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汇率理论

第六章汇率理论

这个时期,各国货币以金币形式按法定的含金量铸造, 两国货币法定含金量之比称铸币平价(Mint Par),它是 确定两国货币交换比率的基础,例如,1英磅法定含金 量是7.32238克,1美元法定含金量是1.50463克,则两 国货币 的铸币平价是:
7.32238/1.50463=4.8665
随着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外汇汇率也会偏离铸币平 价上下波动。当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时,外币汇率将下 浮,本币汇率将上浮;当外汇供给小于需求时,外币 汇率将上浮,本币汇率将下浮。
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铸币平价为基础,因供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 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以法定平价(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为基础,因供 求关系而围绕其上下波动。
汇率稳定程度下降,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维护 汇率稳定。
典型的金本制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汇率波动一 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引起黄金的输出入,我们称这个 限度为输金点(Gold Points)。它是由铸币平价±1单位 黄金运送费、包装、保险费构成。若英美两国1单位黄 金的输送费为0.03美元,则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如示: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之 一,随着经济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 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国 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
早在18世纪,就有学者开始对汇率问题 进行探讨。
最著名的例子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历史 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通货学派”与 “银行学派”之间持续的激烈论争。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 :
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金币本位 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一次大战前,国际 货币体系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 “四大自由”: 自由流通 自由铸造 保证货币对内价值的稳定 自由兑换 自由进出 保证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金币中所含有的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黄金叫做含金量。 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根据它们各 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第六章 汇率理论
决定汇率的基础 汇率决定理论的演变发展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国际收支说 资产市场说
决定汇率的基础
不同国家的货币可以按一定比例兑换是因为 它们之间有共同的基础 —即各种货币都具有或 者代表一定的价值,这是决定汇率的基础,但 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在不同货币制度下含义是不 同的。
(一) 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 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 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
两国货币国际购买力之比是两国货币汇率的 基础。
汇率决定理论演变发展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一国货 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本部分讨论汇率决定的背景:实行货币 自由兑换,汇率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
他认为,外国货币的价值不依从任何规 则,而是决定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边 际效用所作的主观评价。
利率平价说:
凯恩斯于 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次 系统提出远期差价决定的利率平价说( 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
套利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会驱使高利率货币在远 期外汇市场上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外汇市 场上升水,并且升贴水率等于利率差异。
英国学者艾因齐格( Paul Einzig )在其1931年 出版的《远期外汇理论》和 1937年出版的《外 汇史》中进一步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的“互交原 理”(Theory of the Reciprocity )
利率平价说:一是相对于套补利率平价 说;二是在非套补利率平价说中引入关 于预期形成机制的各种假说;三是套补 利率平价与非套补利率平价的相互关系。
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 G.Cassel)于1922 年 出版了《 1914 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 提出“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货币的价值在于 其具有的购买力,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 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 决定的。
汇兑心说:
1927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 (A.Aftalion)运用奥国学派的边际效用 理论提出了“汇兑心理说”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以同一货 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 格应是一致的。
P i=eP i*
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
假设前提: (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2)物价指数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同。
黄金输出点-------------------$4.8665+0.03=$4.8965
铸币平价---------------------£1=$4.8665
黄金输入点-------------------$4.8665-0.03=$4.8365
(二) 纸币流通制下汇率的基础
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的汇率是由纸币 代表的价值比决定的。
70 年代后新发展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包 括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
1.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国内外货币 之间的汇率由此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 买力的比较。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 (absolute version)与相对形式 (relative version)。绝对形式说明的是 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说明 的是在两个时间内汇率的变动。
焦点问题就是围绕英镑汇率究竟是由英 镑的对内价值还是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 定的。
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 G.J.Goschen )出版 了《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 被称为“国际借贷说”(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取 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外汇的供求 流量来自于国际收支。由此,一国国际收支赤 字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本币供 过于求,将导致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将带来 外汇汇率的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