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 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 标点符号总复习教案

高考标点符号复习一、标点符号的作用:1、表示停顿:例: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剧本中的台词)2、表示语气:在书面语言里,句子的四中语气要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

例如:①理想是希望的升华。

(陈述语气)②你的理想是什么?(疑问语气)③黄山的风景多美啊!(感叹语气)上面用三种标点符号表示三种语气。

祈使语气根据语气的强弱,分别用叹号或句号表示。

二、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点号及其形式标号及其形式三、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点号的用法:句号、问号、叹号三种点号都是表示句末的停顿和全句的语气的,叫做句末点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点号都是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称为句中点号。

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陈述句的句调一般是平调。

例如:①春天的白花送来花香。

②我们已经看到,黄河东留万里,最终还是流入蔚蓝色大海。

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较弱,不读急降调,而接近平调,也可以用句号。

例如:④这几天我比较忙,以后再找时间谈吧。

特殊情况①在“虽然…但是…”和“尽管…但是…”这两种句式中,“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②除上面所说的两种句式外,“但是”之前可用句号也可不用。

例如:⑤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宪法•序言》)⑥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⑪疑问句的句调一般是上扬的。

例如:①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⑫反问句末了一般也用问号。

例如: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⑬选择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状的问句,中间停顿用逗号,全句末尾用问号。

例如:③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④怎么了,你?⑭并列问句中间可用问号。

例如:⑤谁使我们的敌人?谁使我们的朋友?⑮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表示的比较委婉的祈使语气,也可用问号。

例如:⑥你听听群众的意见好不好?⑦你快点行不行?⑰有些句子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⑧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⑨他完全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⑱有时,作者在句中某一次语后用一个问号,然后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作者对这一词语有异议,提醒读者注意,实际上这种用法起着标号的作用。

例如:⑩司马相如(?——前118)自长卿,(汉)蜀郡成都人。

⑲一些人在疑问句末尾连用三个问号,时可以的,主要是为了表示极端强烈的疑问语气,但不能滥用,应在语词上下功夫。

3、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⑪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要用感叹号。

例如: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②起立!③世界上哪又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⑫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在句末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必须放在句末。

例如:④多美呀,黄山的风景!⑤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⑥再见吧,亲爱的妈妈!⑬叹号还可以用在句子当中表示某种感情。

例如:⑦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鲁迅《这个与那个》)(注:叹号表示对有些人皆改革之名而个人要大捞好处的行为非常不慢的感情)⑭叹号有时也是感叹的代号。

例如:⑧!!!——张海迪的事迹令人惊叹。

???——张海迪的事迹教人沉思。

(同问号一样他起着标号的作用)⑨“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这样用是为了写嗥叫声音极大)问号和叹号是否可以并用?两种标点原则上不宜并用,但客观存在此情况。

如果用要“?!”,而不是“!?”,占一个字格。

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可以用: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

例如:⑩你难道不需要一点真正的感情,真正的爱吗?!11“再买辆车?”老头子有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12“我表哥说,如果肯到那个工厂去工作,每月给我一千块钱的工资。

”“一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

例如:○千块?!”我惊呆了。

一般情况下,反问句末尾,多数人用问号或叹号,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末尾还用问号。

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指的是句中一般性的停顿。

在这四种句中点号中,其他三种都是表示句子内部某种特定结构中间的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冒号:表示提示性词语之后的停顿。

如果句内停顿不适合使用顿号、分号、冒号,那么就可以用逗号。

和其他三个表示的是特定结构之间的停顿相对而言,我们把逗号表示的停顿叫做“一般性”停顿。

具体用法不再一一举例。

5、顿号⑪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①必须抓紧粮食、棉花、油料,化肥,煤炭的生产。

(例①中并列的词之间有顿号,也有逗号。

这里逗号用在不同类的事物之间,起一种分组作用,使语意更显豁。

)⑫并列词语之间也可用连词“和、根、与、及、而”等连接,其作用与逗号、顿号相同,需注意的是用了“和、或”等连词的地方,就不能再用点号。

例如:②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无点号)和煎饼。

⑬有些并列词语是习惯的配合,不致发生误会,不必用顿号。

例如:③“父、母”“男、女”“黑、白”“省、市领导”“城、乡交流”。

以上顿号的使用都是不必要的。

约数应当看作一个整体,中间也不停顿,但是表确属是要停顿。

例如:④教室里大约五六十人。

⑤三、四年级我用功了,五、六年级就没有用功。

⑭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

例如:⑥“一、┅┅二、┅┅”“甲、┅┅乙、┅┅”如果次序大了括号,就不要再用顿号。

⑮顿号与逗号比,顿号的停顿较短,所以有些句子的并列词语之间为表示郑重,停顿时间稍长就用逗号。

例如:⑦“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

”⑯在“职务+职务+┅+人名+职务+职务+┅人名”这种格式中,其实为“(职务+职务+┅+人名)+(职务+职务+┅+人名)”应为“职务、职务┅+人名,职务、职务┅+人名”。

⑰书名间的停顿:使用标点符号以节省为原则,可用可不用的时候不要用。

所谓“可用可不用”,是说不用而不会造成误解。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名著。

”这个句子中,几个书名已加了书名号,看起来很醒目,几个书名号连用在一起,就把不同的书名分隔开来,不会造成混淆。

所以,书名号间的停顿可以不用。

愿意使用也不算错,但以不用为好。

但是节省有一个前提,不能破坏表一的明确。

如果书名号后面还有别的东西,比如作者名,书名间的顿号就不能省。

如:《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名著。

如果不用就引起歧义。

6、分号表示并列的长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

凡是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⑪几个分句并列,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就用分号。

例如:①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

②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⑫并列的几个分句组,不论内部的结构是否一致,其间都应该用分号。

例如:③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新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天,谢秋月:这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其情”。

(分号前后的分句组织结构相同)④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各分句的组织结构不同,其主要作用是分清层次。

)⑬分项列举时,各项之间有时用分号,有时用句号。

用句号是为了侧重强调各分项的相对独立性,那么每项也可以是为一个独立的句子,这是各项之间用句号。

有时各项较长,其中有的分项中已经使用了句号,那么各分项之间就不能在用分号,而用句号。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或总括语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⑪用在书信、发言稿的开头称呼语后面,含有请注意下面的话的意思。

由“某某说”后面用一个冒号,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⑫用在总括语之后,让读者注意下文将要分项来说。

例如:①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花钱多。

②北伐开始,叶挺就投身于革命,行前对八娘(叶挺的夫人)说:“我要去过‘流浪’生活了,十年八年不会回来,留给你500光洋,三条路:要么改嫁;要么离家,令盖新宅;要么吃斋。

”⑬用在总括语之前。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之后,用个冒号,表明下面是总括语。

如果分句部分不长,中间用了逗号、顿号,而没有用到分号,那么总括性的话前面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

例如:④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密切相连的。

⑤一切危害人们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们群众和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任务。

⑭用在动词和较长、较复杂的主谓短语充当的宾语之间,表提示宾语。

例如: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

⑦在蟑螂的世界里,有一种奇特的现象:“结婚”就意味着雄蟑螂走向自己的坟墓。

⑮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例如:三七:中药名,即田三七。

⑱原来鲁镇是僻静的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

⑯用于隔开作者和书名(或篇名)、时间表上的时和分以及文章的标题。

例如:“鲁迅:《一件小事》”、“8:30”、《友谊:跨国界的共同追求》使用冒号要注意两点:第一,没有较大的停顿不要用冒号。

第二,冒号一般管到句终。

下面句子中的冒号用错了。

例如:⑨周工程师召集各车间主任开会,讨论:如何完成本月生产任务的问题。

⑩当学术委员会宣布:张艺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标号用法1、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完全是书面语上的符号,阅读时可以看到,念的时候却听不出来。

⑪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一般用“某某说”,使用的点号有下面几种:“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常用冒号,有的人用了逗号,以用冒号为宜。

“某某说”在引语前后,它后面要用句号。

“某某说”插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某某说”后面要用逗号。

“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用,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那么“某某说”后面一般用逗号。

⑫引文末尾的标点在括号内外的问题:如果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即完整地照录人家的话),末尾标号在引号内;如果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必须放到引号外去,但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如:①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②来水看见艾艾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啦?”⑬连续引用同一篇文章好几个段落,要在每一段的开头加上前引号,而在引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尾才使用后引号,以表示全部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