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高尔夫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的研究学号 1105140033姓名徐浩院系经管院系专业休闲体育指导教师黄志勇2014年10月20高尔夫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的研究摘要:国内的高尔夫运动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的投资发展和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等方向,针对高尔夫练习者训练教学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只能是照搬国外的训练教学方法,这样一种现状不利于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与普及。
本文拟在充分了解高尔夫全挥杆动作的基础上,分析讨论其技术特征,为指导训练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测试方法,对21名受试者的4种不同型号球杆的全挥杆动作进行解析,获得身体各环节和关节的时间、角度和位移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检验。
依据击球速指数由高至低将受试者分为4组;杆头最大角速度是影响各组间击球速度指数的主要指标;在构成球杆角速度的要素中,各组下杆阶段中球杆转过角度无差异,但下杆阶段时间存在差异;由此进一步探讨下杆阶段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肌肉工作特点、挥杆节奏和环节运动特点等,并据此得出结论。
关键词::高尔夫;全挥杆;技术特征Abstract:The domestic golf started late, is now at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b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club, golf practice training teaching in scanty related research, is the only copy foreign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such a situ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lf in 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golf a full swing,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guiding the training teaching. This paper adopts three-dimensional high-speed camera test method, on 4 different types of clubs of 21 subjects with full swing analysis, get the body segments and joints of the time, the angle and the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analysis of data by single factor variance test. On the basis of the hitting speed index from high to low,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the maximum angular velocity rod head is the main indexes that affect the ball speed index between groups; inthe elements of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club, group under the bar stage Club turned the angle, but the lower rod stage time differences; furth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next bar time, including muscle work characteristics, swing rhythm a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k, and accordingly draw the conclusion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键词.. (2)一前言 (5)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5)(一)研究对象 (5)(二)研究方法 (5)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6)(一)全挥杆动作不同技术水平比较方法的研究 (6)(二)不同技术水平球员全挥杆动作的击球速度指数的比较分析 (7)(三)全挥杆动作中霍要运动学指标的比较分析 (8)(四)缩短下杆阶段时间的有效途径的分析与讨论 (8)四结论 (9)参考文献 (10)一前言2009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宣布高尔夫球和7人制橄榄球成为2016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时隔百年,高尔夫重回奥运大家庭,这对高尔夫运动在全球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推动。
我国目前高尔夫运动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高尔夫运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教练员整体素质较低,球员队伍尚显年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更多的高尔夫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尔夫产业的投资于发展、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以及球场的草坪养护等方向,针对高尔夫球员训练教学相关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
而在国外,在进入20世纪后就开始出现大量高尔夫技术传授的书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高尔夫运动的研究逐步深入细致,到今日己几乎涵盖了高尔夫运动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充分了解高尔夫运动全挥杆动作技术特征,深入分析全挥杆动作的关键影响因素,为高尔夫练习者练习全挥杆动作提供科学依据。
这不仅有利于练习者发挥最佳挥杆能力,产生良好的击球效果,提高练习者参与的热情;还将有助于高尔夫运动的开展和产业发展。
有助于教练指导教学,避免不合理的动作引起的运动损伤,进而丰富国内高尔夫运动中运动人体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挖掘其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为后续深入研究进行奠定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选取21名健康男性高尔夫业余赛选手、教练员、学员作为实验受试对象,习惯击球方向均在自身左侧,基本信息如下:(二)研究方法1.数据采集采用三维高速摄像记录受试对象高尔夫全挥杆动作全过程,获得相关运动学数据。
采用两台高速摄像机(Microview,MVC300SAM一GE200)对受试者运动学数据进行采集,拍摄频率设定为200Hz。
采用peak三维定标框架和地坐标对受试者挥杆区域进行标定,标定空间范围长、宽、高均为2.5m。
规定击球方向为Y轴正方向,受试者正面方向为X轴正方向,垂直向上为Z轴正方向,地坐标远点为挥杆区域重点。
两台高速摄像机分别摆放在受试对象正面左侧方和右侧方,两摄像机主光轴夹角控制在60°一120°之间,以获取受试者的三维空间坐标。
2.实验流程学员统一使用Titleist755系列球杆,教练员和业余球员则使用其自带的球杆。
统一使用标准高尔夫球。
受试者在标定区域分别使用1号木杆(Driver)、4号铁杆(lron4)、7号铁杆(lron7)和劈起杆(pitching Wedge,PW)进行全挥杆动作。
受试对象进行测试前均进行相应热身运动10min,每次更换球杆之后均练习5一10次再进行正式测试,正式测试中每支球杆记录3次全挥杆动作。
每次全挥杆测试流程如下:a.指挥人员发出相机准备口令b.高速摄像机开始采集数据并检查情况c.指挥人员发出开始口令d.受试者完成一次全挥杆动作e.指挥人员发出结束口令f.结束数据采集,保存数据并检查3.统计处理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一Way AN0VA)对不同组之间各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本文的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将按照以下思路展开,从受试者技术水平出发,逐层深入寻找造成各组间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对全挥杆动作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讨论。
(一)全挥杆动作不同技术水平比较方法的研究目前国际通用的全挥杆动作评价方法是差点指数,但由于差点系统在国内尚未推广普及,受试者均无差点指数,所以需要另外寻找一种更全面的评价指标来评价受试者的全挥杆动作。
球速曾被作为区分不同水平高尔夫练习者的指标,经过之前的分析也肯定了球速对击球距离的重要影响,但速度作为一个矢量指标除了具有大小以外还具有方向性。
所以单纯用球速对受试者进行分组而不考虑出球时的偏离角的不全面的。
最大杆头线速度在一些研究中被指出与高尔夫练习者的差点指数存在相关性,之前的分析也肯定了杆头速度与球初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实际情况中,最大杆头线速度会受到力臂长度的影响,而在高尔夫全挥杆动作中,可将该动作简化为以脊柱为旋转轴,以上肢和球杆杆身构成力臂的两环节模型,成为为手臂一球杆系统模型。
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力臂长度越长,杆头线速度就越大,对于人与人之间而言,个体在肢体长度上的差异会造成最大杆头速度的不同,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规格不同的球杆击球最大杆头线速度也会不同,如果为每个人的每支球杆制定一套最大杆头速度评价标准的话显然是繁琐而无意义的,所以本文把重点放在另一个影响最大杆头线速度的指标上一一最大杆身角速度。
球杆杆身角速度不受肢体长度和球杆型号的影响,更能够合理的反映全挥杆动作中球杆运动的特征,但单纯使用最大杆身角速度作为区分标准而不考虑杆头与球碰撞时的情况也是不全面的。
据此,本文试图利用最大杆身角速度及速度转化率各自反映的动作技术特征,推出杆头击球速度指数,以期达到区分不同受试者全挥杆动作技术水平的目的。
(二)不同技术水平球员全挥杆动作的击球速度指数的比较分析在上一部分内容中,研究者采用了击球速度指数对受试对象进行分组,效果较为理想,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评价不同水平高尔夫练习者的敏感指标。
该指标的提出是建立在直接影响球飞行距离的因素上的,但无论球杆的速度如何快却始终都是握在练习者的手中的,因此以下的分析中将试图寻找导致各组间水平差异的主要运动学指标,首先由构成击球速度指数的速度转化率和最大杆头角速度开始分析。
通过对各组间速度转化率和最大杆头角速度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较高水平组该两指标的数值大小全面超过较低水平组,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是最大杆身角速度逐步提高,速度转化率立随之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