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
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
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
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骨骼肌具有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4、完成教材P43讨论题。
学习任务二:骨、关节与肌肉的协调配合:1、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它有什么特性?骨、关节和肌肉如何协调配合完成运动?2.一组肌肉能收缩牵拉骨完成运动吗?为什么?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3、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认为是不是只有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有哪些系统参与?对于动物来说,运动有何意义?检测案1、右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2)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叫做________。
⑵尝试说出你自己身上的三个关节名称:。
2、右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状态,[2]处于状态。
⑶由以上实例说明: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⑷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A.关节B.骨C.骨骼肌D.骨骼⑸由图中可知: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至少应固定在()A.一块骨上B.两块骨上C.三块骨上D.不能确定。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预习自主检测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等。
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就有的,由动物体内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是指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等。
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得以和后代;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学习行为越。
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和。
5、“”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7-50,组内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资料1—6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哪种行为更具优越性?(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2)完成教材P51的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意义、举例。
检测案1、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2、“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3、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
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 望梅止渴B. 老马识途C. 杯弓蛇影D. 受烟熏而流泪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6、.蜂群中的工蜂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采集花粉和花蜜属于先天性的________行为。
7.鸟类占有巢区、筑巢、求偶、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一、预习提纲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2、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像、这类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它们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
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还有、、和等。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群体中有、、和工蚁。
蚁后的主要职能是;雄蚁的职能是;工蚁的主要职能是;兵蚁则专司蚁巢。
3、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1)等级划分依据:个体、力量_____、健康状况和_________的不同。
(2)“首领”的权力和义务:①优先享有和;②优先选择_________,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_____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③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_____,并且与其他_______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4、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5、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动物的通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_____,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_____。
7、动物个体间的通讯方式:蝶蛾类昆虫的_____,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_________,此物质具有_______和特殊的_____。
雄虫靠_____上的___________感受到同种雌虫________的气味后,就会飞过来同雌虫_____。
8、性外激素的应用:(1)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_______,可以_____农业害虫。
(2)在田间施放一定量的_________,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_____,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9、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6页,组内讨论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社会行为?说明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2)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注意首领的特点)作为群体中的“首领”,它优先享有和,优先选择,其他成员对它做出的姿态。
思考:1、羊群走路靠头羊,为什么?牧羊人又是怎么放牧的?2、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任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56页第2、3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举例说明一些群体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
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任务三:探究:蚂蚁的通讯阅读教材第56-58页,结合自己的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1)捕获的蚂蚁是否来自同一蚁穴?饲养蚂蚁时应注意什么?(2)用什么样的木条做“桥”好?“桥”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影响吗?实验过程中能否直接用手移动呢?(3)完成教材P58讨论。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8页第一段讨论:如何利用害虫的通讯方式消灭害虫?检测案1、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鲫鱼B、象C、白蚁D、金丝猴2、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3、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4、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5、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6、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A、蜜蜂的舞蹈行为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7、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A、舞蹈B、气味C、声音D、表情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作用?2、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什么作用?3、动物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有什么影响?二、预习自测题1、生态系统包括阳光、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