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2.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

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形成的。

4.如图所示是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说明,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5.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

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6.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

火灾时室内人员在撒离过程中要尽量弯腰降低身体高度,是因为有毒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导致密度变小而集中在房间的上部。

(均选填“大”或“小”)7.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比小孩大。

8.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图中物块的质量为kg(g=10N/kg)9.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板块)之间摩擦力,部分山体在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

10.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cm3.(ρ水=1×103kg/m3,ρ冰=0.9×103kg/m3)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cm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3m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60s12.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14.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15.下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一组图片是()A.B.C.D.16.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使用有很多注意事项,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离分度盘中央应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B.在月球上,天平依然可以测物体的质量C.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只要保证水能淹没小石块即可D.使用量筒或量杯前必须要确定它的“0”刻度线17.如图所小,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位置C的效果会更好,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大小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18.同学们正在考物理,在答题时下列可以减小摩擦的做法是()A.用力握紧笔杆B.提笔之处做得比较粗糙C.用力擦去铅笔痕迹D.用笔尖有小滚珠的笔书写1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早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B.乙静止不动,甲向后退C.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乙向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20.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8:1B.4:3C.4:1D.2:1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1.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

22.请在图中的小刚身上画出他在粗糙表面上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

(不计空气阻力)四、实验与探究(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共22分)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的实像。

(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第(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第(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24.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g。

(2)如图乙将壶益浸没到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cm3,则壶盖的密度是kg/m3(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图接着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①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②她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戊图中A所示。

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选填戊图中“B”、“C或“D”)。

25.如图所示是用相同木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在实验中需(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拉动木块,使拉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由两图所示的实验可知: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比较两图所示实验。

(4)某同学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他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重复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原因。

(5)若用未校零,已有一定读数的弹簧测力计进行上述实验,则测出的滑动摩擦力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滑动摩擦力大小。

五、综合应用(26题10分,27题12分,共22分)26.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

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27.狮子是兽中之王,其形象威雄壮,荡气凌然。

古有雕刻石狮子摆放在宫廷建筑、园林名胜、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前,用以镇宅护卫。

流传至今,有些企业、政府、银行以及豪富家宅的门口,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

现知某单位门口摆放的一座石狮子质量为1.5t,为了知道它的体积,取一小块质量为10g,体积为4cm3的同种石料,g取10N/kg。

求(1)石狮子受到的重力(2)石料的密度(3)石狮子的体积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

(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人们根据铃声与其它物体发出的音色不同来辨别。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明确声音的产生靠振动、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2.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3.60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0.9m/s。

【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先要明确分度值,在读出准确数字之后,还要读出估计数字,当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尺的刻度时,也要读出估计数字0;(2)根据频闪的次数和频闪的时间间隔,结合图示计算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由v=计算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则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时距离为:6.20cm﹣2.60cm=3.60cm;(3)由图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所用时间为t=0.02s×3=0.06s,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2.60cm=5.40cm=0.054m,则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

故答案为:3.60;0.9m/s。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能从图中读出频闪的次数和通过的距离。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

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