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姓名 潘晓云 张文驹 聂明 南蓬 杨亚军
性别 男 男 男 女 男
教学团队成员
职称 副教授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生命
生命科学学院
高级实验师
生命科学学院
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责 课程设计\组织 主讲之一 主讲之一 主讲之一 主讲之一
1
教学内容安排 (按 32 学时共计 16 周,具体到每节课内容):
时间
2 月 27 日 3月5日 3 月 12 日 3 月 19 日 3 月 26 日
4月
4月
5月 4-6 月
教师
潘晓云 陆晓
张文驹 聂明
杨亚军 南蓬
南蓬
张文驹
聂明
杨亚军
教学内容
理论课 实验课安排、要求与评价说明 实验课安全教育等 参见下面内容 参见下面内容 参见下面内容 参见下面内容
实验操作 2、生态系统环境因子测定: 水 (4) 4、植物光合速率的测定 (8) 5、生态系统生产力测定 (8) 1、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DNA 提取 (4)、PCR 扩增 (4); 凝胶电泳 (4)、数据分析 (4) 3、生态系统环境因子测定: 土壤 (4) 6、土壤呼吸的测定 (12) 7、生态系统分解速率测定 (20)
上课方式和地点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 腾讯会议
选 1 个周日,赴临港红 树林基地完成 2、4;在 邯郸实验室完成 5。 选 2 个周日在江湾校区 完成。
邯郸校区实验地
结合红树林野外采样, 在随后 5-8 周完成。
课内外讨论或练习、实践、体验等环节设计: 主要是生态学实验基本技能(如实验材料的准备、各种采样方法、实验观察及纪录、实验结 果的展示和讨论等)的培养,都包括在具体实验的实施中。
考核和评价方式(提供学生课程最终成绩的分数组成,体现形成性的评价过程): 1、平时成绩(10%,迟到、早退;实验室规范;小组合作); 2、实践表现与报告(90%,可参见“生态学实验报告评分细则”);
教学目的
1、本课程与基础生态学理论教学相呼应,涵盖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2、通过本课 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种群和群落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种 群、群落调查取样方法、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研究方法;熟悉和掌握生态学研究中 常规仪器设备的使用。3、为进一步研习高级生态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见“教学内容安排”。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代码 BIOL130126
日期: 2020 年 2 月 27 日
课程名称 生态学实验(下)
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in Ecology I
学分数 2
周学时 4
授课语言 中文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1、自编实验讲义 2、Manuel C. Molles: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第 7 版)(影印版)(英文版), 2016, 高等教育 出版社出版
表格栏目大小可根据内容加以调整。
2
基本内容 简介
基本要求: 预修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授课方式: PPT 与实际演示
主讲教师简介: 生态学博士,主要研究对象为入侵生态学,其研究兴趣包括:1、植物-昆虫互作关系的纬度格局及其 影响因素;2、外来入侵植物防御对策和竞争力的进化;植物-微生物-昆虫三级关系在外来植物 成功入侵中的机制等。已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