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测试(精)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测试(精)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测试第一部分:课内基础(共20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钟鼓馔.玉zhuàn 岑.夫子cén 奔.流bēnB.扪参.历井shēn 噫吁嚱.xī轻裘.qiúC.砅.岩转石pēng 恣欢谑.xuè殷.红yīnD.烹.羊宰牛pēng 将.进酒qiāng 恣睢.suī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暂伴月将饮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5.下面对各句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对此欲倒东南倾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云青青兮欲雨④虎鼓瑟兮鸾回车⑤樯橹灰飞烟灭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⑤/②/③④D.①⑤/②③/④6.名句默写(10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月亮对诗人情深意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中真诚与月相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诗中化用曹植《名都篇》之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5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1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2不应。

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3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

(《新唐书.李白传》【注解】(1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2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3頮:huì ,洒。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子天才英特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侧转: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浮游:漫游。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B.力士素贵,耻之。

C.帝欲官白,妃辄沮之。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9.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3分(⑴因以命之⑵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⑶见郭子仪,奇之⑷力士素贵之,耻之A.⑴⑵B.⑵⑶C.⑶⑷⑸ D .⑴⑵⑶⑸10.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3分(⑴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⑵为任侠,轻财重施⑶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⑷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⑸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⑹益骜放不自修⑺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⑻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A.⑴⑶⑸B.⑵⑷⑺C.⑷⑹⑻D.⑵⑹⑻1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子,谪仙人也(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益骜放不自修(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李白在长安时,“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后来,却又愿被“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这表现他怎样的思想品格?(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2分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

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

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

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

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

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

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

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

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

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

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

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

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

”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

”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

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

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

《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

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

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

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3.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14.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15.下列对文章的评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酒的态度。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文学。

C.“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会持家。

D.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16.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

”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

”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诗的题材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8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曾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中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