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四章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四章动机、需要与兴趣一、单选题1.小学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老师的爱,这说明是小学儿童的()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爱的需要D、成就需要2.儿童要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这属于()A、生理的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爱的需要D、成就需要3.喜欢看电视、听故事并向成年人题为“为什么”,这是儿童的()A、交往需要B、认知需要C、成就需要D、活动需要4.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当“三好生”,这是()A、交往需要B、认知需要C、成就需要D、活动需要5.“需要层次说”是由()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马斯洛D、冯特6.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是()A、交往需要B、成就需要C、认识需要D、活动需要7.儿童的兴趣由直接转化为间接,与他们()相联系A、交往水平B、认识能力C、情感状态D、意志水平8.社会交往需要属于()需要A、安全B、归属和爱C、尊重D、自我实现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B、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而需要是动机的直接表现形式C、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活动直接相关D、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人的需要、活动目标相连10.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A、个性倾向性系统B、自我意识系统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D、动力特征系统11.表示兴趣在持续时间上的特性是()A、兴趣的广度B、兴趣的稳定性C、兴趣的效能性D、兴趣的灵活性12.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为()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13.个性心里倾向性主要包括()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D、自我实现、自我体验、自我监控14.个性心理中最活跃的成分是()。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C.性格D.能力15.需要按其对象性质可分为()。

A.天然需要和物质需要B.天然需要和社会需要C.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16.动机、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感知B.实践C.需要D.财物17.学生喜欢看电影是属于()。

A.物质需要B.自然需要C.精神需要D.社会性需要18.个体的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是()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主动的内驱力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具有目的性B、需要具有方向性C、需要比较内在、隐蔽D、需要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外因20.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A.需求的作用B.内驱力的作用C.诱因的作用D.强化的作用21.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弗洛伊德C.卡特D.斯皮尔曼22.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是()A、兴趣B、需要C、理想D、信念23.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这表现出的动机功能是()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2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需要是最优先的。

A、生理B、安全C、尊重D、自我实现25、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学习,这是属于()动机。

A、交往B、成就C、求知欲D、学习26、()动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A、成就B、求知欲C、求得赞许D、学习动机27、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一种()兴趣。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交往兴趣D、间接兴趣28、小张很喜欢游泳,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从来不曾下过游泳池,这说明他对游泳的兴趣是()的兴趣。

A、狭窄B、缺乏中心C、不稳定D、无效能2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具有很大的()成分。

A、需要B、动机C、信念D、自我信念30、学习动机中,()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求知欲D、学习动机3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体验32.人对于电视机的需要属于A.物质需要B.精神需要C.自然需要D.社会文化需要3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34.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35.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36.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37.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A.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U字形曲线B.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C.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D.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38.以下哪种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自尊动机D.自身价值动机39.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为()A.权力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40、()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A、社会B、物质C、精神D、生物性41、下列哪个概念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 )。

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自我实现D、自我意识42.下列哪个理论强调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的分析?A、双因素理论B、激活理论C、归因理论D、认知理论43. 社会性动机是人类特有的,它源于()A.自然生理需要与社会文化需要B.精神需要与自然生理需要C.社会文化需要与精神需要D.社会文化需要与物质需要44、需要是指()。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45、获得性需要就是()。

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4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缺失需要D自我实现47、动机就是()。

A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B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D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8.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

A.动机B.需要C.兴趣D.冲突49. 如果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由于自己一贯努力,这就属于()归因。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D.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50. 归因理论属于()A.行为派的理论B.认知派的理论C.格式塔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51.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个性心理特征5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53.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54.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55.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56. 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57.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

A社会需要B生理需要C客观环境D物质需要58.根据不同的需要为基础,动机可划分为()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59.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

A.需要B.动机C.诱因D.驱力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60.耶克斯-道德森定律认为动机水平()时,完成任务的效果最好A.较强B.强C.中等D.弱61.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62.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归因为自己脑子太笨,这属于()。

A.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B.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稳定的归因63.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C.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B.一种行为只有一种动机C.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D.动机与行为没有一一对应关系2.下面属于成就动机的是( )。

A.学生希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能名列前茅B.某人在讨论问题时总试图以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在群体中取得领导地位C.老师由于热爱自己的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废寝忘食地工作D.作家希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受到社会好评E.希望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和欣赏3.在韦纳提出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从( )维度上把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A.持续性B.控制性C.稳定性D.可觉察性E.动力性4.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称为()A.缺失需要B.生长需要C.基本需要D.低级需要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高级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7. 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是一种()A.本能需要B.文化需要C.似本能需要D.低级的需要8、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