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及防控ppt
精神沉郁,颈部、耳廓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耳廓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腹下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
❖ (2)脑膜脑炎型
可由多种C群链球菌(α、β)所引起,多见于4~8周龄以 下哺乳或断奶仔猪,也可发生于较大的猪,哺乳仔猪发 病常与母猪带菌有关。
病猪体温升高,不食,主要表现为CNS紊乱症状,如磨 牙、口吐白沫,眼凝视,共济失调,后肢摇摆不稳,盲 目运动或转圈运动,全身痉挛、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 游泳状,最后麻痹衰竭而死。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 1~5天,致死率极高。有的可转为慢性,生长不良,关 节肿胀。
CNS紊乱,共济失调,全身痉挛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必要时用PCR方法进行菌型鉴定。
❖ 2.结果判定
——疑似:临床症状符合败血型、脑膜炎型、淋巴结脓 肿型之一的;或剖检病变符合败血型、脑膜炎型或淋巴 结脓肿型之一的。
——除广泛存在于本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空气、尘 埃及动物与人的肠道、粪便、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中, 带菌者与患病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感染发病动物的排 泄物、分泌物、血液、内脏器官及关节内均有病原体存 在。
——据江苏省兽医所调查,健康猪链球菌Ⅱ型的带菌率 平均为39%,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南研究带菌率高达77%。 ——有研究表明,在新西南猪链球菌Ⅱ型抗体的阳性率 为 兽 医 学 生 0% , 农 民 9% , 肉 类 监 督 员 10% , 养 猪 者 21%。
——链激酶:又名溶纤维蛋白酶,是由β溶血链球菌产生, 能激活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酶原成为血浆蛋白酶,即可溶 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 耐热,100℃50分钟加热仍保持活性。
——双磷吡啶核苷酶:可能与杀白细胞能力有关。
此外,有的毒株能产生透明质酸酶、蛋白质酶、淀粉酶、
细菌毒素。
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 易于在组织中扩散,又称扩散因子。
七、病理变化
❖ 1.败血型
呈现出血性败血症变化,与最急性猪瘟相似。剖检可见 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有大 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充血和出血。脾肿大1~3倍,呈暗红色,边缘有黑红色 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肾肿大、充血和出血,脑膜充血和出血,有的脑切面可 见针尖大的出血点。
八、诊断
❖ 1.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 作出诊断。实验室检验有:
——涂片镜检:可以分别采取内脏触片或血液、脑脊髓 液、关节液、脓汁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形或卵 圆形细菌,无芽胞,有的可形成荚膜,常呈单个、双连 的细菌,偶见短链排列。
——分离培养:该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在血液琼脂平 板上接种,37℃培养24小时,形成无色露珠状细小菌落, 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镜检可见长短不一链状排列的细 菌。
(2)按兰氏分类,链球菌族细菌可分为从A至V共20个群 (其中缺I、J群)。每个群结合生化和培养特性又分为若 干型或亚型。引起猪病并偶尔经伤口感染人的链球菌主 要有:D群的猪链球菌II型,F群的咽峡炎链球菌,L、R、 S、T、U、V群链球菌等。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
(3)按溶血能力分类
α(甲型)溶血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不全溶血。草 绿色链球菌包括5个主要菌种: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唾 液链球菌,轻型链球菌和米勒链球菌.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 3个亚种:群集链球菌(S.constellatus),中间链球菌和咽 峡炎链球菌.对它们的分类和鉴定仍有分歧.有的虽定为α溶血性,但实际上是γ-溶血性,而且其中很多细菌是不能归 入此类的。
❖ 2.流行特点
——各种猪易感,常发于16周龄以下猪,3-12周龄的猪 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传播缓慢、 但一旦传入很难根除。发病率低。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新疫区可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 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病 死猪的处置不当和运输工具的污染是造成本病传播的重 要因素。但人链球菌病也可经其它途经感染。
——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 猩红热的主要致病物质。主要由A群链球菌产生的一种
外毒素,可引起皮肤红疹、内毒素样致热、损害细胞或 组织、淋巴母细胞转化、免疫抑制等作用以及提高动物 对内毒素发生致死性休克的敏感性等。
——链道酶:又名脱氧核糖核酸酶,是一种能裂解DNA 的酶,具有抗原性,主要由A、C、G群链球菌产生。
行,其病原为化脓性链球菌。
——1992年,新疆托里县某连官兵,食用了一头自养的 病仔猪肉及内脏后,导致了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集体食 物中毒,经证实为链球菌所致。
——1995年,首例鉴定证实Ⅱ型猪链球菌在我国存在。
——1998年7-8月,江苏省海安、泰兴、通州等地25人 感染人猪链球菌病,14人死亡。8万多生猪发病死亡。
❖ 5.抵抗力
据研究,猪链球菌Ⅱ型在4℃存活时间为6周,在22~ 25℃存活12天,在50℃存活2小时,在60℃30min即 能被杀死。
常用的消毒剂能在1分钟内杀灭病菌。对青酶素、金酶 素、红酶素、四环素、链酶素、土酶素以及磺磺胺类药 物均很敏感。但D群抵抗力较强。
五、流行病学
❖ 1.病原的分布
脑膜充血、出血
❖ 3.心内膜炎型 剖检可见心内膜炎、心包炎,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心二尖瓣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纤维素性心包炎,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 4.淋巴结脓肿型 剖检可见关节腔内有黄色胶胨样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 物,淋巴结脓肿。
淋巴结化脓性出血性炎
下颌淋巴结化脓性炎
关节液增多,关节囊肿大
β(乙型)溶血链球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全溶血能产生 溶血毒素,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化脓性炎。
γ(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无致病性。
❖ 2.链球菌的形态特征
猪链球菌:呈小的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5~2.0um, 链状存在,一般不运动,不形成芽孢,G+,无抗酸性。 在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生α溶血环,许多菌株在 马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生β溶血环。
❖ 4.禽链球菌病。急性病例体温高,粘膜发绀,腹泻, 内髯水肿而显苍白。经12~24小时死亡。慢性病例常见 闭目、嗜眠、腹泻、消瘦,少数发生结膜炎,腿,翼轻 瘫。病雏精神沉郁,运动障碍,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作 转圈运动,痉挛,常于3~5日内死亡。
❖ 5.兔链球菌病。主要危害幼兔,体温升高,不食,沉 郁,呼吸困难,间歇性下痢,呈脓毒败血症而死。
三、病史沿革
世界许多地区,如美、英、荷、日、澳、泰、德、新加 坡、克罗地亚、中国、香港等养猪业发达地区都有本病 发生。共死亡200多人。 ——1968年,荷兰首次报道猪链球菌致人脑膜炎死亡。 1968~1984年共死亡30多人。 ——1984~1998年,香港有25人感染。 ——1958年,我国就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 ——1976年,我国南方几省曾一度广泛流行,给我国养 猪业带来了很大危害。 ——1984年,内蒙古乌海市某矿发生一起由接触污染生 猪肉引起的以手、臂局部皮肤为主的化脓性感染暴发流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控
2005年8月
一、引言
——前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和去年袭卷东 南亚及我国16省市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让我们饱偿了 动物疫病的巨大威慑,领悟了人畜共患病的强烈震撼。 人人自危的“非典”情形,“谈禽色变”的禽流感景况 仍然历历在目。据不完全统计,两场瘟疫巳造成全球 8000多人染疫,800多人死亡,上亿只家禽死亡和被强 制扑杀,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美元。
❖ 1.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为7天。可表现为败血型、脑膜炎 型和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
(1)败血型
主要为C、D、L 群链球菌引起,以仔猪发病较多(发病率10%, 病死率60%),架子猪次之。
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似丹 毒的败血型)。体温高达41~43℃,呼吸迫促,腹下有紫红 斑,四肢关节和肌肉疼痛驱赶时尖叫,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 血症。
2005年07月29日,香港发现一例猪链球菌病人。这位男性病人26岁,居住在天 水围。7月5日发病,病症是发烧。7月5日入广华医院医治,7月12日出院,现已 康复。这位病人近期没有外游记录,近期也没有前往本地猪场,没有接触过猪只。 其家人也没有出现病症。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皮肤。
六、临床症状
——2000年4月,岐山县种猪繁育场仔猪流行关节炎及 败血症,经实验室分离鉴定证实为Ⅱ型猪链球菌。
——近年来,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北京、广东及 东北均有报道。
四、病原分类及特性
❖ 1.链球菌的分类
(1)按《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al)将链球菌属分为4部分,即化脓 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厌氧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共包 含38个种。
——今年,人-猪链球菌病正从我们的近邻袭来,据最新 报告,四川资阳、内江、绵阳、自贡、泸州、遂宁、德 阳 、 宜 宾 、 成 都 , 等 9 个 市 的 30 个 县 ( 市 、 区 ) 共 有 119个乡镇188个村发生猪链球菌疫情,死亡生猪近千 头、山羊1只,205人感染、37人死亡。
此事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祝。重庆市委市府对 此十分关注。大病压
肝充血、肿大
肝脏出血、坏死
脾肿大,败血脾
肺充血、出血
肺充血、出血,内有大量泡泡沫
小肠充血、出血
胃充血、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出血
肠粘膜充血、出血
膀胱出血
❖ 2.脑膜脑炎型 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脑组织切面有点状 出血,个别脑膜下积液,脑脊髓液浑浊,增量,有多量 白细胞。其他病变与败血型相同。
链球菌
链球菌
C群兽疫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