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兴趣和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强身健体、提高技能、社会交往、情绪宣泄、追求 成功、展示自我等都可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 要。 优良的场地、设备、器械,优美的身体锻炼环境, 学校、教师、同学的积极影响,丰富多彩的体育锻 炼活动,可以成为对学生参与身体运动有吸引作用 的环境因素。 学生有了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体育活 动需要的想法。当这种要求与运动环境及条件诱因相 适应时,将成为一种驱动力,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球类、跑步、游泳、武术、下棋、探险、 极限运动、赛车、划船、台球、气功等等。 为什么?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第一节 运动兴趣的概述
一、何谓运动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 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 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 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 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1.内部动机的定义 源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 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 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 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 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2.外部动机的定义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 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 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 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为外部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行为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具体地讲,包 括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并对体 育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发动功能 (二)选择功能 (三)强化功能 (四)维持功能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一)发动功能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 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
因为由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 满足,如运动乐趣的获得、竞争的参与、运动效能感的提 高等,无需外力的作用。 因此,内部动机的“内滋奖励”是既经济又更富有积极推 动作用的心理动力。
枣庄学院体育系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运动动机的性质与强 度做出准确的观察、评价和适当调控。
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运动动机与体育活动效果之 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运动动机对体育活动结果有 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活动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 的运动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2.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 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 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它是既重交往,又重声誉的运动动机,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 继发性动机,具有相对持久的特征。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三、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将来从 事某种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同样,运 动兴趣的形成也可以对其今后终身从事体 育专业或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起到准备作用 。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第三节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运动需要的满足 二、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三、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四、成功体验的获得 五、融洽的师生关系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
对策:体育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注意启 发学生进行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 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学习,而且可以诱导学生从 对某一项目本身的兴趣发展成与该项目有关的更 具普遍性的运动兴趣。
学生想要运动的愿望达到一定水平, 就成为心理动力推动自己行动起来。
这就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
体锻炼行为的发动功能。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选择功能
运动动机不仅能发动体育活动行为,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稳固
而特定的内容,使他们的运动行为趋 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
枣庄学院体育系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 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 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 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 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 要而产生的兴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直接兴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间接兴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运动动机概述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三、运动动机的种类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
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们是推动人
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运动动机
它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 的内部心理动因。 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 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
综上所述
体育心理学
良好的运动动机对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应当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运动动机,使其促进作 用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还应当认识到运动动机对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是复杂 的。 只有动机正确且强度适宜时,才能对运动行为起到积极的促 进作用,而过弱或过强的动机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的 影响是消极的。 不适宜的动机可通过认知、情绪、自我控制等机制对运动行 为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学生注意涣散或狭窄、情绪低沉或亢 奋、技能学习缓慢或动作失误,甚至出现伤害事故。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 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 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 精神兴趣则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 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
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1.运动兴趣的初级水平——有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2.运动兴趣的比较高级水平——乐趣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3.运动兴趣的高级水平——志趣
“志趣”是完成状态的高层次兴趣,即对 体育运动技能及其基本用途的兴趣。 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 般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 程。
体育心理学
拓展知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A. H. Maslow)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取
决于他所处的需要层次。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 级按顺序排列为七大类:当人的较低层次的需 要获得满足后,才会进一步行动去满足高一层 次的需要。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缺失需要
自 我实现 审 美 认识和理解 自 尊 从 属 与 爱 安 全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
区别: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 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 体育活动的倾向。 联系: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 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 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一个人对 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 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 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三、运动动机的种类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
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可将
运动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枣庄学院体育系ຫໍສະໝຸດ 张清体育心理学乒坛常青树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第二节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
一、强大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 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 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运动兴趣可以使人在不断进行体育锻炼和 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开阔眼界,丰富自 我,培养全面细致的观察力,发展丰富的 想象力,提高创造性运动的能力。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列昂纳多· 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三)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是指运动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
体育心理学
塞 纳
枣庄学院体育系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