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压检测新方法
病理生理改变
呼吸系统改变 血流动力学改变 肾脏功能不全 肠道功能不全 颅内压增高
5
IAH / ACS
处理
1.腹腔灌注压 2.镇静与止痛 3.神经肌肉阻滞剂 4.体位 5.胃肠减压和促胃动药
处理
6.液体复苏 7利尿剂/血液滤过治疗 8.经皮插管腹腔减压
9.腹腔减压术
10.最后完全关腹
谢谢!
腹腔间隔室综合症
每4~6小时测量一次腹内压 连续三次IAP>20mmHg 或APP<60mmHg, 且并发与IAH 有关的单一或多器官系统衰竭。
腹腔灌注压(APP)=平均动脉压(MAP)-腹内压(IAP)
5
IAH / ACS
腹内压分级
正常:5~7 mmHg I级:12~15 mmHg Ⅱ级:16~20 mmHg Ⅲ级:21~25 mmHg Ⅳ级: >25 mmHg
腋呼末Hg 注速小50 温度暂“7”“AH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
5
诊断标准
腹腔高压
每4~6小时测量一次腹内压 连续三次腹内压≥12mmHg 每1—6个小时测量一次APP APP连续两次<60 mmHg
卧位 患者应取 仰卧位且 腹肌松弛
仰卧位
事例操作
液体量 排空膀胱内 尿液后,注 入25 mL盐水
25 mL NS
事例操作
“0”点平面 以腋中线 为“0”点,在 呼气末测定
腋中线
事例操作
压力数值
15(cmH2O)
1mmHg=1.36cmH20
单位 记录数据, 以mmHg 为单位
11 mmHg
事例操作
通过导尿管 注入25mLNS 测量膀胱压 最佳温度为 37℃~40℃。
统计
要点总结(速记口诀)
1.液体注入 速度应 <50ml/min
1.取仰卧位 其腹肌松 弛 2.注入25 ml NS
1.以腋中线 为“0”点, 2.在呼气末 测定 3.以mmHg 为单位
1 .液体最佳 温度暂时定 37~40℃
仰腹松25
预防ACS ,使死 亡 率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会引发一系列症 降 状,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低
膀 胱 压
≈
膀胱压监测
☞ 主要内容 :
1 膀胱压 2 3 监测 事例操作 疑惑探讨 “新”方 法
膀胱压监测“新”方法
液体注 入量 零点 平面
卧位 患者应 取仰卧 位且腹 肌松弛
排空膀胱 以腋中 内尿液后 线为“0” 以mmHg ,注入25 点,在呼 单位 mL NS 气末测定
压力 单位
膀胱压监测“新”方法
新方法
仰卧位且腹肌松弛 最多25ML NS
卧位 液体注入量 零点位置 压力单位
老方法
仰卧位
50-100ML NS
腋中线水平
mmHg
耻骨联合水平
cmH2O
膀胱压监测“新”方法
1 mmHg = 1.36 cmH20
﹖
﹖
事例操作
举例: 对一位腹膜炎 病人测膀胱压
事例操作
膀胱压监测 新发法
重症医学科
胡春艳
复习
膀胱压 Bladder pressure
为什么要监测膀胱压?
膀胱压
复习
死 亡 率
升高
腹腔 间隔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室综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 合征 腹 内 压
膀胱压与腹内压存在良好的直线相关性, 能准确估计腹内压.
患者应取 仰卧位且 腹肌松弛
排空膀胱 内尿液后 注入25mL 盐水
以腋中线 为“0”点, 在呼气末 测定
记录数据 ,以mmHg 为单位
腹膜炎病人膀胱压
11 mmHg
疑惑探讨
液体注 入速度
注入液 体温度
﹖
﹖
疑惑探讨
液体注入速度 >100ml/min? 注入液体温度
必须37~40℃?
<50ml/min?
20~24℃室温?
老方法
对40例病人用不同温度NS先后监测 膀胱压及观察患者有无发生膀胱痉挛现象。
P>0.05 没有差异
N
(20 ~24℃) (37~40℃) 40 40 N
膀胱压(mmHg)
12.5±4.52 11.6±4.67 膀胱痉挛次数
(20 ~24℃)
40
40
4
0
P<0.05 存在差异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