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五常见不适症保健按摩gai

十五常见不适症保健按摩gai


(二)表现
以肩部酸胀、沉重为主要特征,并可见肩部肌肉紧张度 增高,有僵硬感,酸困无力,患侧肩部常有发凉的感觉,如 继续发展,可导致肩周炎,出现明显压痛、功能受限等症状 ,颈椎病亦可引起肩部酸沉,但伴有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兹 不赘述。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先俯卧位,后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 客一侧。 2.手法 推、滚、揉、拿、按、搓、拍法 3.选穴 肩井、肩髃穴、肩贞、天宗、肩中俞、肩内 俞、肩外俞、曲池。
十五种常见不适症保健按摩
一、头胀痛
头胀痛是人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影响 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 原因 头胀痛产生的原因很多,可归为外感和 内伤两大类,与精神情绪因素有一定关系。 1.感受外邪 由于起居不慎,感受四时 风寒湿热等外邪,上犯头顶,经络受阻,头胀 而痛。
2.肝郁化火 由于事不遂心或与人发生 口角,郁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目扰 清窍而为头胀痛。
(四)注意事项
上肢酸痛者应适当注意上肢休息。如有上肢功能障碍者应 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八、疲劳性腰痛
疲劳性腰痛是慢性腰痛的一种,一般指腰骶部肌 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或胀痛的 症状。本症也称疲劳性腰酸。 (一)原因 1.过度疲劳 长时间进行腰部活动,或腰部长时 间承重等,使腰部肌肉疲劳而引起腰脊酸痛。一般休 息后有所缓解。 2.体位不当 长期处于某种不平衡的体位,如用 一侧肩部扛抬重物、长期弯腰等,或习惯性姿势不良 ,均可导致疲劳性腰痛。 3.年老肾虚 腰为肾之府,年老肾虚之人,稍事 活动即感腰部酸困疼痛,容易疲劳。
开1.5寸)
(6)拍打:背部
(四)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不宜过重。按法操作要配合呼吸,随呼吸运动按压 。
七、上肢酸痛
上肢酸痛是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的一种不 适症状,多为过度疲劳所致。 (一)原因 1.过度疲劳 平时缺乏锻炼,长时间上肢运动或 工作强度太大,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致上肢酸痛。 2.感受风寒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脉络失和 ,则一身尽痛。上肢暴露受寒,寒性收引,经气不利 ,肌肉、关节酸楚作痛。
(四)注意事项 患肺气肿或心脏病者,应采取坐位,按压不可过重。由 颈椎病或肩周炎等所致的肩部酸沉,应采用其他有针对性的
六、胸闷
胸闷是指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的一种自觉症状。 胸痹、心悸、痰钦、肺胀等病症均可见此症: (一)原因 1.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气机失常。脾不化津,聚湿 生痰;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胸中气机不畅,由 为胸闷。情绪不好,爱生气的人常有此症。 2.饮食不当 过食膏梁厚味、肥甘一冷,损伤脾胃,运 化失常,聚湿生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而成胸闷。 3.其他病所致 冠心病、胸膜炎、肺气肿等疾病可出现 胸闷。
(二)表现
上肢酸痛主要表现为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 压痛广泛,局部肌张力增高,休息可缓解,但无上肢 功能障碍。若为过度疲劳所致,则必有上肢活动量过 大、活动时间过长等情况。若为感受风寒所致,则有 上肢受冷等情况,并有上肢发凉、遇冷酸痛加重、遇 热痛减的特点。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侧 、外侧 2.手法 推、揉、搓、抖、拍法。 3.选穴 肩 、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 关
(四)注意事项 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和缓,防止刺伤眼球。注意预 防感冒。
三、目胀额紧
目胀额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一般 指双眼发胀、牵引眼眶额头紧缩不适的感觉。 (一) 原因 1.用眼过度 由于长时间看书写字,或光线太暗, 或坐车、行走时看书,致使眼睛调节过度而发生目胀额紧 。久视伤血,肝血不足,化风上扰则目胀;足厥阴肝经“ 连于目,上出额”故额紧。 2.工作疲劳 工作太忙太累,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用 脑过度,常会头昏脑胀,并出现目胀额紧的感觉。 3.感冒末愈 风邪侵犯人体,上犯头目,也会出现 目胀额紧的症状,故感冒未愈也可见此症。
(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 ⑤揉头两侧颞肌及胆经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 至耳后(完骨穴)路线 • 点揉角孙(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率谷(当耳尖 直上入发际1.5寸)、风池 • ⑥叩击头顶及头侧 • 点揉合谷穴 • ⑦多指拿揉颈部点并拿肩井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后 或一侧。
2.手法 推、揉、按、拿、搓法。
3.选穴 印堂、神庭、太阳、头维、睛明、风池、 百会。
4.操作(视频) • ①点揉攒竹,开天门(推印堂——神庭) • ②推坎宫(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 坎宫或分推坎宫 ) • ③以双手大鱼际分推前额至太阳(头两侧) • ④点揉太阳、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 、督脉、膀胱经
4.操作(视频) (1)肩部前后拿揉。 (2)肩部前后外侧滚法。 (3)指揉点按肩井、肩髃、肩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 (腋后纹头上1寸)、天宗(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 1/3交点) 。 肩内俞(肩髃穴与云门穴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肩峰与肩胛骨喙突内 侧凹陷联线之中点下1寸)、肩中俞(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 肩外俞(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外喘息 (4)双手抱揉肩关节。 (5)上肢搓法及肩部抖法。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或后
面。 2.手法 推、滚、揉、拿、拨、动、拍法。 3.选穴 风池、肩井、天柱、风府、风门。
4.操作(视频)

• • •

(1)保健按摩师一手扶住宾客头部,用另一手小鱼际 下行推枕骨下缘至大椎穴。 (2)拇指和多指拿揉项部。 (3)拇指揉拨项韧带及两侧。 (4)用拇指点揉风池、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 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天柱(斜方肌外侧凹处,后发 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 <1.3寸>)等穴,点压肩井。 (5) 拇指与多指拿揉颈肩部,以拍法拍颈肩部结束。
3.紧张劳累 由于工作节奏快,精神紧 张,心理压力大或连续工作,用脑过度,使头 部经脉收引,气血运行失常或脑失所养而发生 头胀痛。
(二)表现 头胀痛除了以胀为主特征外,常表现为 头痛且胀,或面红耳赤,口渴欲饮,或伴眩 晕,心烦易怒,口苦不眠,或身心紧张、头 晕乏力。有时伴有跳痛,有时表现为停止工 作胀痛反而更明显。
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四、颈部酸胀
颈部酸胀是指在起床后或过度劳累之余,感到 颈部酸胀疼痛。严重者可见转侧不灵活,甚至酸胀疼 痛放射到肩部的一种症状。 (一) 原因 1.卧姿不良 由于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 不适,使颈部一侧肌肉发生痉挛而感到颈部酸胀或转 侧不灵。 2.伏案过久 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过久, 使颈部肌肉劳损,导致颈部酸胀。 3.感受风邪 睡眠时颈肩暴露,感受风寒,气 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生颈部酸胀疼痛、转侧不灵甚 至放射到肩背。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坐位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 侧或头侧。 2.手法 推、揉、按、拨、擦、搓法。 3.选穴 睛明、迎香、风池、攒竹、风门、肺俞、曲池 、合谷、口禾髎 、头维
4.操作
(1)拇指按揉攒竹、睛明、迎香。 (2)拇指指腹推由攒竹至迎香。 (3)单手食指揉鼻背两侧,并左右弹拨。 (4)双拇指压揉两侧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第3胸 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并以小鱼际搓大椎及以上两穴。 (5)拇指按压两侧列缺、曲池、合谷、头维、风池。 (6)以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禾髎(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 水沟穴 ),并以双手小鱼际分别搓揉鼻翼两侧。
4.操作
• ①开天门(推印堂——神庭) • ②推坎宫(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 坎宫或分推坎宫 ) • ③大鱼际分推前额至太阳(头两侧) • ④拇指或食指指侧部刮上下眼眶。 • ⑤拇指点揉:太阳、 攒竹、精明 • ⑥在额前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做紧缩性拿法,轻微拿 捏头两侧及上下眼眶。 • ⑦ 双手掌搓热扣在眼睛上,使热量透于眼球,反复 2~3次。 • ⑧点按:风池、合谷、太冲(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 处)
(二)表现
胸闷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伴 有心悸、胸痛、情绪不宁、头昏体倦、食少腹胀等症 。如属情志失调之人,常见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或 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如属钦食不当之人,常见形体 肥胖、活动不便,或暴钦暴食、嗜酒成癖。胸闷常因 情绪激动、受寒或劳累而引发。 (三)按摩 1.体位 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 侧。 2.手法 推、摩、揉、按、击法。 3.选穴 中府、云门、膻中、曲池、手三里、合 谷。
4.操作
(1)双掌分推锁骨下缘2~3肋间隙; 单掌下行推胸骨; 双掌交替沿肋隙分推。 (2)用手掌根揉、摩两胁。 (3)拇指点按中府(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云门(肩胛骨喙 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 、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 (4) 掌擦:两胁 (5)拇指点按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
(四)注意事项
手法宜轻柔缓和、力量适中、干净利落,手 掌不能紧贴面部及眼睛,不可用猛力、暴力,以 免擦破皮肤。高血压或眩晕症患者按摩时须采用 仰卧位。
二、鼻塞不通
鼻塞不通指鼻窍交替堵塞、通气困难,是感冒最常见 的一个症状,有时也可见于其慢性鼻症。 (一)原因 1.感受风邪 由于气候突变、起居不当、过度劳累, 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风邪夹时气侵犯人体。肺主一身之表 ,肺开窍于鼻,故风邪袭表先犯鼻窍,而致鼻塞不通。 2.湿浊滞鼻 脾气虚弱,运化不健,不能升清降浊, 致使湿浊滞溜鼻腔,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鼻塞 不通。或感冒鼻塞日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形成慢性 鼻塞不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表现
本症主要表现为鼻窍不利和鼻涕较多。鼻塞不通时可见 鼻黏膜肿胀淡红,常伴声音重浊、张口呼吸、嗅觉欠佳及伤风 感冒症状。鼻塞有两大特点:一是间歇性,即在白天、天热、 劳动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二是 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风良好。 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