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制剂的使用及护理

生物制剂的使用及护理


沫。为保证托珠单抗的生物活性,药物现配现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立即使用,
放至在 2~8℃ 冰箱中储存,时间不超过 24 h。 2、注射:0.9% 生理盐水 100 mL 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输注过程的通畅, 避免药液浪费;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后,再更换已配制好的托珠单抗溶液。静脉输 注速度为 20~30 gtt/min,输注时间 1 h 以上;输注完毕,用 0.9% 生理盐水
风湿性疾病中生物制 剂的应用及护理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温玲
1 2
什么是生物制剂? 用于风湿性疾病的生物制剂有哪些?
3
4
使用生物制剂如何护理?

科室常用生物制剂有哪些?
什么是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指用微生物 ( 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 ) 及其 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
托珠单抗的成人推荐剂量是 8mg/kg ,每 4 周静脉滴注 1 次。出现肝酶异
常、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时,可将托珠单抗的剂量 减至4mg/kg。 对于体重大于100kg的患者,每次推荐的滴注剂量不得超过800mg
三、适应症
中到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成年患者
四、配置和注射
1、配置:从 100 mL 生理盐水中抽出与患者所需输注的托珠单抗溶液体积相等 的生理盐水后,再将患者所需输注的托珠单抗溶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避免产生泡
头痛和骨骼肌肉疼痛。
一般无需停药
反省: 我们能做到对每一位住院患者进行一对一规
范化健康教育吗?
我们有专门的生物制剂护理人员吗?fan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
一、规格 1、12.5mg/支,活性为1.25×106AU/支; 2、25mg/支,活性为2.50×106AU/支
二、用量用法 1、用法:皮下注射 2、用量: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25mg,前半年每周2次,待病情稳定,改为每周1 次,持续3 ~ 6个月;将用量减为 10d 给药 1 次,再持续 3~ 6个月;最后减为每半 月1次,根据病情,持续2年左右,完成全程治疗。
6、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加强自我防护,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访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用 药后定期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密切观察体温 变化,出现发热及感染征 象及时就诊。主管护士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如肌力训练、关节功 能
锻炼、用药指导、复诊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指 导及心理辅导。
7、随访管理: 根据患者生物制剂使用情况分 类建立档案,记录患者联系方式,建立联络卡, 出院 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方便提前预约注射时间,也 可在有问题时及时沟 通和解决,提高治疗依从性。
稀释过程中,不能剧烈摇晃瓶体。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粉充分溶解
• 若配药过程中出现泡沫,静置5min。 • 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泛乳白色光。 • 从250ml0.9%Nacl中抽出与本品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等量的液体。 • 加入已用注射用水稀释的药液,并轻轻混匀。 • 控制总液量,保证浓度,达到滴速和计量的准确。
进行冲管。
五、不良反应
托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感染、皮疹、荨麻疹、高血压、过敏反应等,在输液期间和完成输液
24 h 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或超敏反应,血压升高。
因此,托珠单抗注射过程要专人护理、全程监控。 输注前测量体温、血压,输注过程中每 30 min 监测血压和体温,如体温> 37.5 ℃ 或血压≥ 140/90 mmHg 要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畏寒、头痛、皮肤瘙痒、皮疹、风疹、呼吸 困难等过敏或超敏反应,以保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能及时、有效地处理。 轻度的过敏反应,患者表现为畏寒、头痛、荨麻疹、皮疹,予减慢输注速度,一般情况症状会逐渐 缓解。一旦出现严重输液反应(如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立即停止输液,保持气道通畅、 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常规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大部分无需处理。
英夫利昔单抗(类克)
一、规格 100mg/支、粉剂 二、用量用法 3-5mg/kg 在接受过第一剂注射后,第二及第三剂注
射将分别于之后第二及第六周进行。然后,每六-八
周接受一次注射。医生会监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 并会视乎情况增加剂量或者缩短给药间隔 (可每四周
接受一次注射)。
三、适应症
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
他有关疾病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物质。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的生物制剂大多数为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指针对某种疾病机制,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重组 DNA 技术)大规模生产的靶向预防和治疗该 疾病的蛋白质。
优势:针对疾病机制,靶向性强
问题:
生物制剂何时开始在风湿性疾病中开始使用? A、1980年
记录患者肿瘤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用药过程严格遵守各种 生物制剂的标准操作规程,粉剂药物溶解时注射 用水等溶媒应沿药瓶内壁缓慢注入,避免剧烈震 荡。需溶解后皮下注射
的药物依那西普和益赛普、强克配制时单支剂量药物溶解所需的注射用
水量不超过 1 mL,配置好后立即皮下注射。阿达 木单抗注射前将针筒内 预留空气轻弹至针筒活塞 处,以保证药物足量进入患者皮下。静脉滴注 药 物英夫利昔单抗使用专用输液装置,按照标准输 注流程调节速度,减 少输液反应发生。
人TNF受体 P75Fc融合蛋白
(强克)
类风湿关节炎 (RA) 强直性脊柱炎 (AS) 克罗恩病(CD) 银屑病(Ps)
√ √
√ √ √

生物制剂使用对风湿科护理的挑战
风湿免疫科疾病慢性病存在着病程长,需要长
期接受治疗的特点。 护理作为风湿免疫科疾病管理的重要团队,在 协助医生完成治疗计划、患者教育、心理护理 和康复治疗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制剂作为一种全新的药物,随着其在风湿 科中应用的不断增加,对护理团队也提出了更
五、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包括轻至中度红斑、搔痒、疼痛肿 胀等,注射部位反应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在随后的治疗 中发生频率降低。注射部位反应平均持续3-5天。 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皮疹、失眠、咳嗽、腹痛、上呼吸道感 染、血压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多、鼻炎、发热、关节酸痛、肌 肉酸痛、困倦、面部肿胀、转氨酶升高等。
三、适应症
用于治疗: 1.中度及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2. 18岁及18岁以上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3.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四、配置及注射
配置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将 1 mL注射用水沿瓶壁缓慢注入,静置片
注射
刻或通过水平缓慢划圈, 使其药液
全部溶解成透明状,避免震荡产生泡 沫,配置好的注射液立即使用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一、规格 40mg/0.8ml、水剂
二、用量用法
40mg阿达木单抗,每两周皮下注射单剂量给药 三、适应症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五、不良反应
配置:无需配药 注射:常规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进行左右皮下注射
最常的不良反应是 感染 ( 比如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窦
炎)、
注射部位反应 ( 红斑、瘙痒、出血、疼痛 或肿胀)、
六、不良反应
• 3%非特异性症状,例如发热或寒战 停止输注 • 1%心肺反应: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 停止或者减慢滴速,稳定后重新加速 • <1%红斑:瘙痒、荨麻疹 减慢输液速度,稳定后重新加速 • <1%严重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抽搐 停止输液、准备急救
托珠单抗(雅美罗)
一、规格 80mg/4ml、200mg/10ml、400mg/20ml 澄清至半透明的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二、用量用法
高的要求!
使用生物制剂的如何护理?
做好用药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讲解 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早期使用生物制剂能阻止关节破 坏和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因生物制剂价格昂贵,
患者情绪紧张焦 虑,担心疗效及不良反应,护理人
员应采取心理疏 导方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在注射前评估患者 一般情况、肢体及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 续时间、伴随症状及体征、功能障碍程度。询问患者有无结核病史,近一 周内是否出现咳嗽、发热、 尿频尿急等感染征象,是否接种活疫苗,近1 月内 是否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是否筛查肝炎抗原抗体,检查结核菌 素(PPD)结果、胸部x线片等,评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潜在的感染风险,
4、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药物在输注 过程中需全程监控,如发生不良反应,立即通知医 生,遵医嘱进行处置,保留剩余药液备检。皮下注 射药物应密切观察注射 部位有无出现红斑、硬结、 疼痛和局部皮疹。
5、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注射当天避免洗浴, 保持皮下注射部位的清洁,如出现皮肤局部 红斑、 硬结、疼痛或皮疹,不可搔抓皮肤以免破溃导致感 染,用手在局 部周围进行按摩或进行冷敷,症状明显者,可及时就诊。
用于治疗:
1、强直性脊柱炎
2、类风湿关节炎
3、克罗恩病(消化内科的一种慢性疾病,无法根治)
四、药液的配置
• 使用7~9号针头(太大有切割瓶塞产生异物的可能,或用侧孔针头,防止瓶盖损坏,减少药物渗漏) • 确认有负压后再行注入(否则证明瓶口松动或破损裂缝,该药不能再使用) • 加入10ml注射用水/瓶,倾斜30˚沿瓶壁注入(帮助减少泡沫)进行稀释
B、1990年
C、1999年 D、2002年
用于风湿免疫病的生物制剂有哪种?
由风湿病和生物科技技术专家组共同在1999年对TNF抑制剂在RA应用发布共识。 目前在风湿病领域应用的生物制剂主要有: ①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 α )、IL - 1、 IL-6 等;
五、注射
表一 1、排气,使用0.9%氯化钠100mL排气,输液器使 用统一的带有恒速调节器的输液器,输液器中不能 有空气; 2 、常规静脉输液,确保在血管内无外渗 后,换上 配好的药液; 3、按规定时间调节药液滴速(表1); 4、每30min记录生命体征1次,可以 使用心电监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