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温带森林: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和北美洲
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 主 要为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4)寒带森林:是针叶树和落叶树的绿色接壤地带,它
环绕著北半球的一大片土地,范围遍及以前苏联的大部 分土地,北欧和加拿大。它早已被认定为世界上三个最 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1)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区域植物明显
地分为好几层,上层为乔木,高达60米,种类繁多,树干 挺直;中层由许多中、小型乔木组成;低层,本质藤本植 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30厘米,长可达300米。
主要分布:南美洲 的亚马逊盆地、非 洲的刚果盆地、东 南亚一些岛屿,往 北可伸人我国西双 版纳与海南岛南部。
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 循,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 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 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 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承德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比私家园 林更肃穆,宏大,比 较注意园林中建筑的 式样和布置得格局; 造园的思想路线:皇 家追求长生不老,国 泰民安(一池三山, 五海)。
第七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教学内容 1.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 3.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及类型; 难点: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一 生态旅游资源的形成
(一) 大自然的演化
宇宙的起源学说众说纷纭,有“盖 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 说”、“星云说”、“大爆炸说”。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人类的出现及演化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人与自然共同营造
1.农业生态系统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颐和园
2. 园林绿地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邱园
3. 科普园地的营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 保护
1. 大自然自己的保护:极地或者路途艰
3. 温泉
黄石公园温泉
4. 河流
长江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 田园风光 2. 牧场
云南元阳梯田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渔区
长沙千龙湖全国钓鱼比赛
4. 农家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黄姚古镇
(四)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园林四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 体、植物等。
颐和园
1.中国园林:不求轴线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第一级
第二级
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旅
游资源
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人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
自然共同营 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造)生态旅 游资源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第三级 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旅游资源
海滨、湖泊、温泉、河流生态旅 游资源 田园风光、牧场、渔区、农家生 态旅游资源 中国、西方园林 植物园、天然野生动物园、自然 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私家园林:追求个性的解 放,寄情;清雅,自然, 随意。
苏州留园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拙政园
2. 西方园林:追求规则式的人工雕凿美。
法国凡尔赛宫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意大利台地园
3.荒漠: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
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 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 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戈壁滩
撒哈拉沙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 海滨
三亚
2.湖泊
长白山天池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南极、山岳冰川生态旅游
保护生态旅
资源
游资源
文化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宗教名山、水源林生态旅游资源
法律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 园、风景名胜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三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旅游价值包括富含负离子氧 能使人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力;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植 物.ppt;有趣的植物.ppt。
险,人类难以到达的生态旅游资源。
北极
玉龙雪山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布达拉宫
2. 传统文化的保护:宗教
文化以及龙山、神山。
甘孜格聂神山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 法律的保护
扎龙丹顶鹤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二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分类依据
1. 成因依据; 2. 主导因素依据; 3. 人类利用依据; 4. 保护性依据; 5. 旅游价值依据。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 草原: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
为主的植被。
(1)热带稀树草原:在热带干 旱地区以多年生耐旱的草本 植物为主,并有少量散生木 本植物所构成。分布于热带 森林和半荒漠间,位于赤道 南北5°~20°范围内,在非洲、 南美、澳大利亚和亚洲均有 分布。我国稀树草原面积不 大,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 广西、贵州的干热河谷和海 南省 。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1. 地球的形成
地球形成公认是由太阳星云边 缘的圆环上的物质形成。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地球的圈层变化
❖ 原地球是一个近似均匀的物体,主要由 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 没有明显的分层,后因地球温度变化, 加之重力原因使物质发生分层。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 生命的起源及生物圈的形成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亚热带森林:分布在大致23.5°N-40°N、23.5°S-40°S
附近 ,具有热带雨林的一些特点,林冠比较平整,缺少突 出林冠的高大树木;森林内部的附生植物以苔藓植物为主, 而高等附生植物较少;林下出现较多的树蕨和竹类;大型 木质藤本、茎花板根等热带雨林典型的特征则逐渐减少, 森林也逐渐变矮 。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2)温带草原:温带半干旱至半湿润环境下多年生草本植物组
成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草原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3)草甸: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
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 。
草甸
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