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概论各班题目汇总填空题1. 智能运输时代是交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
2. 运输工程学,包括了道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3.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科学。
4. 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就是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
5. 交通工程学的内容涉及工程、执法、教育、环境、能源等许多领域。
6. 城市道路按照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分成四大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7.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车、路、及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科学。
8. 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9. 道路网体系一般分为公路网、城市道路网两大体系。
10. 人的步行速度平均值在1.03-1.28m/s之间。
11.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
12. 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计测法、摄影法13. 交通量调查的种类:区域交通量调查、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核查线调查、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14. 从交通运营的观点出发,车速可分为地点速度和区间速度。
15. 常用的交通密度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和摄影法。
16. 排队系统包含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
17. 连续分布包括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
18. M代表泊松输入或负指数分布服务。
19. 排队系统包括等待服务的、正在被服务的车辆。
20. 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有等待时间、忙期、队长。
21.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规划通行能力。
22. 不设信号管制的交叉口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暂时停车方式、二类为环—行方式。
23. 按照交通流运行特性的变化,可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和匝道及通道连接点三个部分。
24. 作为理想的道路条件主要是车道宽度应不小于 3.6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 1.75m。
25. 平面交叉口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不加任何交通管制的交叉口、二类为中央设圆形岛的环形交叉口、三类为设置色灯信号交叉口。
26. 狭义的交通规划主要是值交通设施体系布局规划和诉期建设规划.27. 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
28. 交通发生预测通常有两种方法“回归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29. 综合交通体系按服务对象分为客运和货运两大系统。
30. 衡量交通规划方案的好坏就要考虑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指标,也要考虑社会环境影响。
31. 停车设施包括停车场停车库和路边停车泊位,均是交通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停车行为调查方法一般采取观测调查和问询调查的形式。
33•停车需求预测一般有三种模型:产生率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出行吸引模型。
34. 停发方式:平行式停车、垂直式停车、斜式停车。
35. 单位停车面积应包括停车车位面积和均摊的通道面积,以及其他辅助设施面积之和。
36. 交通信号分为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箭头信号、闪光信号和手势信号。
37. 交通标志的类别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和可变信息标志。
38. 高速道路的监控系统一般分为控制系统,监视系统,信息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控制和显示系统。
39.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一般分为绝对事故数分析和相对事故率分析。
40. 交通事故具体分析时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41. 交通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为车的因素、路的因素与环境的因素。
42. 交通事故预测的要求主要有:科学、准确、简明、适用。
43. 凡车辆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违法,造成人畜伤亡或车物损坏的意外事件,统称为交通事故。
判断1. 交通流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又是一个随机系统,具有典型的随机特性。
(V)。
2. 我国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为台湾省纵贯南北的高速公路。
(V)。
3. 公路网的等级划分有技术等级和行政等级两大类分法(V)4. 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等五级,另有等外公路。
(V)5. 在地点速度测量记录表中,根据车型在其通过时间的一栏中填入车辆数,不能计算出通过车辆的速度值及各速度值的发生数量。
(X)6.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或车道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交通流量。
(V)7. 排队单指等待服务,不包括正在被服务的人(对)8. 跟驰理论是适用数学研究方法,探研在无法超车的单一车道上车辆队列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动力学公式表达加以分析阐明的一种理论(错)9. 所谓基本路段系指道路不受匝道立交及其附近合流、分流、交织、交叉影响的路段,它是道路的主干和重要组成部分。
,,,,,,(V)10.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主要以密度作为主要指标,其相应的服务水平和运行状态为:一级为自由流;二级为稳定流下限;三级为稳定流上限;四级为饱和流。
(X )正确答案:二级为稳定流上限,三级为稳定流下限11. 社会经济系统、运输设施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三个基本要素。
(对)p13112. 交通预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
(错)p13813. 后退式停车,前进时发车,发车迅速方便,占地也不多,多被采用。
(对)14. 停车车位数大于50辆时,应设置三个出口;大于500辆时应设置3~4个出口。
(错)15. 交叉口交通事故率同交叉口的冲突点数量密切相关,通常冲突点少则事故多。
(X)—16. 交通事故预防对策亦称交通安全对策,包括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计划、决策和各种管理与工程措施。
(V)名词解释1. 什么是交通特性?人、车辆、道路时空分布规律与交通流的特性。
2. 什么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方式、公交车辆、公交路线规划理论、方法和配车优化等。
3. 次干路:结合主干路形成网络,起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4. 交通量: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5. 交通调查: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
6. 行车时间: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
7. 交通流理论指的是什么?是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的方法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科学。
8. M/M/N----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9. D/Ek/N---定长输入、爱尔朗分布的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0.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11. 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
也就是要求道路所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12. 境界线:规定调查区范围的边界线。
13. 交通分布:区和区之间的交通流流量多少的分布。
14. 停放周转率:(一定时间段内每个停车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次数。
)15. 停放供应:(一定的停车设施区域内按规范提供的有效泊位数。
)16. 交通需求管理:通过影响出行者的行为,而达到减少或重新分配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的目的。
17. 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对交通进行指示、导向、控制和限定的一种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18.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就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条例的规定和道路交通的实际状况,运用各种手段、方法、设施、工具等科学合理地疏解、协调、约束、组织和指挥交通。
19. 交通事故预测:对交通事故未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推测。
20. 现场调查:对事故现场的当事人、知情人、车辆、道路交通环境等进行细致严密检查观看,并详细完整的记录。
简答1、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2、交通密度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交通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条道路的车辆的数量。
用来评定这条道路的利用率,来决定是否应该扩建或重新修路。
另外也能体现某个地区的发达程度。
3、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
它可有很多方法,如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及摄影法。
请简述什么是人工观测法,及其优缺点。
4、人工观测法:在选定的地点及时间,按规定的测时时段由测量人员计测和记录通过实测断面的车辆数。
优缺点:人工观测法简单易行,且不需复杂设备,但需较多的人力,且在长时间观测时由于工作单调易于疲劳,故很难保证实测质量。
5、离散型分布包含哪些分布?他们各自的适用条件是哪些?包含泊松分布、二项分布。
1)泊松分布的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其他外界干扰因数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
2)二项分布的适用条件:车辆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
6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各表现在那些方面?请简要概述其中两点。
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其他条件。
1)道路条件:指街道或公路的几何条件,包括交通设施的种类、性质及其形成的环境、每个方向车道数:车道和路肩宽度、侧向净空以及平面纵面线形等。
2)交通条件:指使用道路的车辆的交通流特性设计速度、客车、货车、大车、小车、长途短途等交通组成和分布,车道中交通流量、流向及方向分布等。
3)管制条件: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他还有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4)其他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
但其中直接影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交通组成、驾驶人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任选两点概述)7、制定交通设施体系规划方案的原则。
P144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
2)应贯彻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3)既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又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要广泛吸收部门、专家、公众等各方面的意见。
8、自行车停车场规划的原则1)停车场地应尽可能分散多处布置,方便停放,充分利用人流稀少的支路、街巷空地。
2)应避免停车场出入口对着交通干线。
3)停车场内交通组织应明确,尽可能单向行驶。
4)固定式停车场应有车棚、车架、地面铺砌,半永久和临时停车场地也应树立标志或画线。
9、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1)-------------------- 减少冲突点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口排除左右转弯等方法;2)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速度;3)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4)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5)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