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篇》解释: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解释: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

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篇》解释: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篇》解释: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利益;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2.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解释: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

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解释: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

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9、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篇》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3.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4】“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给别人”【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9】“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4.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译文】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

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

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

”【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6】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应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8】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便不配做读书人了。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5.论语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出自《论语·学而》【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自《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