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渭南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渭南
SXCDC
SXCDC
接种率监测实例
SXCDC
三、常规免疫监测管理系统
常规免疫监测管理系统
可实现功能内容
• 数据录入 • 数据审核 • 数据分析
– 完整性分析 – 疫苗接种率统计
SXCDC
• 人口资料 • 冷链设备资料
3.1 数据录入
• 县级每月5-10日录入数据
SXCDC
–打开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简称监测软件) –依录入数据进行数据录入 –录入完成后核实无误,上传数据到省级服务器。
SXCDC
为什么评价接种数据
• 是了解接种工作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 通过评价,可以确定接种率的真实性、可靠性 • 为上级部门制定有关免疫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 据 所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定期 开展接种率的评价工作。
SXCDC
评价方法
• 一般性评价
–及时率: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 的比例。 –完整率:在规定时限内完整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 位数的比例,包括无漏报单位和漏填项目。 –正确率:报表中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 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填表日期:_____月_____日 填表人:_________ 本地儿童 应种剂次数 实种剂次数 —— 流动儿童 应种剂次数 实种剂次数 ——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
SXCDC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11(13)种疫苗,乙 脑和甲肝有灭活和减毒 两种疫苗
将应种对象分为本地 和流动
SXCDC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
渭南市CDC 2013年8月
内容提要
一.接种率监测
监测目的及方式 接种数据的报告内容和时间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SXCDC
二.接种率评价 三.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
SXCDC
一、接种率监测
监测目的及方式
1. 监测目的 • 了解接种率动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采 取措施。 • 系统收集接种率报告资料,作为评价各级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情况的基础。 • 有利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开展 督导工作。 • 为针对传染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SXCDC
• 省级在15-20日经过审核无误后向国家上传当月 数据(原则上省级审核到县级)
SXCDC
3.3 数据分析统计
• 打开监测软件 • 依次打开“接种率监测”“接种率监测汇总 表”“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汇总表”
–完整性分析 –疫苗接种率统计
SXCDC
SXCDC
SXCDC
SXCDC
SXCDC
3.4 人口资料
• 省、市、县分级录入人口资料 • 2013年人口资料,应为统计局2012年人口数
SXCDC
SXCDC
3.5 冷链设备资料
• 每年上半年,对上年度冷链设备现状进行更新
– 对于以前设备,说明目前状态 – 对于新配备设置,要求添加到设备单中
SXCDC
SXCDC
SXCDC
SXCDC
二、接种率评价
接种率计算
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实际 接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应种人数×100%
SXCDC
• 应种人数:到本次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范围内, 常住户口和流动人口中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应接受某疫 苗(某剂次)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加上次接种时该 疫苗(该剂次)应种儿童中漏种者。但不包括流出儿 童、禁忌和已患疫苗针对疾病的儿童(X)。 • 实种人数: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 数中实际接种人数。
SXCDC
监测目的及方式
2.监测方式
–被动监测报告接种率 –主动监测调查接种率
SXCDC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报告接种率高于实际接种率,可信度不高 – 报告单位不完整 – 应种对象掌握不全 – 各级报告的数据不一致 2、对报告接种率分析利用不够 3、没有按照规定开展免疫效果监测
SXCDC
接种数据的报告内容和时间
—— —— —— —— —— —— —— —— —— —— —— ——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1 2 1 麻腮风疫苗 2 1 麻腮疫苗 2 1 麻疹疫苗 2 A群流脑 1 疫苗 2 A+C群流脑 1 疫苗 2 乙脑 1 减毒活疫苗 2 1 乙脑 2 灭活疫苗 3 4 甲肝减毒活疫苗 甲肝 1 灭活疫苗 2 麻风疫苗
差值(D值)法
报告接种人数 估计接种率 100% 估计接种人数
D=|估计接种率-报告接种率| 当 D值≤0.05时 “可信” D值在0.05~0.15时 “可疑” D值>0.15时 “不可信”
SXCDC
2.1.2 比值(R值)法
• 通过比较各种疫苗间的应种人数,判断报告接种率 有无逻辑上的错误。 R≈3MV(或BCG)/OPV(或DPT) 当 0.95<R<1.05时 0.90<R<0.95或1.05<R<1.15时, R<0.90或R>1.15时
SXCDC
“可信” “可疑” “不可信”
2.1.3 脱漏率(Drop out%)
脱漏率= DPT1-DPT3/DPT1*100% 或 脱漏率= DPT1-MV/DPT1*100%
SXCDC
当
DO < 5% 5%<DO<10% DO>10%
“可信” “可疑” “不可信”
接种数据分析报告
要求每月对常规免疫数据进行分析,包括: • 一般性评价
• 计算全年(或半年)的累计接种率,则累计实种人数是 指1-12月(或1-6月)实种人数的总和;累计应种人数则 指 1-11月(或 1-5月)实种人数总和加上 12月(或 6月 )应 种人数。
累计接种率计算实例
【例】某乡卫生院1-6月接种人数如下表,计算该地上半年的累计接种率。
月份 当月达到免疫月(年) 本次应种 本次实种 未种人数 接种率(%) 龄儿童数 (m) 人数(a) 人数(b) (c) (d) 1 50 50 45 5 93.4 2 40 45 41 4 91.1 3 45 49 46 3 93.9 4 55 58 50 8 86.2 5 50 58 57 1 98.3 6 48 49 45 4 91.8 合计 288 - 284 - - 1~6 月累计应种人数=1、2、3、4、5 月份实种人数之和+6 月份应种人数 =(45+41+46+50+57)+49=288 1~6 月份累计接种率(%)=284/288=98.6%
SXCDC
接种数据的报告内容和时间
2. 报告时间
• 常规免疫监测实行月报告 • 乡镇街道防保组织每月5日前收集辖区内接种单位上报的表格后进行汇总, 汇总的合计数留档,并将分接种单位的表格上报县级疾控机构。
SXCDC
• 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将乡级上报的分接种单位的表格录入或导入“中
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v4.0.3.2) 并上报。 • 市级疾控机构每月15日前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v4.0.3.2) 下载、审核数据并上报省级。 • 省级疾控机构每月20日前利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v4.0.3.2)上报国家。
SXCDC
SXCDC
• 可靠性评价
–图表法:监测曲线图用累计实种人数或累计接种率 在坐标中描点,与“理论(期望)接种曲线”比较。 –差值(D)评价法:比较报告接种率与估计接种率之 间的差值。 –比值(R)评价法:比较各种疫苗的应种人数,以判 断报告接种率有无逻辑错误。 –比较法:将常规报告接种率与调查接种率、加权校 正接种率、疫苗使用量等进行比较,是否一致,分 析不一致的原因。
累计接种率
SXCDC
• 可能反映接种率的动态变化,实时掌握接种率情况. • 计算 某疫苗(某剂次)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 累计实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累计应种人数×100%
–累计应种人数:指本年度某疫苗(某剂次)上次累计实种人 数与本年度最后1次该疫苗(某剂次)的应种人数之和。 –累计实种人数:指某疫苗(某剂次)的各次实种人数之和。
1.报告的内容
• 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报表 • 报告时根据户籍属性,将应种和实种对象分为“本
SXCDC
地”、“流动”和“合计”进行统计报告。
• 接种以第二类疫苗替代的,应纳入该报表的统计对
象。
附表 1
疫苗/剂次 1 及时 2 3 1 2 3 4 1 2 3 4
年
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各级通用)
注意:县级在打开一个新的月份时会提示“本月报 表没有产生,请点击“制表”按钮,生成本月报表”
SXCDC
SXCDC
SXCDC
SXCDC
SXCDC
3.2 数据审核
• 市级在10-15日:
–从省级服务器下载当月数据 –对辖区各县数据进行审核,要求市级对数据审核到 乡镇(街道办) –确定数据完整、无误后点击审核,上传省服务器 –审核后的数据县级无法再做修改,除非另外解锁!
应种人数
时点 A ○ 迁入人数(E) ○ 迁出人数(F) 初 始 应种人数 ( M) H 终 点 应种人数 (N) 时点 B
SXCDC
应种人数 N=M+E-F-X
SXCDC
目前我们获得人口数据的几种方式:
• 由医院将将儿童相关信息传递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包括 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接种信息) • 由医院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将儿童信息转给疾控机构,再由 疾控机构将儿童信息传给乡镇(村)接种门诊(点) • 由医院接种对儿童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及告知后续疫苗 或针次应当在哪里去接种的信息 • 或儿童家长报销在当地(卫生院)报销住院分娩费用时,可以 同时登记儿童信息,然后可立即将信息转给接种门诊(点) • 或孩子到公安部门办理户籍登记时,由公安部门定期将儿童信 息转给卫生部门(疾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