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勒让德函数6.1 勒让德方程与勒让德多项式一、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
主要内容:利用复变函数论求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 的级数解。
1. 级数解法的基本思想:
把方程的解表示为以
为中心、带有待定系数的幂级数,将这个幂级数带入方程及定解条件,求出所有待定系数即可得该方程的解。
0z
说明:
(1)级数解法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方法,对方程无特殊的要求。
(2)对于级数,存在是否收敛和收敛范围的问题。
用级数解法要选定某个点 作展开中心,得到的解是以
为中心的幂级数。
另外还必须确定幂级数的收敛圆,级数解只在收敛圆内部才有意义。
0z 0z
2. 方程的常点和奇点方程的标准形式:
(1)
其中:w (z )—未知的复变函数,p (z )、q (z )—已知的复
变函数 (方程的系数)
要求解的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 如初始条件 )满足(1)的w (z )。
''()()'()()()0w z p z w z q z w z ++=1000)(',)(c z w c z w ==
方程(1)的解的性质 (解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单值性等) 由方程的系数p (z )和q (z )的解析性确定。
设p (z )和q (z )在一定的区域中,除若干个孤立奇点外,是z 的单值解析函数。
区域中的点可分为两类:
(i)方程的常点:如果p (z )和q (z )都在点 的邻域解析,则
称为方程的常点。
0z 0z
(ii) 方程的奇点:只要两系数p (z )和q (z )之一在点 不 解析, 就称为方程的奇点。
如果
最多是p (z )的一阶极点、q (z )的二阶极点,则
称为方程的正则奇点。
否则,则 称为方程的非正则奇点。
0z 0z 0z 0z 0z
解:1. 级数解的形式
由于 ,在 解析 是方程 的常点。
级数解具有以下形式:
0()k k k w z C z ∞
==∑
2.将级数解代入方程,求待定系数。
210
(1)20k k k
k k k k k k C k k z z C kz C z λ∞
∞
∞
−−===−−+=∑∑∑ (1)
为比较同次幂的系数,对上式作变换:
λ=−=)(,
2)(z q z z p 00=z 0z ⇒(
:任意常数)10,c c 22
2
(1)(1)k k k k k k C k k z C k k z ∞
∞
−−==−=−∑∑
求正则解的步骤:
为方便起见,设正则奇点 (对于一般的 点,只需把0z z z →−)
以2
z 乘方程 '''0w pw qw ++= (5)
得: 2
11''()'()0z w zp z w q z w ++= (6)
其中: 1
()()p z zp z = 2
1()()q z z q z =
由条件(4)可知: ,
在z =0点及其邻域内是解析的, 作泰勒展开:
10
()s
s s p z a z
∞
==∑
10
()s
s s q z b z ∞
==∑ (7)
0=z 0z )(1z p )(1z q
由z 的最低次幂的系数为零得:
000[(1)]0C a b ρρρ−++= (00,a b 已知) 0000(1)0C a b ρρρ≠⇒−++= (10)
—— 的二次方程,指标方程 又由(9)式中的 的系数为零得:
()(1)()0n s n s s n s s s C n n a n s C b C ρρρ∞
∞
−−==++−++−+=∑∑ (1,2)n = (11)
利用递推关系,可以逐一把(8)式中的 用 和 以及已知的 和 表示出来。
说明:由指标方程 的两个根。
故用递推关系(11)一般可以得到两组系数 。
具体讨论参见郭敦仁《数学物理方法》。
0C 1C (0)k C k >s a s b ρ⇒21,ρρk k d c ,ρn
z
9. 勒让德多项式的递推公式
递推关系:相邻的勒让德多项式以及它们的导数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具体如下:
1()()'()
(2)
l l l l P x x P x P x −′=−11(1)()(21)()()0(1)
l l l l P x l x P x l P x +−+−++=11(21)()'()'()
(4)
l l l l P x P x P x +−+=−1(1)()'()'()
(3)
l l l l P x P x x P x ++=−
整理上式后比较等式两边 的系数,得递推关系式 (2)。
(3) 由(1)式两边对x 求导,再与递推关系式(2)联立消去
含
的项,即得递推关系式(3) (4) 递推关系式(2)+递推关系式(3) 递推关系式(4)
⇒)('
1
x P l −10
()()'()l l
l l l l t l P x t x t P x t ∞∞
−==⇒=−∑∑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