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测试“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测试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钟鼓馔玉zhuàn岑夫子cén奔流bēnB.扪参历井shēn噫吁嚱xī轻裘qiúC.砅岩转石pēng恣欢谑xuè殷红yīnD.烹羊宰牛pēng将进酒qiāng恣睢suī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 D.暂伴月将饮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5.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对此欲倒东南倾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云青青兮欲雨④虎鼓瑟兮鸾回车⑤樯橹灰飞烟灭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②③/④6.名句默写(10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月亮对诗人情深意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中真诚与月相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诗中化用曹植《名都篇》之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5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1)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2)不应。
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3)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
(《新唐书.李白传》)【注解】(1)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2)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3)頮:huì ,洒。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子天才英特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侧转: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浮游:漫游。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B.力士素贵,耻之。
C.帝欲官白,妃辄沮之。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9.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3分)()⑴因以命之⑵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⑶见郭子仪,奇之⑷力士素贵之,耻之A.⑴⑵ B.⑵⑶ C.⑶⑷⑸ D .⑴⑵⑶⑸10.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3分)()⑴ 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⑵为任侠,轻财重施⑶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⑷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⑸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⑹益骜放不自修⑺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⑻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A.⑴⑶⑸ B.⑵⑷⑺ C.⑷⑹⑻D.⑵⑹⑻1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子,谪仙人也(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益骜放不自修(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2.李白在长安时,“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后来,却又愿被“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品格?(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8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曾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中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但缺陷造就了皱褶,皱褶造就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
一张烙油饼其实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
即使是圆规划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现圆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
有如十二点的钟声。
当你听到钟响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
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
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
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地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能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
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
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
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
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
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摘自《散文选刊》2003年12期(有改动)17.文章中说“那解释使我着迷”,为什么?(不超过30字,4分)18.文章中引用《淮南子》中的神话,其目的在于: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一组排比句,其用意在于:(6分)19.用不超过60个字的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4分)2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作者说“我渐渐地爱上阙的境界”,因为“阙”能带给人们以“残缺”的美,“阙”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B.“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告诫人们不要为表面的假象所惘骗。
C.“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是说人类所追求的美好梦想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它能够引导人们去不断追求。
D.“真正的看花人”是能够把握花的本质规律的人,他能在不同时期,发现、体味得到花带给人们的内在的美。
E.这是一篇说理散文,文章由疑入文,从自然现象和神话传说中悟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性思考,语言浅易、形象、流畅。
221.根据语意,为空缺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4分)“安身”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第五章,“安身立命”实际上讲的是人应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和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它研究的是,它探讨的是,它触及的是,它揭示的是。
①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和“心性”的根本问题②人类的真生命、真性情、真智慧③“生命的学问”④“人生的方向”选填的语句顺序是22.仿照例句,另写两个结构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
(4分)例:如若是鸟,为什么不是一只翱翔苍穹的雄鹰,用自己的高翔展示生命的尊严?⑴⑵23.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艺术起于至微。
”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
请你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⑴⑵⑶24.用“水”做开头,写一个能包含下列名句意思的句子(4分)诗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老子:上善若水。
孔子:逝者如斯。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滚滚来。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参考答案:1.C(殷红yān)2.C(A须B材D影)3.C(斗酒,一斗酒)4.A(B有时;有人 C对;以前 D暂且;将要)5.C(分别是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名词动用)6.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