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四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四章动机、需要与兴趣
一、单选题
1.小学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老师的爱,这说明是小学儿童的()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爱的需要
D、成就需要
2.儿童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属于()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爱的需要
D、成就需要
3.喜欢看电视、听故事并向成年人题为“为什么”,这是儿童的()
A、交往需要
B、认知需要
C、成就需要
D、活动需要
4.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当“三好生”,这是()
A、交往需要
B、认知需要
C、成就需要
D、活动需要
5.“需要层次说”是由()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马斯洛
D、冯特
6.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是()
A、交往需要
B、成就需要
C、认识需要
D、活动需要
7.儿童的兴趣由直接转化为间接,与他们()相联系
A、交往水平
B、认识能力
C、情感状态
D、意志水平
8.社会交往需要属于()需要
A、安全
B、归属和爱
C、尊重
D、自我实现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B、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需要是动机的直接表现形式
C、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活动直接相关
D、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需要、活动目标相连
10.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
A、个性倾向性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动力特征系统
11.表示兴趣在持续时间上的特性是()
A、兴趣的广度
B、兴趣的稳定性
C、兴趣的效能性
D、兴趣的灵活性
12.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为()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13.个性心里倾向性主要包括()
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B、能力、气质、性格
C、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
D、自我实现、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4.个性心理中最活跃的成分是()。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性格
D.能力
15.需要按其对象性质可分为()。

A.天然需要和物质需要
B.天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C.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D.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
16.动机、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财物
17.学生喜欢看电影是属于()。

A.物质需要
B.自然需要
C.精神需要
D.社会性需要
18.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是()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主动的内驱力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具有目的性
B、需要具有方向性
C、需要比较内在、隐蔽
D、需要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外因
20.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A.需求的作用
B.内驱力的作用
C.诱因的作用
D.强化的作用
21.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卡特
D.斯皮尔曼
22.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是()
A、兴趣
B、需要
C、理想
D、信念
23.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表现出的动机功能是()A.激活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