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BsAg金标快速试剂检测漏检原因分析

HBsAg金标快速试剂检测漏检原因分析

2l
711例初筛阴性献血者中,ELISA试剂复检阳性率为1.15%(249/21711),初筛漏检率为I.07%(249/23195), 初筛操作
其中初筛试剂因素漏检率为0.95%(220/23195);人为因素失误漏检29例,占11.6%(29/249)。结论
·59·
者应严格按照金标快速法试剂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对进一步提高金标快速法试剂的灵敏性,减少血液的浪费,降低 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献血者HBsAg金标快速试剂漏检
·58·
分布为(++),幽门螺杆菌数量多或成团分布为(++ +)。 2结果 将200例病例进行分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110例, HP检出的阳性率为88.2%,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 HP检出的阳性率为90%,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HP 检出的阳性率为93.3%,胃溃疡20例,HP检出的阳性率 为90%;其中胃窦部152例,HP检出的阳性率为94.7%, 36例于胃体,HP检出的阳性率为77.8%,12例于胃底部, HP检出的阳性率为58.3%。检测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HP与病变严重程度关系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 本中心无偿献血主要来源是单位职工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 者。我国属肝炎高发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达8% 一10%,广东地区阳性率甚至高达10%~15%。为减少血 液浪费,保障血液安全,本中心采用金标快速法试剂对献 血者献血前进行HBsAg初筛,初筛合格血液进一步采用 ELISA试剂检测HBsAg。笔者对两种不同试剂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I.I标本来源:2006年11月—2007年2月间21 455例单 位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及普通市民, 年龄18—55岁。 1.2试剂及设备:HBsAg初筛试剂为北京万泰金标快速试 剂,HBsAg酶免试剂(ELISA法)为上海科华ELISA试剂 盒。Microlab STAR全自动加样仪,Microlab FAME自动酶 免分析仪(瑞士)。 1.3操作方法:金标法:将试纸条平放并用透明胶带将其 固定在纸板上,取60—80出末梢血,滴于试纸条加样端, 让血液自动通过滤纸膜向检测端移动。若血量少,可加一 滴样品稀释液起助推作用。在适宜温度下,室温15 min后 判读结果,合格者采集血液,并留取血样进行ELISA法复 检。ELISA法: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4初筛试剂复试:ELISA法阳性标本,经离心分离血浆 后采用金标快速试剂重新检测。 1.5试剂灵敏度检测: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0.5 ng和1.0
·60·
参考文献: [1]任力,黄连贵,胡悦,等.湖北松滋地区乙型肝 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 4(3):188. [2]杨伯青.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l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3):224. [3] 王卓红.胶体全免疫层析法检测全血与血清标本中的 HBsAg的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1999,21(5):
P<0.ol
[4]陆伟,孟黎明,李会英,等.BAMB胃幽门螺旋杆 菌染色法的临床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8(2):232. [5]荆孟荔,陈玉丽.幽门螺旋杆菌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5):138—139. (收稿日期:2008—05—12)
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呈螺旋形。HP感染 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属于感染率较高的国家,自然 人群的感染率为40%一60%呤J。因此,检测HP感染是f临 床诊断,治疗HP感染和临床观察药效的重要方面。目前, 临床上检测HP的方法很多。但是国内外仍然公认,在胃
Biosci- 1.5
PCR体系:每个PCR反应体系为50“l,其中包含基
0.5
因组DNA
to,10×PCR缓冲液5出,25
mmol/L
Mgcl23一,10
mmol/L dNTP
l一,5 U/to Taq酶(promega
moi/
公司)0.5山。10 Ixmol/to特异性引物2.5山,10 to m内对照引物0.75一。
HBsAg质控品对金标快速试剂和ELISA试剂进行对比分
析。 1.6结果判断:金标法判断:金标试纸条阳性对照线呈紫 红色判试剂有效,若对照线和检测线出现紫红色者为判初 筛阳性;若只有对照线出现紫红色反应判初筛阴性(合 格)。EtJSA法判断:结果判读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s/ CO≥1.0判定为结果阳性。S/CO<1.0判定为结果阴性。 2结果 2.1初筛阳性率:23 195例自愿无偿献血者中,金标快速 试剂初筛HBsAg阳性1 484例,初筛阳性率为6.4%。 2.2复检阳性率:21 711例HBsAg初筛阴性献血者中, ELISA试剂检测阳性249例,检出率为1.15%(249/ 21711)。初筛漏检率为1.07%(249/23195)。 2.3初筛试剂因素漏检率:采用金标快速试剂复查249例 HBsAg阳性血标本,仍然呈阴性反应220例,复检阳性29 例。金标快速试剂因素漏检率为0.95%(220/23195);人 为因素失误漏检占11.6%(29/249)。 2.4无偿献血者总阳性率:23 195名献血者中,HBsAg初 筛阳性1 484例,ELISA试剂复检阳性249例,HBsAg总阳
1.6
PCR扩增:采用PE-9700 PCR扩增仪进行扩增,首先
95℃变性2 rain,接着变性、复性、延伸,循环32次,最 后72℃延伸10 rai产物10山,在含1∥to
HBsAg阳性率达7.5%,而通过对捐血前献血者HBsAg初 筛,可大大降低血液的HBsAg检出率(1.15%)。因此, 采用金标快速法对献血者进行HBsAg筛查,对减少血液资 源的浪费,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目前临床公 认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方法雌J。金标快速法与 ELISA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不需复杂的仪器设 备等优点旧引。因此,HBsAg金标快速法已广泛应用于献血 者捐血前的初筛。本文通过对249例ELISA法HBsAg复检 阳性标本进行分析,再次采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9例金 标快速法复试呈阳性反应,提示金标快速法筛查献血者 HBsAg,存在人为操作误差导致的漏检或试剂的批间差异。 笔者认为,金标快速法漏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 取末梢血量少,导致弱阳性标本漏检。而且外出采血时取 献血者的末梢血,通常会滴加起助推作用的样品稀释液, 使受检血标本稀释。②操作者未按照金标快速试剂规定的 反应时间(15—30分钟)报结果,标本反应时间短,导致 弱阳性标本漏检。③人为因素误判结果或报告错误。④环 境因素导致弱阳性标本漏检。室外环境差,冬天温度低于 15℃,夏天高于30℃,对本实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⑤ 金标快速试剂可能存在批次间灵敏性差异。综合以上原因, 其中取末梢血量少,是造成弱阳性标本漏检的最重要的原 因。 综上所述,初筛操作者应严格按照金标快速法试剂的 操作要求进行操作,试剂反应时间充分,取血量充足,结 果观察认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金标快速法试剂的灵敏 性,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输血安全。
ng
性率为7.5%。 2.5试剂灵敏度比较:金标快速试剂和ELISA试剂分别检 测0.5 ng和1.0 表1
ng
HBsAg质控品,结果见表l。
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品金标 法和ELISA法灵敏度比较
3讨论 我国属肝炎高发区,正常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8%
~10%Il J。从本文筛查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

个碱基缺失产生外,其他的HPA基因均具有单核苷酸多态 性(SNP)。HPA可介导同种抗体的产生,引起同种免疫反 应,引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如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FrP)、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及新生儿同种免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P),同时在临床器官移植中,还 会引起移植排斥等相关的疾病。故准确检测和鉴定HPA, 对于临床医学和输血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的种族、 地区,HPA特异性分布不同11 J,我们采用PCR.SSP(序列 特异性引物)方法对部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HPA-9基 因分型,检测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随机选取广州地区固定机采血小板供者144 例,均为汉族(祖父母、父母均为汉族)相互间无血缘关系。 1.2仪器设备:PE一9700 PCR扩增仪(美国PE公司生 产)、GeneQuant核酸蛋白测定仪(美国Amersham
92-93.
(收稿Et期:2008—07—24)
广州汉族人群HPA一9多态性调查
陈扬凯夏文杰 叶 欣 罗广平
付涌水徐秀章
丁浩强


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广州510095) 【摘要】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HPA-9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用PCR—SSP技术对144
例广州地区固定机采血小板供者进行HPA-9基因分型。结果检出HPA-9a 144例,未检出HPA-gbw。研究人群HPA- 9的基因型分布与H.w法则吻合。与不同国家和地区HPA-9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900)。结论填补了 广州地区人群HPA-9多态性分布数据的空白,可以作为本地区血小板供者HPA资料库。
阴性例数
阳性例数鑫抟
阳性率 (%)
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2005,25(2):30-31. [2]黄彩儿.一种新的简便的幽门螺旋杆菌染色法[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25(5):269.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7.1566.
r=22.103 3讨论
窦和胃体取多块活检,同时进行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 及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有研究报道 应用硼酸美蓝染色法对胃黏膜组织蜡块进行HP染色,可 取得满意效果,提高了HP诊断率∞J。本研究应用硼酸美 蓝染色改良法对我院20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纤维 内镜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P检测,结果发现慢性胃炎 与胃溃疡HP感染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 胃炎感染HP的数量与炎症严重程度、活动性和胃黏膜损 伤有关,即炎症越重,感染HP的数量就越多,但是无统 计学意义,可能与检测的病例数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胃窦、胃体、胃底部三个部位HP感染率具有明显的统计 学意义(P<0.01),胃窦部感染率明显高于胃体部,胃体 部高于胃底部,胃窦部感染率明显高于胃底部。有研究报 道,慢性胃炎中HP感染率为54%~100%,多数在70%以 上,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更高,在90%以 上H1。本文应用硼酸美蓝染色改良法检测HP感染率为 58%一94%,感染率与研究报道结果一致。硼酸美蓝染色 改良法由于其操作简单、省时、成本低,而且菌体显示清 晰,试剂不易变质,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染色法,便于 病理科开展常规的HP检测。 参考文献: [1]谢天舜,章小玲.不同部位活检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