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校本课程

五年级校本课程

五年级校本课程≈≈≈≈≈≈≈≈≈≈≈≈≈≈≈≈≈≈可爱的大通目录第一课:老爷山 (2)第二课:桥头公园 (5)第三课:宝库峡 (7)第四课:察汗河 (9)第五课:娘娘山 (11)第六课:鹞子沟 (14)第七课:北川河 (16)第八课:广惠寺 (17)第九课:明长城 (19)第十课:会宁寺 (20)第十一课:大通名吃(一) (22)第十二课:大通名吃(二) (23)第十三课:大通名吃(三) (24)第一课:老爷山老爷山系马鞍山一山峰,位于大通县桥头镇东侧的北川河畔,是大通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积约2.5平方公里。

因山顶原有太元宫(即关帝庙),俗称"老爷山",又称"元朔山"、"北武当"。

其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高差悬殊,主峰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达486.5米。

整个景区山体母岩为中震旦纪石灰岩,岩层由下而上分块状白色或灰色矽质灰岩、条带状遂石灰岩及黑灰色角砾状灰岩等,层厚1000余米,与震旦纪地层呈断层接触。

景区内土壤分山地棕褐土、黑钙土和栗钙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历经苍海桑田的巨变、风化和水蚀,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岩洞、峡谷地貌。

老爷山山水之美,来自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自然力量,来自跨越空间的斑驳年轮。

风景区地处中纬度,海拔高,受海洋影响微弱,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不热,年平均气温2.8℃,气温较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3.9℃。

年平均降雨量508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

在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类型的景区内,林木繁茂,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木本植物57种,草木植物170多种,形成桦树、云杉、山杨等为上层乔木,枸杞、沙棘、小蘖、黄刺、托叶樱桃为中层灌木,野药、山菊、兰花等为地被的植物群体系,自然林区占地2850多亩。

另外山中花灌木丛中还有沙鸡、野雉、雪鸡、蓝马鸡、岩鸽和野猫、赤狐、狼、松鼠、旱獭、黄鼠狼等20多种鸟禽和动物。

老爷山景区因其保护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旅游和避暑的佳境,被列为青海省九大旅游区之一。

将军岩-----从后山门上山,在平缓的七彩路人口附近,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山石,从左右两侧望去,岩石瞬间便化成了一位昂首挺胸站立的将军。

苍劲嶙峋的岩石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了将军的轮廊,将军披甲戴盔,凝视着前方,正在做着征战前缜密的战术谋划,果断的眼神透射出一种令人不可抗拒的威严。

亭台楼阁-----信步漫游老爷山公园,五步一景,十步一奇,奇峰怪石、奇草异木纷呈眼前。

在所有人文景观中,最令人惊奇和赏心悦目的便是那精心点缀、各具形态的亭台楼阁和镌刻其上的楹联佳句。

迎霞亭、爱晚亭、红叶亭等各具特色,布局巧妙。

半壁亭、望峰亭等更是造型优美,洒脱飘逸。

半壁亭有诗句曰:"三川碧流朔山景,一幅画卷半壁亭。

漫步云间七彩路,四时风光四时新。

"观赏亭台楼阁和品味楹联佳句,已成为游人登山途中莫大的乐趣。

雷公殿-----在玉皇大殿左下侧一块平坦之处,有一座朱栏玉户、画梁雕栋的殿阁,这便是雷公殿。

大殿虽是新近落成,但"楼台突兀门迎嶂,青松带雨遮高阁。

四围花发琪园秀,三面门开舍卫光",正是"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士招提好道场"。

大殿面南背北,分为三间,殿中供奉雷公,绛纱衣、芙蓉冠,紫授金章,一副嫉恶如仇的神态。

神位前摆放供桌、香炉、烛台。

雷公殿经不断修缮,渐显巍峨宏大的气势,成为游人登山览胜的新景点。

第二课:桥头公园桥头公园位于桥头镇北侧,背靠连绵起伏的牦牛山,面对滚珠溅玉、欢腾奔流的北川河,南望雄峙三川的元朔山,北依郁郁葱葱的实验林场。

周围地势开阔平坦,良田沃野相间。

公园始建于1984年,初建时占地面积150亩,现扩至180亩,园内可同时容纳1.5万人游憩。

全园布局精巧,构思奇特,既显示青藏高原特有的雄浑博大,又蕴含江南园林的灵动和隽秀;既充分利用原有的花草树木,流水地貌,构筑了许多形态自然的水榭花圃,曲径坡地,又独具匠心地开辟了一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全园因庄重典雅、幽静自然、小巧玲珑而被赞誉为“西宁市新八景之一”。

用我省书法家钟锡九先生的题词:“三面青山四面柳,一园春风半园花”来形容桥头公园一点也不为过。

庄重典雅的正门上,“桥头公园”4个苍劲浑厚的大字是那样耀眼醒目,在万绿丛中迎接着八方游客。

步入园门,一泓碧波涌翠、清澈见底的绿水,由北向南流去。

跨过小桥,置身花廊之间,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方雕有我省著名书法家李海观先生题写的由西宁市命名的西宁八景之一“桥头寻幽”石碑。

典雅精致的碑刻、滚珠溅玉的喷泉和具有古典风味的“迎客阁”,上下两层,似一幅巨大的屏风。

如果步人上层,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顿生江山一览之感。

迎客阁北侧,“清凉泉”畔的双桥花架和“蟒蚪洼”边的暖室花圃,隔水相望,而其涌波逐浪、叮咚作响的河水,四时不竭地传送着它俩的温情,倾泻着它俩的蜜意。

南侧的白杨林中、绿水旁边,是儿童乐园,设置有大小滑梯、秋千、转马、大象、马拉车、豪华小轿车、蹦蹦床,终日接待着前来尽情游嬉祖国花朵,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东面是别具特色的虹桥、闸亭;西面是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

经儿童乐园跨桥东去,一亭翼然,名曰“桥亭”,其东南是“秀丽亭”,距亭不远处便是公园东门,直通向阳路,面迎牦牛山;东北的猴厅最引人注目,游客众多,热闹异常。

猴厅北侧即为碧波粼粼、清澈见底的人工湖,湖内仿西湖的“湖心亭”、“三潭印月”和“金鲤腾飞”,以及沿岸的“四龙喷第三课:宝库峡宝库峡起于新庄乡峡门村,止于开甫托山过拉垭壑,全长63公里,总面积3200公倾,海拔2868—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是大通县最大的林区和草场,也是青海省的天然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

整个景区拥有天然灌、乔木林50多万亩,以青杨为主的人工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28.6%。

宝库峡风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大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主要由察汗河景区(专章介绍)和黑泉水库景区组成。

宝库峡风景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狭长河谷地貌。

区内以温泉、石林、瀑布、水库以及神话传说为主的自然地貌构成奇特的旅游景观,既有江南风光的秀美,又有青藏高原雄伟、粗犷、险峻的地貌特征。

黑泉水库位于宁张公路73公里处的宝库河上,黑泉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备防洪、发电、环保效益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由砼面板堆石坝、溢洪道,主流放水洞、灌溉发电洞、电站厂房及升压站、供水工程组成;最大坝高123.5米,总库容1.82亿立方米,为我国在建同类坝型中的第三高坝。

“高峡出乎湖”是黑泉水库的真实写照,5.34平方公里的水面,将两岸青山翠谷倒影无余,边麻梁半岛将水体视觉一分为二,使高峡平湖既富于园润流畅又极尽曲折变化。

当你乘船逆流而上,便发觉这里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不是漓江胜似漓江。

尤其是祁连群峰的皑皑白雪与近处极富层迭变化、起伏动感的天际线交融生辉,给人一种高远圣洁的感觉。

泼水佛-----在黑泉水库大坝东下侧的公路旁,有一巨大石崖翼然兀出,刀削斧凿般平滑的崖壁上,有一佛像笑盈盈盘腿坐在莲花丛中,面容安祥和善,近瞧远看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但此佛一般情况下并不显身,只有在善男信女或游客净手焚香后,将洁净的甘泉泼于其上方才显现,衣冠褶纹,莲花宝座清晰可见,因而人们称其为“泼水佛”。

温泉-----在宝库河上游雄奇俊拔的月牙山下,有5处相近的温泉,摄氏48℃的泉水在海拔3750米的岩石边以每秒0.15立方米的流Array量,冒着气泡,喷涌不息。

清澈透明的泉水,甘淡适中,既可饮用又可医治多种疾病。

画屏山-----画屏山主峰在今宝库乡五间房村处。

它南至城关,北通甘凉,山势迤逦,轩敞如屏。

春夏之交,啼鸟嘤鸣,野花丛杂;夏秋季节更觉天高日晶,形成一幅天然图画。

大通古八景之一“画屏秋净”即指此山。

清末民初廖溪苏填词赞道:“山势画屏开,六曲平裁,西风无限送秋来。

落尽腥红山径晓,霜叶成堆。

此境隔尘埃,点绝莓苔。

天峰倒影入楼台,一片浮光都扫尽,小胜蓬莱。

”。

佛沟-----佛沟不深而山势较陡,桦林杂居的丛林显得有些稀疏,突兀冷峻的岩石则似乎更多一些。

最有名的山顶那块向前扑出一半左右的悬崖叫神仙架。

据传,古时有神仙欲架桥连接西北二山,以事修炼之便。

不料上苍不允,因为真正的修炼无捷径,架天桥是投机之举。

因而石桥未果,却留下了让人遥想,又让人沉思的神仙架。

大坂山隧道-----大坂山隧道全长1530米,净宽8.5米,净高4米,缩短里程5.2公里,它是屹今为止亚洲海拔第一、世界第二、第一个在洞口设置了隔风保温门,采用并实施了国内外先进的防冻害、防渗漏措施的隧道。

它的通车,使“千难万险的鬼门关,比不上风雪的大坂”成为历史陈迹。

第四课:察汗河察汗河森林公园位于大通县西北部,大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面积3144公倾,海拔2868至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呈狭长河谷地貌。

整个景区在地质构造上属祁连山结晶岩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海浸、风化、水蚀的作用,垂直节理发育,岩体裸露,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造型地貌。

察汗河以河而著称,因河而得名,察汗河山水之美首先就在于这种“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天然因素所决定。

天然的造型地貌,给察汗河带来的总体特色,可用“奇秀”二字来概括。

这个“奇秀”的特色,突出表现在石林、瀑布、杜鹃和圆柏四个方面,因为它们的雄伟、粗犷、洒脱和险峻,察汗河便拥有了独特的“四绝”奇景。

风景区海拔高,属大陆性气候。

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气候温凉湿润,夏季年平均温度12℃左右,因而整个盛夏凉爽不热,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景区保持了苍古的原生状大森林,100余条大小不等的水道若隐若现,如梦如歌。

溪水在乱石谷中分合跌宕,时而似不羁的野马,急泻奔腾;时而如多情的少女,低吟浅唱,众溪流飞崖跳涧,造就50余处优美壮观的瀑布,这些瀑布仪态万方,美不胜收。

整个景区内树木葱茏,清泉丝丝缕缕,琴韵铮琮,空气清新,令人身心舒畅。

各种山珍、野果以及奇禽异兽,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这正如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所赞美的那样:“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鸣。

”因而,察汗河不只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绝妙佳境。

石林-----察汗河森林公园内群峰环拱,峰脊石林群—绵延数里,它们千姿百态,象形肖物,Array栩栩如生。

如“唐僧诵经”的逼真、“猴子观林”的可爱、“将军岩”的威武、“玉兔盗仙草”的传奇、“斜塔东倾”的危势、“海龟望月”的亘古……而且,不少奇林怪石移步换形,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瀑布-----风景区内的瀑布更是飘逸多姿、流畅洒脱,如三层叠落,垂直落差达60米的猎人沟瀑布,变幻多姿的“双龙戏水”,如珠垂挂的“域外天河”、气势不凡的“高峡飞瀑”,以及许许多多的无名飞瀑,连同汇聚起来的溪、涧、峡,使察汗河静中有动,动中有声,形成了动人心魄的飞瀑流泉的交响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