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A. 错误B. 正确2.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A. 错误B. 正确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A. 错误B. 正确4. 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A. 错误B. 正确5. 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A. 错误B. 正确6. 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
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B. 高层次C. 低层次D. 具体层次2.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
前者是指( )。
A. 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B.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3.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 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B. 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C.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D. 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4.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B.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C.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D.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5.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D.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6.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 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B. 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C. 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D. 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7. 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 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B. 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C. 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D. 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三、填空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2.境条件。
3.4.5.6.7.教学设计任务01_0001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A. 错误B. 正确2. 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A. 错误B. 正确3. 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A. 错误B. 正确4. 教学设计的优越性: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A. 错误B. 正确5.认知学派学习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学习者对情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学习者知觉的再构造或认知结构的变化。
A. 错误B. 正确6.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就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 肯普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
A. 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B. 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C.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2.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 10个B. 14个C. 6个D. 9个3.依据教材中的观点,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A. 教学对社会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
B. 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学校的发展功能。
C. 教学对教育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
D. 教学对科学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学校的发展功能。
4.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 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 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C. 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 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5. 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 )阶段。
A. 4个B. 9个C. 14个D. 6个6.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四个方面。
A. 校长、教师、教室、学生B. 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C.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D.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7. 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
他们是指(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B.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三、填空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2.3.4. 年之前的所有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基础方面,是行为主5.式。
6.7.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A. 错误B. 正确2. 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
这是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
A. 错误B. 正确3. 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
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
这是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A. 错误B. 正确4. 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A. 错误B. 正确5. 呈现策略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 错误B. 正确6.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1. 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
这些因素不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
这是( )。
A.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B. 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2. 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
这是( )的观点。
A. 情境认知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 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 李秉德B. 班华C. 巴班斯基D. 威斯顿和格兰顿4. (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 宏观策略B. 管理策略C. 传递策略D. 组织策略5. 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
A. 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B.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6. (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
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 行为主义理论B. 建构主义理论C. 信息加工理论D. 情境认知理7.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 演示教学B. 小组讨论C. 课堂问答三、填空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2.效率和教学质量。
3.4.5.6.7.深化学习。
一、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1. 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对教学评价作划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A. 错误B. 正确2.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A. 错误B. 正确3. 测试题目通常有三种不同形式,分别是: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
A. 错误B. 正确4. 教师不属于媒体,但有局限性,需要借助、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媒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A. 错误B. 正确5. 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科学方法,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恰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A. 错误B. 正确6. 媒体按人的器官来划分,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综合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