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xxx
LOGO
常用的吗啡剂型
二、硫酸(盐酸)吗啡控(缓)释片 硫酸(盐酸)吗啡控(
镇痛效果与即释片无明显差异; ◆ 镇痛效果与即释片无明显差异; 由于剂型的改良,可间隔12小时服药 小时服药, ◆ 由于剂型的改良,可间隔 小时服药,有利于患者的日常生 活和睡眠;(不可碾碎服;可直肠给药) 活和睡眠;(不可碾碎服;可直肠给药) ;(不可碾碎服 药费的支付较吗啡即释片高; ◆ 药费的支付较吗啡即释片高; ◆常用规格:10mg*T,30mg*T; 常用规格: , ; 不适用于急性爆发痛的治疗。推荐用吗啡即释片控制爆发痛, ◆ 不适用于急性爆发痛的治疗。推荐用吗啡即释片控制爆发痛, 每次用量为控( 释片24小时小时总用量的 小时小时总用量的10 ~20%。 每次用量为控(缓)释片 小时小时总用量的 。
www.theΒιβλιοθήκη
LOGO
吗啡的初始剂量滴定
即释吗啡滴定方案: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即释片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即释片5-10mg q4h 解救量= 吗啡即释片2.5-5mg q2-4h 解救量= 吗啡即释片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前日总解救量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 次口服, (总固定量分6次口服,即q4h) 总固定量分 次口服 )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10% 调整吗啡剂量至疼痛≤2, 调整吗啡剂量至疼痛 ,改用等效量控释吗啡
LOGO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药物治疗 平衡镇痛与多模式互补镇痛 神经阻滞疗法 患者自控镇痛 其他
LOGO
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 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 姑息性放疗 神经阻滞疗法 心理治疗 等 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任何一时间点予以使用。 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任何一时间点予以使用。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宜结合使用。 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宜结合使用。 姑息性化疗 外科手术治疗
盐酸吗啡针 枸橼酸芬太尼针 盐酸丁丙诺啡针
LOGO
吗啡 —— 强阿片药物的金标准药物
止痛效果好, 止痛效果好,作用时间较长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可以得到 药理学基础了解较深刻(副作用、纳洛酮解救等) 药理学基础了解较深刻(副作用、纳洛酮解救等) 作用时间和半衰期相等 可随时增加剂量 多种给药途径(口服、舌下、静注、肌注、皮下注射、经直肠、 多种给药途径(口服、舌下、静注、肌注、皮下注射、经直肠、 硬膜外或鞘内) 硬膜外或鞘内) 无天花板效应 WHO认为吗啡消耗量反映该国癌症疼痛控制水平 认为吗啡消耗量反映该国癌症疼痛控制水平
吗啡剂量滴定应贯穿整个疼痛治疗过程。
LOGO
我国目前常用的吗啡剂型
一、盐酸吗啡片
口服后很快吸收,迅速起效,一般口服后1/2小时内即可起 ◆ 口服后很快吸收,迅速起效,一般口服后 小时内即可起 效; 半衰期约2.5小时,作用时间为 ~5小时; 小时, 小时; ◆ 半衰期约 小时 作用时间为4 小时 药物费用低; ◆ 药物费用低; ◆ 适用于初始剂量的快速滴定、爆发痛的处理和经费较为拮据 适用于初始剂量的快速滴定、 的患者; 的患者; 常规服用: 小时一次( ◆ 常规服用:每4小时一次(部分患者可 小时一次 部分患者可q6h); ); 常用规格: ◆ 常用规格: 5mg,10mg,30mg; , , ; 用于爆发痛时,应为24小时等效剂量的 小时等效剂量的10~ ◆ 用于爆发痛时,应为 小时等效剂量的 ~20%。 。
吗啡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问题
使用用过弱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即释片从 使用用过弱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即释片从10mg q4h-q6h 或控释 缓释片 或控释/缓释片 缓释片30mg q12h开始 开始 即释吗啡片改为控释/缓释片时, 小时总量相同 即释吗啡片改为控释 缓释片时,24小时总量相同 缓释片时 吗啡注射剂改为口服时,每日总量应增加 吗啡注射剂改为口服时,每日总量应增加50% — 100% 不同剂型(不同厂家)口服吗啡转换, 小时总量相同 不同剂型(不同厂家)口服吗啡转换,24小时总量相同 需即释吗啡控制爆发痛 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患者, 因其他辅助性治疗使疼痛明显减轻的患者,可逐渐下调阿片类药物 剂量,一般每天减少25%~50%,调整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并 剂量,一般每天减少 ~ ,调整原则是保证镇痛效果, 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 避免由于减量而导致的戒断反应。
LOGO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 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 法。
用药前必须熟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疼 痛的原因、特点、性质、部位,合理选择药物, 以达到镇痛疗效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 的目的。
二线药物或 者是疼痛没 有得到控制 一线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NSAIDs ± 辅助用药
LOGO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 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口服、经皮、 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需要,可选择口服、经皮、 直肠、肌肉注射、静脉、椎管内、粘膜及局部等给药途径。 直肠、肌肉注射、静脉、椎管内、粘膜及局部等给药途径。 用于疼痛治疗的药物种类十分繁多。在临床疼痛治疗中, 用于疼痛治疗的药物种类十分繁多。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常用的有麻 醉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抑郁 醉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抑郁、抗焦虑与镇静 )、抗抑郁、 催眠药,糖皮质激素等。用药前必须熟悉药物的作用、 催眠药,糖皮质激素等。用药前必须熟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疼 痛的原因、特点、性质、部位,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镇痛疗效高、 痛的原因、特点、性质、部位,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镇痛疗效高、 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的目的。 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的目的。
LOGO
曲马多
◆ 弱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对µ受体亲和力为吗啡 弱的阿片受体激动剂, 受体亲和力为吗啡1/6000 受体亲和力为吗啡 抑制中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再吸收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再吸收, ◆ 抑制中枢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再吸收,增强中枢 对疼痛下行性传导抑制。 对疼痛下行性传导抑制。 两种机制相加,单胺源性作用拮抗µ受体呼吸抑制 受体呼吸抑制, ◆ 两种机制相加,单胺源性作用拮抗 受体呼吸抑制, 衰病人仍应警惕呼吸抑制。 衰病人仍应警惕呼吸抑制。 但在肾
神经毁损疗法 神经刺激疗法
LOGO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遵循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 遵循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 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
LOGO
WHO 三阶梯的更新 难治性疼痛
脊柱/ 脊柱/硬膜外阿片类 药物 ± 可乐定 ± 局部麻醉剂 选择性的神经阻滞 神经损毁术 氯胺酮 Total Sedation
LOGO
吗啡的初始剂量滴定
控释吗啡滴定方案: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控释片 第一天:固定量=吗啡控释片10-30mg q12h 解救量=吗啡即释片 解救量=吗啡即释片2.5-5mg q2-4h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前日总解救量 第二天: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 次口服, (总固定量分2次口服,即q12h) 总固定量分 次口服 )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 解救量=当日总固定量的10% 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2 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
如:处方吗啡控制片30mg q12h,24小时总量为60mg, 控制良好,出现爆发痛时可给予解救量吗啡6~12mg
LOGO
常用于治疗慢性癌痛的其它几种强阿片药物
一、芬太尼透皮贴剂
◆ 经皮肤吸收给药的强阿片制剂,可在72小时内以稳定的速度释放 经皮肤吸收给药的强阿片制剂,可在 小时内以稳定的速度释放 芬太尼; 芬太尼; 小分子量,高脂溶性和水溶性,在皮肤内无代谢; ◆ 小分子量,高脂溶性和水溶性,在皮肤内无代谢; 经皮吸收不受消化道影响,避免了首过效应; ◆ 经皮吸收不受消化道影响,避免了首过效应; ◆ 价格昂贵; 价格昂贵; 常用规格: ◆ 常用规格:25 µg/h/72h(4.2mg)*帖 ( ) 帖 50 µg/h/72h(8.4mg)*帖; ( ) 帖
◆ 低耐受性、低依赖性、极少心血管抑制,无括约肌作用,不引 低耐受性、低依赖性、极少心血管抑制,无括约肌作用, 起便秘和尿潴留。不造成胆、胰痉挛。 起便秘和尿潴留。不造成胆、胰痉挛。 口服曲马多开始剂量25mg,2/d,逐步增量,但不超 ◆ 口服曲马多开始剂量 , ,逐步增量, 400mg/d,可明显减低恶心、呕吐、头痛、困倦等副作用 ,可明显减低恶心、呕吐、头痛、
LOGO
一、药物治疗
1.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 3.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 4.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4.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5.激素 激素 6.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
LOGO
WHO推荐的常用止痛药 非阿片类止痛药物:代表药物为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 ① 非阿片类止痛药物:代表药物为 , 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均有封顶效应(见表二) 均有封顶效应(见表二)。 止痛封顶效应<消炎效应<解热封顶。 止痛封顶效应<消炎效应<解热封顶。 高蛋白结合率> %以上。 高蛋白结合率>90%以上。 不应在同一时间给两种NSAIDs药,但一种无效,另一 药 但一种无效, 不应在同一时间给两种 种可能有效。 种可能有效。 注意其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凝血副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注意其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凝血副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肾毒性,过敏反应。 肾毒性,过敏反应。 在骨转移癌痛中疗效突出:阿片+ 在骨转移癌痛中疗效突出:阿片+ NSAIDs + 双膦酸盐 + 降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