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


小结一
1. 答案皆在原文,答题时不要凭空去想。 2. 有的题,指向明确,筛选的范围小,甚至注明 用文中的话回答,这类题目可直接提取文中的信 息,只需把原句移用过来即可。(原文意识) 3. 题目不管是否限定字数,用语力求简洁,特别 是今年采用网上阅卷后,答案不能随意超出规定 的空间,因此答题更要讲究“以空定字”。
筛选结果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 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 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 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狂风、风雪、干旱、贫 瘠)。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 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 存的策略。它没有屈服。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 步走过。 ⑦褶褶皱皱的干,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
例三
2009杭州中考《向一棵树鞠躬》
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 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 要回答。(6分)
筛选信息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
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 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 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 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 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 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 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 了灌木丛。
1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 么 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确定句式:因为这是一扇……的门。(因为这扇门让人……)
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使学生学 会珍惜和呵护的玻璃门。 正确答案: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 能使学生学会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例二、2008年杭州市中考阅读题: 1.文中说“鹿是动物中的唯美主义者”,从全 文看,鹿的“唯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 点简要回答。(6分)《不能忘却的纪念》 2、请根据文意,简述地震产生的过程。(4分) 3、地震造成灾害具有哪些特点?根据第3段文意, 分点概括回答。(3分) 4、怎样科学地实施防震救灾?请根据文意和你的 认识简要解答。(5分)《话说地震》
阅读与答题的融合
筛选并整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筛选是对信息搜寻、辨别及提取的过程, 这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 • 整合是指对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加以组合加 工的过程,这是答题的重要手段。
• ——筛选与整合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 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得分的关键。
例一、2007年杭州市中考阅读题: 1.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 空灵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4分) 《青青庭院》 2.第4段中说,“这颗捕捉到的小行星就会和 机器人用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进入它的轨 道。”这“最初所使用的一样的方法”具体指 怎样的方法?请作简要回答。(2分) 3.科学家的新构想是利用小行星来摧毁另外 的小行星,从而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从文中 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地描述其实施过程。 (5分)《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
我们的目标
1、通过对阅读题的讲解掌握筛选整合重要 信息的方法。 2、通过巩固练习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3、思而有得,通过小结培养在每次来不及干呢,已
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 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滚滚的棒槌, 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 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 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是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 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
1
中考现代文阅读 应对程序
应对程序的基本要素
1. 考什么-内容 2. 如何考-题型 3. 怎样答-技巧
1. 考什么——
《大纲手册》规定的现代文阅读 考试要求
考纲八个设题点
1.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
认读 2.能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理解 3.能写出著名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化常识。
小结二
1.有些题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 反映语段中心的词语,然后根据需要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改 造重组,使答案具有针对性,简明准确。(中心意识) 2. 变换句子结构形式。变换时,要注意保持与问句角度一 致,结构要大体一致,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 制准确,表述要精练确切。
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8个字) 2、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10个字)
[问题] 作者在文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答案] ⑴没几天便是立秋。
⑵我却是两手空空.
解题思路
1、审题 确定范围、角度、要求(字数、分值、是否分点)等。 2、定位 锁定题目中提示词句的位置,或意义覆盖的语段范围。 3、分析筛选 联系题文分析要点, 筛选出解答的有效信息并精选。 4、整合加工 合并组合要点,连成句段, 简洁通顺、完整规范。
生长环境极其恶劣
外形矮小、纤弱、朴实
忍受苦痛,顽强不屈
参考答案
1.生长环境极其恶劣。
2.外形矮小、纤弱、朴实。
3.忍受苦痛,顽强不屈。
(共6分,2分每点)
4.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 5.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 章的思路、结构; 综合
6.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要点,概 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7.能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文学形象、 鉴赏 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
评价 8.能评价其思想性和艺术性;
能力
• 识记:识别和记忆。 • 理解: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 表达应用: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筛选结果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 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 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 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狂风、风雪、干旱、贫 瘠)。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 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 存的策略。它没有屈服。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 步走过。 ⑦褶褶皱皱的干,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
综合概括
③长在砖垛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狂风、风雪、干旱、贫瘠) ④一米来高、形不成高大伟岸的 姿态、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 实——它长成了灌木丛。还有那 地下柔柔细细的根。 ⑤ 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 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让主干 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 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 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 策略。它没有屈服。总得面对,总得 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例二
2001杭州中考题
门的悬念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 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的大众行 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 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 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 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 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烂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 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 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1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 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例三、2009年杭州市中考阅读题: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 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 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向一颗树鞠躬》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 效应”。(3分) 3.“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 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洁 身自好的莲花》
筛选结果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 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知道: 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 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 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狂风、风雪、干旱、贫 瘠)。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 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 存的策略。它没有屈服。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 步走过。 ⑦褶褶皱皱的干,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