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细化展示: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 用地、 ________ 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__________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功能区的特点① 区域内呈现连片分布② 各功能区间无明确界线③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2.城市内部结构: ①城市中普遍具有的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特点比较见下表: 功能区 主要特点 分布位置(布局趋向)住宅区 分布最广泛;出现高级、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及文化区; 低级住宅区分布于内城及工业区商业区 面积较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繁忙, 人流、车流昼夜差别大市场最优原则(城市中心)交通最优原则(城市干道和环路交汇处) 工业区面积适中,集聚成片;环境相对较差沿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需求高) 向城市外缘迁移(降低成本、减轻污染)②中心商务区简称CBD ,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服务中心;建筑 高大密集(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央)③ 城市的行政区往往位于环境较好的区域, 其附近常形成高级住宅区。
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 心,但并非城市中心都是商业区, 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④ 经济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 主要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 区的形成基础;社会因素如收入高 低(社会地位)、知名度、种族和宗 教等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行政因素 如城市规划等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也起重要作用。
⑤ 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见下 图。
地理位置一土地租金由市中心 向外递减;交通便捷度一与地租水 平正相关;城市外缘主要公路交会 处,交通便捷度较高,形成次一级 商业中心。
市中心附近,如果远离 主要公路,交通便捷度较低,可能 成为住宅区。
3. 功能区合理规划: 城市功能区的 合理规划。
应特别注意以下五个方面:① 要有便利的交通一一工业区多沿交通干线布置,住宅区与工业区应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② 合理布置工业区一一工业区应布置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及河流的下游地区。
③ 设置卫生防护带一一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
④ 少占耕地、留有发展余地一一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并为城市进一步发展 留有余地(空间)。
⑤ 城市工业布置原则一一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导向、劳动力导向、市场导向型工业可布置在城区;污染较轻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近郊;污染严重或有危险的工业则要布置在城市远郊。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商业区 住宅区工业区〜- 与市中心距离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的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2、我国城市等级划分:超大城市>1000万特大城市500万一1000万大城市100万-500万中等城市50万一100万小城市<50万城市服务范围:城市本身、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记忆]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
上海发展的优越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也位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水陆交通便利,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和巨大的市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形平坦开阔。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从德国南部城市的研究中得出(理论模式):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呈大小不一的六边形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互排斥的。
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城市等级城市职能服务级别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相互距离高多高多大少远n低少低—少小—多—近思维,从影响城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①自然因素:地形一平原地形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场所(但并非所有平原均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湿热的亚马孙平原);气候一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优越,城市密集;河流一具有供水、运输及军事防卫功能,所以河运的起迄点、河流交汇处(但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易发洪水及泥石流,不利于城市形成)、河流入海口及过河点位置易形成城市。
②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一资源开采可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交通一城市分布趋向交通便利的位置(沿河、沿海、沿公路、沿铁路线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政治一行政中心城市如省会城市,世界四大政治首都是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宗教一宗教中心如基督教城市梵蒂冈、伊斯兰教城市麦加、佛教城市拉萨、三大宗教圣城耶路撒冷。
③其他因素:科技、旅游等。
第三节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厂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城市化v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I、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域城市化2、★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城市的吸引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4、城市化的意义:(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是从工业革命后开始。
★ 2.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 )世界城市化进程: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但现实国家城市化过程不可能是一条标准曲线。
世界城市化进程随时③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其中英国是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更多、增长更快;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更多、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明显。
且以阿根廷、巴西为代表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生物的多样性减少;b城市土地质量下降;c水循环发生改变以及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的运动发生变化;d改变小气候,产生“热岛”和“雨岛”效应,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
2、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但过快的城市化会使环境质量下降,出现环境污染。
★ 4.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课本P38)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
⑵ 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⑶ ★ 5、根据我国城市化的情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金版学案P33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⑷城市病表现: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社会不安定⑸ 解决措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⑹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推进郊区城市化⑺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⑻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⑼⑽ (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气象卫星一样,故名。
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十分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十分便捷的交通联系。
)7.城市化问题: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一一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圈(产生热岛、雨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水圈(影响水循环、使水质下降)、岩石圈(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人文地理环境一一农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颇;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信息、交通更发达;文化素质整体上升;城乡差异缩小。
②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产生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秩序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
主要的城市环境污染见下表:③保护和改善城市化问题的措施:a分散城市职能;b建立卫星城,c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d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e进行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f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城市形态城市内部 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 用扣功能分区平原地区:较为规整,呈团块状 河谷地帯:沿河发展,呈条带状 山地丘贖区:分歆发展[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 |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形 成和变化f 畅市的丕同等级* 级城市城帀与城帀化不同等 l 工业区:靠近铁路 ' 处路 ' 河流等交通便擔的地帝同壯圆模式扇形按式 多核心模式[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取决于付租能力形成因素彳社会因素:收入s 种族蕭宗教等‘厉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f 城市等级划*隼镇〜城市〜大城市一特大城市 叼硕丽誘無厂.爾菇蒔適尺服势范團:城市本身卿桃的小域直:农村地区影响因素:地理甌:资源、交通等的服劳I |隱国南部城市等|」①高孝级城市数目少,相距远;低等级城市数目釦 距离近'|_^鱼蠱蝕」1②不同等级诚市的服劳范圉是层层嵌套的槪念:人口向诚市第孰城市范国不断扩大、乡村娈为诚市的过理 推动力:推力和拉力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意义: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佝间变化:W 形曲线 发达国家:后期成熟阶段 发展中国家:初期盼段和申期加速阶段附化对地理环境的影U 觥台尉时恫切改变环墳暨 ----------------------- 1过快的城市化会使诚市奸憤质里用靳造成环慣污染城市化T城市化,地区差异, 拓展: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工业区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布于城市外围并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城区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