是自己选择的。
1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1511 年,朝贡体系开始断了。【马拉卡事件开始断了】: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七次】 当年中国的造船 远洋等能力那么强,为什么不是欧洲那样的结果呢:
(经济领域就是边缘的政治;政治就是强国与若弱国;实现霸权国家的很少) (现在政策研究说的是 融入世界,而不是挑战世界)
1945 体系又开始了,主导者是美国 1945-1971 布雷顿实质性解体(76 年官方解体),主要的手段,又是贸易
4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1978 改革开放的中国、1985 改革创新的越南
01 以后,美国从反恐转到了亚太。 1997 美国的欧亚大棋局 中国的 一带一路 日本的 “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 都画圈,就是争夺国家生存空间,就是争夺财富
PP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 PPP 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 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 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战后,体系并没有重组。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美国想恢复自由的贸易。
3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世界体系是被创造出来的。主要由欧洲五国创造出来: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英国 法国。当 时这五个国家风俗习惯不同,相互合作,从 1500-1750,通过签订条约。签订什么条约才能 合作? 相互合作的手段:贸易。 但是贸易手段不同:英法荷兰 与 西班牙葡萄牙的 贸易手段不同 都是重商主义。西班牙葡萄牙是把非洲的奴隶用于美洲。美洲的黄金白银运回西班牙葡萄牙。 国家相互合作,也会有相互竞争。通过战争解决。荷兰与他们都不同 荷兰为何胜出?为何成为第一个霸权国家?
共同性: 国家生存空间的扩展
5
国际政治经济学
课堂笔记
国关 15 本 陈震坤
差异性: (1)第一次是欧洲国家 1492,第二次是美国 1989 (2)欧洲向外拓展主要是为了获取有形资源:非洲奴隶,亚洲香料,美洲黄金 第二次主要是为了获取无形资源,最主要方式是外包。【美国和印度的班加罗尔】 【美国为什么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在美国的劳动法,工资最少八美元,远高于印度班加罗尔】 财富的创造才是国家生存空间。 国家拓展生存空间,就是要创造财富,两次地理大发现都是如此。
本图的主要信息: 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定义。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的体系,首先在欧洲开始。 1500 对欧洲是个转折点,后来 1511 以殖民的方式来到亚洲(东南亚——日本——中国)。
共时法: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国家,在发生什么;研究中国历史,长期以来是历时法。现在的 国际关系研究也多是地区国别研究。实际上,地区不等于国别相加。中国史都是朝代史(历 时法/历史法) 世界体系起源于欧洲,是说 1492 左右开始,欧洲的某些国家放弃了自己的国别当做一 个??,用贸易建立起相互的联系,构建出欧洲的世界。
· B 手段:殖民地与贸易 · C 社会层面:贵族;商业资产阶级(商业机会);流氓无产者(就业) · D 国际层面:财政危机 ·
不要上升到道德判断,而是事实判断
以此为路径,反观郑和下西洋,就知道为啥中国不是进行国家生存空间扩展。 农耕社会培养非农业人口的素质,多难。 比如都江堰,如此先进的水利工程,最体现了农耕社会。
英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德国(落后的德国催生了马克思,国内最大讨论是自由贸易还是关税保护。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希望追赶英国。但是德国统一比较晚。)(落后的德国如何追赶英国?三条道 路:???) 沙皇俄国(1750-1900 沙皇俄国直接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中,接受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洗礼,远 远早于中国)(沙皇对欧洲的理解,强于我们) 美国 亚洲日本【学习强国 战胜强国】(日本历史上向三个国家学习过:唐朝中国(最后 1895 战胜中国)、英国【1868 开放国门后,日本全力向英国学习,但是二战站在美国对立面】、 1945 向美国学习【65-85 年,和美国进行了五个回合的贸易战,最后日元升值】) 这些国家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1850 年开始,自由贸易达到了顶峰。 前面是重商主义,这两个阶段,国家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 其中有特殊的国家,17 中叶的荷兰,19c 中叶的英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