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20xx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Interpretation of the 2019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llabus and correct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to review teachingplan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20xx届高考语文考纲解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专题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纲解读】XX年高考“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本考点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4)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发现、改正或补出。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本质上说,是考查对句子结构、意思、语气等的正确理解及表达中相关问题的标示。

考查的重点是对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辨析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就是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发现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毛病,明确规范正确的用法。

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的标点有16种,包括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历年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试题,除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间隔号外,其余12种都曾涉及。

从XX年高考看,除重庆、江西、福建、湖北等很少的几个省市针对标点符号设题外,全国卷及多数省市卷并未直接考查标点符号。

从备考来讲,XX年的考生还是应对其基本用法认真梳理分析。

【高考体验】1.(XX年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

“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解析:a项“迷”字作为强调部分,应该使用双引号;b项“很怀疑”后面跟的宾语成分并非疑问语气,所以不能用问号;d项《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三项因为是并列关系,所以应该用顿号隔开。

答案:c2.(XX年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解析:a项两个分号改为逗号;b项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c项问号改逗号,第一个句号改问号。

答案:d3.(XX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解析:b项,去掉冒号或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

答案:b4.(XX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荧① (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② ,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

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

因此③ ,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④ ?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⑤ ,还需冷静思考的⑥ 。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答:第处(只填序号),改为。

解析:①为看拼音写汉字,联系前后的字进行推敲,错误率会大大降低。

②为转折关系,填写“然而”或“但是”最合适。

④其实是陈述句,使用问号是错误的。

答案:(1)屏(2)然而(但是)(3)第④处,改为,(逗号)【考点精析】一、问号的考查考查方向:1.选择疑问句。

2.有疑问词的非问句。

3.倒装疑问句。

高考回眸:1.“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明确:倒装句中,句子倒装,标点符号不倒装。

问号改为逗号,第一个感叹号改为问号。

2.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明确: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

第二、三个问号改为逗号。

3.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明确: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二、顿号、逗号、分号的考查考查方向:1.三者之间大小层次关系。

2.顿号、逗号的特殊使用规则。

高考回眸:1.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明确: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大并套小并)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2.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

明确: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3.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明确: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集合词语,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公安干警、大专院校。

句中顿号应删掉。

4.一中、二中、和三中等几所学校参加了这次比赛。

明确: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句中“和”应删掉。

并列成分间逗号与顿号的选用:《标点符号用法》中对顿号的用法说明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例1: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明确:句中四河一同作“世界四大河流”的主语,其中任一词语不能单独与之搭配。

(二)当并列词语或短语并列作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必须用逗号。

例2:当铺,钱号,窄轨,已经随着土皇帝的覆灭最后湮没了;煤炭,汾酒,老醋,却在人民的生活里广泛散发着热力和芳香。

明确:句中两处三并列词语分别作前后句主语,其中每一词语均可单独作谓语的陈述对象。

例3: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坚强。

明确:句中五个形容词作句子的谓语。

(三)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不作句子主谓宾而充当定状补(常见是定语)时,用顿号。

例4: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明确:句中两短语是宾语“四边形”的定语。

(四)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不能单独作句子某一成分,且必须与其他词语构成短语才能充当时,用顿号。

例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明确:句中四并列短语与介词“随着”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五)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例6: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明确:句中七个词语属三个不同的层次,且作全句的主语,故三组词语间用逗号,每组内部的并列词语间则用顿号。

(“都是”后边三短语并列作句中谓语用逗号)(六)当并列词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词时,应视为一独立句,根据语境选用标点。

例7: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折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

明确:并列词语后带有“啊/呀/哇”等语气词时用逗号,不用顿号。

(七)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做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1.我们拥有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

2.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4.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5.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八)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分号。

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如: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三、冒号的考查主要考查:1.冒号的解释说明和总结作用。

2.冒号一管到底。

3.一句话中不宜有两个冒号。

高考回眸: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明确:冒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句中分号应改为冒号。

2.“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明确: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用逗号,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的考查主要考查:1.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末尾点号的位置。

(一般来说,句中出现了冒号,即为独立引用;句中若没有冒号,则为非独立引用。

)2.考查引号的加引范围。

高考回眸:1.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

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明确:非独立引用,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放在后引号外。

2.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妙处,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明确: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应放在后引号里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