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内分泌科的应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

方法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

结果观察组送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正确选择送管方法和送管时机是确保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关键词】留置针;单手送管;成功率;减少痛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63-01
静脉输液是治疗、用药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应用,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保证了静脉输液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及时性。

传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需双手操作送管,常因无法固定穿刺部位,导致穿刺失败。

临床中我们采用单手送管法,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减少了患者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内分泌科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双手送管法穿刺。

根据病人血管情况和病情需要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

并用3m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两组患者在年龄、静脉部位选择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置管所用材料全部采用美国b2d公司生产的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

1.2 方法选择手背、上肢前臂粗、直易于固定,活动方便的上肢浅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常伴有周围血管病变,血管条件差,血管细而不充盈。

需严格绷紧皮肤,固定好血管。

所有操作由1名护士完成。

操作者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握住针翼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持针角度。

观察组左手不动,绷好皮肤,右手食指钩住针翼,大拇指将穿刺针向前推进,边退边送将软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抽出针芯,固定敷贴,调节滴速。

对照组为穿刺见回血后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送管成功后,拔出针芯,敷贴固定,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

2 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49人次,一例因患者躁动送管失败。

对照组一次成功43人次,其中5例因见回血后继续进针刺破血管壁造成送管失败,2例在退回后补救送管成功。

两种送管方法成功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3 讨论
3.1 观察组送管方法可提高一次性送管成功率。

观察组见回血后,左手不动,患者皮肤仍处于绷紧状态,血管固定好,右手食指与大拇指配合,边退针翼边送软管,成功率高。

对照组见回血后,
左手需送管而不能绷紧皮肤,血管不易固定,甚至会弯曲变形,导致送管困难,易刺破血管,使穿刺失败。

因此,对于血管较细,弯曲和不充盈等患者,绷紧皮肤,固定好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因此,临床上留置针单手送管操作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穿刺失败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万玉莉.2种不同送管方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分
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06,21(03).
[2]包菊梅.浅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探讨[j].全科护理,
2009.03,7(3)下旬版(总第138期)文章编号:167424748(2009)3c20768202.
[3]王晓芳.比较分析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08.10,6(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