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翻译教程ppt

英语翻译教程ppt


B
12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曾
潜心十三年翻译西方著作,如:《天演论》(赫
胥黎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B
6
2 There are 30 lessons in this term, and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two lessons.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needs six lessons. Then, there will be two lessons for exercise. The simple sentence translation needs six lessons. The exercise needs two lessons. The complex sentence translation needs another six lessons. The last four lessons will be given to the translation of text, and the final exams will take the last two lessons .
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 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
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 力。”“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
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 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 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 般外事活动的口译。”
B
11
第二次: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从明末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
现了一徐光启、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的介绍西 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明代徐光 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的 《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清代林纾 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出160多本文学著作,如: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王 子复仇记》等。
B
17
4.翻译是跨语言(cross-linguistic) 、跨文化 (cross-cultural)、跨社会 (cross-social) 的交际活动。 ——陈宏薇
B
18
Step Six The Standards of Translation
严复(1853-1921):信、达、雅。 信:(faithfulness)忠实于原文/忠实准确 达:(expressiveness)文笔流畅/通顺流畅 雅:(elegance)文风典雅/文字古雅(士大夫) 保持原文的风格
B
22
美国 奈达 Eugene Nida: 读者反应论 忠实原文;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读者 使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和原文读者在读原 文时有着大体相同的感受 natural / close; dynamic/functional equivalence
苏联 费道罗夫:等值论 Equivalence 与原文作用相符(表达方面的等值) 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的等值(语言和文等值)
B
23
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正确译文。
例1:If it worked once, it can work twice.
⑴ 如果它能工作一次,它就能工作两次。 ⑵ 如果它一旦起作用,它能作用两次。 ⑶ 如果再操作一次,它能工作两次。 ⑷ 要是马上干的话,能干两倍的活。 ⑸ 一旦开始,永不停息。 ⑹ 举一反三。 ⑺ 如果它一旦工作,就将取得两倍功效。 ⑻ 立即工作,效率两倍。 ⑼ 万事开头难。 ⑽ 一次得手,再次不愁。
翻译就是用接受语复制出原语信息最接 近的自然本质体——首先就意义而言, 其次就其风格而言
B
16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 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词海》)
3.“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 术意境(artisitic conception)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原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像原作 一样的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矛盾)
4.His English leaves nothing to be desired. A.他的英语无可挑剔。 B.他的英语毫无希望。
5.I would rather have his room than his company.
鲁迅:信和顺主张“宁信而毋顺”,译作“力求

易解”并“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瞿秋白: 主张在翻译中大胆地运用新的表现方式 方法,新的字眼,新的句法。
B
19
傅雷:传神论/神似说 Transference of soul or
spirit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 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译文同原文在内容 上一致,这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 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 致起来,或称“形似”和“神似”,这是翻 译的高标准。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 (中文)写作。
翻译A
王喜
B
1
Lecture One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Lesson
B
2
Step one Requirements & Tasks of the
Course
B
3
1.翻译课教学要求: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就高校翻译教学规定:“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 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
我国翻译类证书目前有哪几种?各自的发起单位、 针对性、发展情况?.doc
B
8
Step Four 1. Brief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第一次: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中国的翻译事业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就已开 始。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译者 安世高就以译出《安般守意经》;随后,月支
1 The lesson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includ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the translation of simple sentences, the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exts.
翻译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翻译作品质量 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大叶,不负责任的现 象;翻译不仅肩负起外译汉的职责,同时为宣传 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肩负起了汉译外的任务。
B
15
Step Five The definitions of Translation
1. E. A. Nida: “Translation consists of produc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ly with respect to meaning and secondly with respect to style.” (1959)
3 To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Each
group is made up in four students at most.
B
7
Step Three. 目前我国主要的翻译资格证书及考 试
1.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2.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3.上海翻译证书考试
B
21
许渊冲:诗歌翻译“三美”和 “三化”原
则。(“三美”——音美、形美、意美;
“三化”——深化、浅化、等化 ) 英国 泰特勒 Tytler --《论翻译的原则》
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相当于
“信”)
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相当于“雅”)
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相当于“达”)
等。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
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B
13
第三次:“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马 列主义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开始被译成中
文,《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而且在内容和
形式上,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苏俄的作品开
始介绍到了中国,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是鲁迅、
林语堂:忠实、通顺和美
B
20
钱钟书:化境说—理想sublimed adaptation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 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 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所谓“化境”,就是原作向 译文的“投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 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 本本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 下翻译的痕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完全像在 读原作一样。
国人支娄迦谶又译出十几部佛经,支娄迦谶和
他的弟子支亮,以及支亮的弟子支谦是当时有
名的佛经翻译家,被后世合称为“三支”。这 一时期也开始了翻译上的直译和意译问题。
B
9
到”机构。译者鸠摩罗 什翻译出《金刚经》,《法华经》等佛教 经典,他的译文表达了原作的神情,妙趣 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到南 北朝时,应梁武帝之邀,印度佛学者真谛 来到中国,翻译了四十九部经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