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关键词语、语句
⑿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 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⒀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 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 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 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⒁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 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犟,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 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 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⒂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 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 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⒃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 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分析第十六段的作用?
三、答题格式:
结构上的作用 + 内容上的作用(结合具体内容) + (修辞/写作手法)
内容上的作用与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个方面:结构上的作用 根据结构来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 作用: ①首句(段)——为下文作铺垫、点题、设置悬 念、埋下伏笔、总领下文;奠定感情基调、渲染 气氛、交代起因或缘故、推动情节发展。 ②过渡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 (总结)上文;引出(总领)下文。 ③尾句(段)——前后呼应、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上文、题目);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发人深 省、言有尽而意无穷。
例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 斥。(丰子恺《白鹅》)请分析 “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厉声喝斥”是大声斥责,是鹅的 大声叫喊,这里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白鹅高傲的特点,把白鹅写 得富有灵性,表现了对白鹅的喜爱。
答题角度二:修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
词语使用了某种修辞,常见的是比喻 和拟人。
2、品味第⒃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3分)
参考答案:①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小卓玛给我带来的感动与 温暖。②从结构上看:与首段呼应,并总结全文, 升华了主旨。
联系中心,指出句子通过何种 手段(修辞或写法)表现了人、 景、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何种 情感。
【辨析易混淆概念】 表达作用----联系文章内容和 中心。 语言赏析----品味语言的外在 形式。
题型四
句子作用
一、常见主要考法: 1、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这段/句可否删去?为什么? 说说看:这类题还有哪些问法?
第二个方面:内容上的作用 1.联系本句有什么含义。 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揭示本文的什么中心与作者的怎样的感情。 注意: 分析句段作用时,还要看看该句段是否运用了某 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 表达效果。 (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 (2)常见写作手法:衬托、讽刺、反衬、象征、 倒叙、欲扬先抑、对比烘托、借景抒情……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 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 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 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 里。 ⑩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 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 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 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 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 的感激。 ⑾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 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 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 意盈盈地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 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 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 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 助呢? 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 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 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 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 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 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 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 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 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分析关键词语含 义和表达作用
例题引领,总结方法
例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 明了!(朱自清《背影》)请分析“聪 明”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这里的“聪明”就是笨,愚蠢,是形 容词的褒词贬用,突出地表现出因未能真 正理解父亲爱心的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答题角度一: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 贬用、贬词褒用或词语的感情色彩 减弱。
例3: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 看着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请分析“排”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排”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生 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 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 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虚荣和迂腐。
四、实战演练:
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
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 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 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 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 哪里来的呢? 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 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 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 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你是哪个村庄 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 么名字?”“谢谢!” 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 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 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 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1、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包含含义+作用) 2、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3、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答题思路: 1、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通过句子所在的位置 来推断结构上的作用。 2、抓句子中的关键词或修辞及写作手法,结合 关键词语、修辞和写法的理解来分析句子的含义。 3、分析句子的写作内容,结合全文谈作者表达 的情感。
答题角度四: 写作手法
联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
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
感情色彩 修辞手法 人物描写 写作手法
+ 表达的情感
表现的心情
分析关键句子的含义
【答题思路】
在明确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先答出 该句写了什么,再联系中心答出该 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关键句子的作用
【答题思路】
答题角度三:人物描写
联系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 理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 和品质。
例4: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滋有味。(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 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 爱,使用对比,突出表现出了母亲的 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的性格特点, 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