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之语言赏析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之语言赏析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之语言赏析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之语言赏析
破解小说阅读题(四)——语言赏析
高考《考试说明》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义: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的语言风格,即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体会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艺术。

但在实际考查中,体会语句含义和品味语言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的含义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

题型体会重要语句含义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题干示例审读判别
[2016全国新课标卷]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语句句子画线等字样;(2)题干中有理解赏析蕴含等字样。

[2016山东省卷]解释画线处的含义。

[2015安徽省卷]画线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2014江苏省卷]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2014江西省卷]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其他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言外之意?
(3)文中×××蕴含了几层意思?请赏析。

三步赏析语句含义
第一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
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含义。

第二步:在挖掘其深层含义时,需要三抓
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

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

理解这类句子的含义,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子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
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4.注重内容换,确定语句内涵
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概括换为具体。

文学类文本的有些语句以及关键词等比较抽象概括,大多表述为一种(某种)精神(情感)。

体会丰富含义时,要把这个概括的内容具体化;同时注重将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化为具体指代的内容等。

形象换为质朴。

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大多十分形象、生动,多使用形象化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和象征、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

解释语句的含义时,要注重把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的含义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结果换为原因。

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大多具有跳跃性,在表述形式上往往只有今天(现在)结果(答案)等,而没有以前原因等。

把握这种语句的含义时要注重结合上下文补充出以前的内容或原因等。

第三步:规范答题,采用手法+内容+效果的方式
即能够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例1 [2016山东省卷]阅读小说(文本见本专题学案2[例2]),回答下面的问题。

分析画线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教你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表现手法明确此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表达效果已明确本题也属于赏析语句含义题型。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答题时采用手法+内容+效果的方式。

思考角度文中对应
手法描写对象是一女孩子,她的动作有趴左右摇晃埋,这应是人物描写中的______描写。

内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效果一方面可表现小孩儿对吴秋明的________,另一方面体现吴秋明对孩子的________。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分析] 细节小女孩在吴秋明怀中依恋爱意
[尝试答题] 细节描写。

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题型品味语言艺术
不同的,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这里的特点有时是指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等。

另外,也包括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题干示例审读判别
[2010山东省卷]第1自然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题干中有语言特色语言表达特色等字样。

其他设问方式:
(1)以×××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小说语言艺术思考6角度
词语运用
经过千锤百炼的词语,其艺术效果是凝练、细腻、形象、逼真的,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句: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写林冲用了几个连贯的动词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的小心谨慎,做事细心。

喝这个词说明他经过了艰苦的思想斗争,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

一个变立场、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以前的统治者彻底决裂的反抗者形象跃然纸上。

句式特点
从句式的角度,有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与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等。

修辞方面
辨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表达效果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含蓄隽永、平实质朴、准确精当、强调强化、惟妙惟肖、穷形尽相、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诙谐有趣等。

语言特色
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思考,如果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还要注意考虑与其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相符。

还可以根据小说的题材来分析语言特色。

如乡村题材(包括人物语言),常常通俗朴实,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小市民题材,常常细腻委婉,寓意深刻。

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华丽、豪放、婉约、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语体色彩口语:朴实、风趣、形象、生动、有地方色彩;
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

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涧不能干
袁省梅
油锅说支就支起来了,火苗腾腾地舔着锅底,清亮亮的半锅油眼也烧开了,冒着拳头大的泡泡,黄灿灿的,一朵挤着一朵,旋灭旋生,旋生旋灭,咕嘟咕嘟响。

……
倏地,史雷子的手从油锅里钻了出来。

张栓子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呲着牙,脸上的肌肉惊恐地哆嗦,汗珠子一嘟噜一嘟噜腾腾地流淌,身子像风中的树叶一样索索索抖个不停。

史雷子咬着槽牙,砰砰砰,十个铜钱带着长而白的哨音咕噜噜飞落地上。

史雷子老爹秃鹫般嘎嘎地笑,正要捡拾起地上的铜钱,雷子闪前一步,捡起五枚,扔在张栓子的脚下,抬头看见满脸泪水的桑桑,热切切地望着他,史雷子的心甜得像灌了蜜糖,手上灼烧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

……
小说画线一段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教你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画线一段明确了区域,语言特色界定了本题属于品味语言艺术类题目。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文中对应
词语运用吱吱砰砰砰咕噜噜等词语的特色是运用________。

修辞方面像风中的树叶一样索索索抖个不停运用________修辞。

句式方面张栓子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为________,咬着槽牙,砰砰砰是________。

语体方面呲着牙一嘟噜一嘟噜咕噜噜飞落运用口语,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你分析] 拟声词比喻长句短句质朴自然,通俗易懂
[尝试答题] 口语化(具有农村生活气息);善用拟声词;善用修辞(拟物手法、比喻手法);句式长短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