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线、避雷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导线、避雷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35kV~110kV输电线路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江阴市苏源电气安装有限公司2002年11月2日编写: 审核: 批准:目前,送电线路导线和避雷线(钢绞线)的连接,采用的方法有液压和爆压两种。

液压连接用于钢绞线和大截面的钢芯铝绞线(LGJ-240及以上);爆压连接用于所有规格的钢绞线和钢芯铝绞线。

导地线压接具有隐蔽工程的特点,是一项特殊的操作项目,其操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送电线路持续运行安全,必须引起重视。

一、一般规定、要求(1)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或避雷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2)线路在跨越铁路、公路、一、二级通信线、35kV及以上电力线、通航河流、管道等重要设施档内,不允许有直线接续管。

(3)导线或避雷线采用液压、爆压接续的操作,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的技术工人担任。

在压接操作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接续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4)导线或避雷线必须使用与现行的电力金具配套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管进行连接。

连接后的握着强度,在架线施工前应进行试件试验。

各种型号的试件不得少于3件(允许直线接续管与耐张线夹管合为一试件),其试验握着强度,对液压及爆压都不得小于导线或避雷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95%。

(5)导线或避雷线的连接部分线别应正确,无混绞现象,连接部分应平整完好,不得存有线股绞制不良,线股断股、缺股、线股交叉、锈蚀等缺陷。

(6)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金具标准或设计规定,外观检查内外表面应平滑,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

(7)导线、避雷线接续后,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接续管必须平直,弯曲度(弯度与长度之比)不得过大。

在压接前弯曲度不得超过1%,压接后弯曲度不得大于2%。

超过时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得有裂纹或明显的槌痕,达不到规定时应割断重接。

2)接续管外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砂纸磨光。

3)接续管两端不应有鼓包现象,接续管两端口处,钢接续管应涂以防锈漆。

4)钢接续管在压缩后锌皮脱落时,应涂以防锈漆。

5)爆压管爆压后出现裂缝或穿孔时,必须割断重接。

(8)紧线后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或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不超过三个补修管。

当采用张力放线时,一个档距内不应超过两个补修管,并应满足下列规定:1)各类管或耐张线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2)接续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不应小于5m。

3)接续管与补修管或间隔棒的距离不宜小于0.5m,且宜减少因损伤而增加的接续管。

二、液压连接液压连接是采用液压机,以高压油泵为动力,以相应的钢模对大截面导线或避雷线进行压力连接的操作。

施压前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管为圆形,压接后呈六角形。

液压连接必须按部颁《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进行操作。

(一)压接前的操作1.导线及避雷线的切割(1)切割导线及避雷线以前,先用细铁丝扎牢,以防切割后散股弹击伤人。

在有张力的导线上割断时,开断处两端应绑住,以防回弹伤人。

切割导地线断面应整齐无毛刺,切割铝股时禁止伤及钢芯。

连接管口附近的线股不应有明显松股或超出补修处理的损伤。

(2)耐张杆塔的导线及避雷线切割长度,是根据观测弧垂后所画印记减去耐张绝缘子金具实际丈量长度确定的。

对此必须仔细认真计算和丈量,在割线前应用钢尺丈量,以免挂线后影响弧垂。

2.导线及避雷线的清洗(1)对使用的各规格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并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

(2)避雷线的压接部分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如有油垢应以汽油清洗,清洗长度应不短于穿管长的1.5倍。

(3)钢芯铝绞线的压接部分穿管前,应以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除的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

(4)对轻型防腐型钢芯铝绞线的清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对外层铝股应以棉纱蘸少量汽油(以用手攥不出油滴为适度)擦清表面油垢。

2)当将防腐型钢芯铝绞线割断铝股裸露钢芯后,用棉纱蘸汽油将钢芯上的防腐剂擦洗干净。

(5)钢芯铝绞线清洗后,涂801电力脂及清除铝股表面氧化膜的操作程序如下:1)涂801电力脂及清除铝股氧化膜的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

2)按前述第2条之(3)将外层铝股用汽油清洗干燥后,再将801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

3)用钢丝刷沿钢芯钢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电力脂部分进行擦洗,将压接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保留导电力脂进行压接。

(6)对已运行的导线,应先用钢丝刷将表面灰、黑色物质全部刷去,至显露出银白色铝为止,然后在按前述规定操作。

(7)用补修管补修导线前,其覆盖部分的导线表面应用干净棉纱将泥土赃物擦干净(如有断股,应在断股两侧涂刷少量801电力脂),再套上补修管液压。

3.导线及避雷线的穿管(1)避雷线接续管的穿管如图14-14所示。

1)用钢尺测量接续管的实长l1。

2)用钢尺在镀锌钢绞线端头向内量出OA=1/2 l1,画一印记A。

此A点称为“定位印记”;3)印记画好后将待连接的镀锌钢绞线两端头分别向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接续管内相抵。

此时,两线上的A印记与管口重合。

(2)镀锌钢绞线耐张线夹的穿管如图14-15所示。

将镀锌钢绞线端头自管口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

直至线端头露出管底5mm为止。

(3)钢芯铝绞线钢芯对接式接续管的穿管如图14-16所示。

1)剥铝股。

①自钢芯铝绞线端头O向内量1/2l1+△l1+20mm处以绑线p扎牢一道(事先量出钢接续管的长度l1),如图14-15(a)所示。

△l1为钢管液压接时预留伸长值,他与钢管直径、壁厚、钢模对边距尺寸及压模数都有关,其值应通过试压而取得。

在确定该值时,可取比实测值可稍大3~5mm。

②自O点(钢芯端头)向内量出ON=1/2l1+△l1并画一割铝股印记N。

③松开原钢芯铝绞线端头的绑线p。

为了防止铝股剥开后钢芯散股,在松开绑线p前先在端头打开一段铝股,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

然后用切割器(或手锯)在印记N处切断外层及中层铝股。

在切割内层铝股时,只割到每股直径的3/4处,然后将铝股逐股掰断。

2)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3)穿钢管,将已剥露的钢芯(如剥露的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两端头分别从钢管端穿入。

穿入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两端头在钢管内中点相抵,两边预留长度相等即可,如图14-16(b)所示。

4)穿铝管,如图14-16(c)所示。

①当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O1,自O1向两端铝线上各量铝管全长之半1/2l1(l1为铝管实际长度),在该处画印记A。

在铝线上量尺画印工序,必须按前述第2条之(5)规定的涂801电力脂并清除氧化膜之后进行。

②两侧印记画好后,将铝管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另一侧旋转推入,直至两端管口与两侧铝线上定位印记A重合为止。

(4)钢芯铝绞线搭接式接续管的穿管做法如图14-17所示。

1)剥铝股。

铝股割线长度ON= l1+10mm,其他操作程序与上述剥铝股相同(但剥铝股时钢芯端头不用扎牢),见图14-17(a)所示。

2)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4)穿钢管。

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一侧;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状,自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

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m为止,见图14-17(b)。

(5)钢芯铝绞线(GB1179-74)与相应的耐张线夹的穿管做法如图14-18所示。

1)剥铝股。

见图14-18(a)所示。

除了铝股割线长度ON=1/2l1+△l1+5mm,其他操作程序与前述第(3)条1)款相同。

2)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3)穿钢锚。

将已剥露的钢芯(如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自钢锚口穿入钢锚。

穿时顺钢芯的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锚底口露出5mm钢芯为止,见图14-18(b)所示。

4)穿铝管。

如图14-18(c)所示。

钢锚压好后,自铝线端头N 向内量NA=L Y + f(式中L Y为铝线液压接长度,其值见附录二),在A处画一定位印记。

画好印记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A印记与铝管管口重合为止。

穿铝管前应按本节有关导线、避雷线情况条款要求涂801电力脂并清除氧化膜。

(6)钢芯铝绞线(GB1179-83)与耐张线夹(GB2320·3—85)的穿管做法如图14-19所示。

1)剥铝股。

见图14-19(a)所示。

除了铝股割线长度ON=l2 + △l,其他操作程序与前述第⑶条1)款相同。

2)套铝管。

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断先套入。

3)穿钢锚。

将已剥露的钢芯自钢锚口穿入钢锚。

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推入,保持节距,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管口与铝股预留长度Δl相等为止,见图14—19(b)所示。

4)穿铝管。

做法如图14—19(c)所示。

①当钢锚压好后,自钢锚最后凹槽边向钢锚U形环端量20mm,画一定位印记A。

自A点向铝线侧量铝管全长l处画一印记C。

②按前述有关导线避雷线清洗的规定对铝股表面(自印记C开始)涂801电力脂及清除氧化膜。

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底与钢锚印记A重合为止。

③当采用如图14—19(d)所示铝管时,在钢锚压好后,先在铝管上自管口量出L Y+f,画一定位印记C(在铝线上画定位印记C应在涂801电力脂及清除氧化膜之后)。

然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至铝管管口露出定位印记C为止。

㈡压接操作要求在导地线液压连接操作中,使用的液压动力有手动、机动、电动三种。

目前常用的液压机是由机动或电动动力设备与相配套的液压钳组成的。

1.液压机压接应遵守下列规定⑴使用前所有部件必须齐全完好,油压表须经校验,应指示正确性能可靠。

检查液压钳体与顶盖的接触口应吻合良好,液压钳体有裂纹者严禁使用。

⑵液压机的液压油泵必须有足够的、与使用钢模相配合的动力,按照要求所核定的压力值不得随意调整,不得随意松紧溢流阀。

液压机启动后先空载运行,检查个部位运行情况,正常后方可使用。

压接钳活塞起落时,人体不得位于压接钳上方。

⑶放入顶盖时,必须使顶盖与钳体完全吻合,严禁在未旋转到位的状态下压接。

⑷液压泵操作人员应与压接钳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在施压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压力表指示值,不得超过规定值,不得过载。

如果上下钢模已经合拢而未达到规定压力值,应立即停止施压进行检查,如有故障应停止使用。

⑸施压人员在操作液压钳时,应避开高压油管和钳体顶盖,防止爆裂冲击伤人。

⑹液压使用的钢模应与被压接管相配套,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则钢模上有明显标记,不得错放。

液压机的缸体应垂直地面,并放置平稳。

⑺使用手动液压机时,操作人不得手扶液压机盖和保险片,施压时不可用力过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