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案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教学目标1、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3、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2、相对性状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2、变异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遗传现象。

激发了兴趣。

学生表现得很有兴趣。

并通过声音说出上课老师的名字。

开展探究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进行自我检查性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兴趣。

学生之间比较各自性状,是否有所有性状都相同的。

学生并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身上遗传有父母的性状。

都是遗传。

导入:为什么种了白玫瑰只能开白玫瑰花, 狗为什么就不能生下猫呢?俗语中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老师提示:各种生物把自身的特点传给后代,使得各种生物都自身的特点。

我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听隔壁班是哪位老师在上课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师自身的特点。

我们用一个概念来概括:性状老师概括:生物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老师播放图片: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自己的性状。

学生进行活动(课本P98页)。

提示学生与同学比较。

老师明确名词相对性状的概念。

同学们:大家可能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街上碰到一陌生人问你是某某的小孩吗?想一想,为什么?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学生并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不会完全相同。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加深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感知。

的儿子会打洞。

”一样吗?老师概括:遗传的概念刚才大家对自己的性状的认识知道,同学们的性状不会完全相同。

同卵双胞胎,有没有完全相同呢?老师概括:变异的概念老师播放图片:大家再来认识一下遗传的现象。

学生进行活动(课本P99页)。

提示学生与同学比较。

针对漫画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全面理解内容,形成知识网,提升能力要求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3、用俗语说出生物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

五、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有()(1)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个体较大,鲫鱼的个体较小。

(2)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3)狗的卷毛和狗的黄毛;(4)狐的长尾和短尾;(5)穿山甲的爬行和鹅的游泳;(6)眼色的茶色、黑色和蓝色2.一只波斯猫生了一窝漂亮的小猫,其中一只和它一样长着一对蓝眼睛,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 ,其他小猫的眼睛都是一只黄一只蓝,这属于_______ 。

3.生物的性状受到____________的控制,也受_________的影响。

4.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探究_______ __和_______ _的科学就是遗传学。

5.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他们的父母相似B.羊和小牛吃同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D.种水稻得水稻,种玉米得玉米6.子女与父母在外貌特征、皮肤颜色、个子高矮的不同是()A.遗传B.变异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7.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玫瑰的黄花和红花B.狗的长毛和卷毛C.玉米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D.果蝇的红眼与白眼8.关于漫画《新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不可能是遗传的B.《新鼻子》中鼻子的性状可能是遗传的C.《旧砖上剥落的碎片》的断腿很可能是遗传的D.《新鼻子》中的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的断腿都不可能遗传的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的理念是要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生活的的现象去总结生物学的概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并可以把学到过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活动中互动,让每个学生参与了探究学习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2、相对性状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遗传3、变异三、作业布置课本P100页第3题四、课堂小测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一、教学目标:1.简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体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成对存在。

3.简述基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DNA粗提取的实验;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难点: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过程:板书设计: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一、染色体、DNA、和基因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基因: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NA:长链状的分子,是细胞内起作用的物质。

二、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1.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2.每个基因并不是在每个细胞中都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

3.基因虽然能够控制生物性状,但也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

有很多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堂练习:1.染色体上控制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叫做________。

2.染色体的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基因是生物体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蓝图。

4.请说明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讲解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活动的成功开展是关键。

本活动涉及到较多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原理,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并加以指导。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关系3.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4.能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间的关系5.知道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位基因的概念;难点: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等位基因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基因型和表现型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学生表现得很有兴趣。

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并能把各个概念找出。

学生主动思考和互相讨论问题。

基本能回答问题。

复习: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导入:染色体在体细胞种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那么成对存在的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表现呢?同学们: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解释了性状遗传的规律。

我们用有无耳垂的例子来说明。

请大家学习课本P105页的内容,并学习什么叫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老师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

老师提出问题:父母亲的性状是如何通过配子的基因传递给孩子的?(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106页的内容)并讨论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学生主动思考和互相讨论问题。

运用分离和组合的图解方法解决问题。

1、什么是配子?配子在遗传中有什么作用?2、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3、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成对的基因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运用课件,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过程给予演示。

于学生感性的理解。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父母的性状推测出其基因型及所生子女的性状?提示学生完成课本P107页的内容(探究活动)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决定)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成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基因随配子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随堂练习: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A.达尔文B.孟德尔C.袁隆平D.林奈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A.基因组成B.染色体组成C.DNA组成D.蛋白质组成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D.以上均有可能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A.AAB.aaC.A或aD.a5.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A.受精卵B.配子C.蛋白质D.性状6.纯种高豌豆DD和矮豌豆dd杂交后获得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这是因为杂交后代()A.只有显性基因DB.只有隐性基因dC.隐性基因d消失了D.在显性基因D存在的情况下,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7.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

(1)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2)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3)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4)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其表现型有可能相同。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1.B2.A3.D4.D5.B6.D7.(1)×(2)×(3)×(4)√教学反思:本节知识在关于性状显隐性的探讨中隐含了遗传学分离和组合的规律,教师应通过课件进行演示其具体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识记、理解和应用。

第4节性别与性别决定一、教学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难点: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板书设计:第二节性别和性别决定一、分析我国人口普查的资料1.总人口数变化趋势2.性别比变化趋势二、性染色体1.染色体;常染色体2.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三、 生男生女的秘密1. 精子的种类;X 和Y 精子2. 精子的形成3. 性别决定:女性随堂练习: 1. 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条性染色体,______条常染色体。

2. 性染色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和________。

4. 男性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性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有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女性产生的配子中含有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