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
2、能够通过自我反省、别人的评价、理想自我三个方面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3、了解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的简单介绍;
4、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心,悦纳自己的独特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从三方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享受于认识自我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颜色彩纸每人一张、纸箱一个、愿景树一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各位同学你们好,很高兴能在心理课堂见到大家。

既然是心理课堂,当然需要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参加。

师:那么我们先一起来放松下心情。

(播放音乐)
师:听着老师的指挥来做动作,好,双手上举,用力上升,用尽所有的力气往下沉,消除一切的疲倦,好,再来一遍,走。

好样的,再来一遍。

好,双手抱肩,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来,1,2,3,再来一遍。

好的。

来,捶捶背,给自己放松,1,2,3,来,再来一遍。

很好。

听老师指挥,三声起跳,连续三遍,看谁的反应最快。

六()班的同学表现得真棒,给自己掌声,再来一遍,给自己最有力量的掌声,真棒!非常感谢同学们。

师:接下来我们准备上课。

上课之前有一个课前约定,如果你能遵守。

那就请大声地读一读。

(我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

我会真诚地表达我的观点。

我不会嘲笑任何人的想法。

我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师:好,那么我们开始上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早上你照镜子了吗?
生:照了。

师:和大家一样,今天早上大黄和小黄也照了镜子(出示第一幅图),想知道他们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吗?(想)此时出示第二幅图。

(大黄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放大的自己,而小黄在镜子里则看到一个缩小的自己)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大黄和小黄分别会怎么做?
生:大黄会很自豪,很高傲,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

小黄会很伤心,觉得自己很失败。

师:大黄和小黄有没有在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呀?(没有)那么你在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了吗?(嗯)
师:真的是这样吗?你对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不了解呢?
生1:了解
生2:不了解
师:今天这堂心理课就是要让不了解自己的同学学会认识自己,而让了解自己的同学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

(出示课题“认识新自我”)
二、活动“我眼中的自己”(5-7分钟)
师:你真的了解自己吗?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请大家拿出桌面上的小纸片,然后用3—5句话从兴趣爱好、学习、生活等等方面来描述自己。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描述自己的?
生:想
(呈现示例)
师:看完了老师写的,现在轮到你们写了。

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大家要抓紧时间哦。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并且提醒学生写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会使用,希望他们独立完成,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自己写的内容。

)学生写完之后将纸片对折,然后放到纸箱里。

(纸箱老师拿在手上)。

当最后一个同学将纸片放进纸箱后。

师:你们班有几个同学呀?
生:XX个
师:那么老师这儿就搜集了XX个与众不同的“我”,你们想不想知道纸片的主人是谁呀?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们就进行下一个活动,“猜猜我是谁”,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来。

三、活动:“猜猜我是谁”(13-15分钟)
让我们一同跟着小熊来猜猜纸片的主人是谁?
活动:师抽出一张,念纸片上的内容,念完一句(如果写的很长就直接读完再问,节约时间)问问大家有没有答案,直到读完为止。

提醒纸片的主人注意表情,千万不要被其他同学发现异常表现。

猜中之后教师问猜出来的同学:你是从哪一点猜出来是他的?表扬当事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师(对猜出来的同学):哪里符合哪里不符合?最好能举个实例。

师(对当事人):你认不认同?
(如果问了三个学生还是没有猜出来,那么请当事人主动站起来,然后问问当事人的同桌或好朋友符不符合?)
[根据时间猜三四个学生。

]
活动结束之后。

师:时间关系,我们就猜到这,课后你们可以小组内继续玩这个活动,看看别人能不能猜出来。

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在刚才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
师总结:猜出来了说明自己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表现出了真实的我;没猜出来则相反,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四、“理想自我”(10分钟)
师:刚才我们从自己和他人的角度认识了自己。

接下来我们做第三个活动。

活动:学生根据投影选择填空。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也可以自己补充上去。

写完之后4人小组交流自己选择内容,并说说理由。

师:这是理想中的自我。

不同的时期我们的理想自我也是在改变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随着自身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

请全班同学将写的纸条贴在大树上。

(愿景树贴在黑板上)
五、总结(5分钟)
【心理学中的“自我”】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

想知道心理学中的自我是怎样的吗?
(出示课件。


现实自我:就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当前总体实际状况的基本看法。

镜中自我:又称他人自我,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或他人对自己的基本看法。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比较完美的形象。

【结束】
上完这堂课有没有想送给自己的话?然后呈现准备的三句话送给学生。

前两句教师读,最后一句全班一起读。

如果时间剩余不多,则直接呈现送给学生的三句话。

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觉醒时期,他们急切地关注自我,不仅关注自身的外貌、言谈,也关注自己的思想与个性,不断地探索自我,规划自我。

因此,对和自己有关的事情非常敏感,但与此同时不难发现此阶段的学生在自我
意识方面常常会出现过于主观化和片面化,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与他人的不恰当比较中产生了“我不行”的思维模式,进而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建自信成为本次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次课程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而能够悦纳自我。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积极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

但我也发现部分内向的学生不愿意暴露自己,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上我应多给他们一些私密空间,多尊重他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