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之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的点评(推荐阅读)第一篇: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之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的点评在当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学校历史组在学校315课改理念指引下,在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
特别是对教材的钻研、理解,如何理性地对待教材,如何有效使用教科书,成为我们历史组适应315课改的主攻方向。
因为教材是决定课改成功的第一道门槛。
就像一项工程,把好材料的质量、拿捏准确材料的属性是建设工程的第一道关。
具体到xxx老师这节公开课。
通过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及教学反馈等环节,可以看出xxx老师深入研究了教材,在有效利用教科书上狠下了功夫,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一、吃透了课标,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课程标准归纳为:1、知道一个事变即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2、了解一个罪行即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3、认识一个意义即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根据这一课程目标科学的设置教学方法,同时也确定了本课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把握了教学内容两条主线,化繁为简本课主要内容有九一八事交、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各部分内容间错综复杂,xxx老师把本课内容分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另一条主线是张学良将军的三个抉择。
xxx老师以张学良将军的三次人生抉择,映射了张学良将军从家仇到国恨到报国的爱国热情厚积薄发的心路历程,折射出日本对中国的步步侵略。
两条主线相得益彰。
三、核心素养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四、三个问题提纲挈领,总领全课,并巧妙解决1、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2、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得到和平解决?(通过课本剧表演完成)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五,课堂教学设计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注意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架起现实与过去之间的桥梁。
xxx老师以张学良将军囚居苏仙岭的史实导入新课,这样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谈起,既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又自然而然的切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
这样处理后,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细化、深化教学核心内容,为学生探究活动创造更充足的条件。
几点建议1、无论是过去老教材,还是如今各个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应该说多多少少存在长期以来扬共(产党)贬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面战场)的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建议增设一个归纳题: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作了什么?中国共产党作了什么?只要阅读教材便可找到答案: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华北自治运动,扩大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此时红军尚在长征途中),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领导了一二九运动,领导成立东北抗联,致力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共产党在反抗日军侵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个是侵略扩大,一个是反侵略的作用越来越大。
通过归纳,有利于学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2、给学生一点阅读教材的时间学生接收历史知识的方式主要有:倾听,阅读,考察,阅读教材甚至大声朗读教材内容,有益于学生增强记忆,重新认知教材内容。
本课中,个人建议让学生齐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一点感慨现在的年轻老师不但专业知识扎实,而且接受新事物快,课改理念理解透彻,有活力,做事热情高,值得敬佩。
点评人:xxx20xx年12月18日第二篇: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教案1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全过程;知道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迅速沦陷的原因;能列举东北沦陷后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能够正确分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和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及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文字阅读和视频播放,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概况,通过课堂讨论认识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人民的深重灾难;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学习张、杨两位将军和中国共产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警报声响起。
教师: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在我国东北的沈阳、长春等地的城市上空,都会响起尖利的警报声,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答略。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段已经成为过去、但我们却应该时时铭记的苦难岁月——难忘九一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情景的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时代感较强的情景拉近了历史同现实的距离,实现了历史同现实的对接)(二)新课学习九一八事变1.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九一八事变”部分。
教师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史教学中要教给读书、自主学习的方法。
)/ 32.视频播放:柳条湖事件3.学生思考、讨论: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发言,略。
教师小结:为其侵略行为寻找借口。
4.面对日军的挑衅和进攻,驻防东北的中国军队纷纷要求还击,可作为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投影出示: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视频、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历史影像,拓展了历史学习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了素材。
)学生齐读电文后回答: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无礼挑衅,蒋介石是什么态度?蒋介石不抗日,他正在忙什么?对此,我们有什么感受?5.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亲者痛,仇者快,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东北数千万的人民就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开始了悲惨的生活。
听,这就是东北人民悲愤的呻吟(音乐《松花江上》响起)。
(音乐的使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极大地增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可是东北人民不甘做亡国奴,他们自发组建抗日武装,对日军进行反抗和打击,中国共产党也选派干部到东北地区,领导和组织东北的抗日斗争。
投影出示图片:东北义勇军抗击日军东北抗联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借助图片,学生讲述抗联将士顽强不屈打击敌人的故事,既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展示了学生的历史积累,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小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由此爆发,九月十八日也由此成为了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国耻日。
在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来让人们牢记历史的耻辱与教训。
西安事变1.地图出示,教师讲解:占领东北后的日军,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
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国民党内部一些有爱国热情的将士也纷纷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2.图片出示:张学良、杨虎城头像/ 3设问:同学们认识图片中这两个人吗?他们的名字和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3.布置学生阅读教材西安事变部分。
4.视频《西安事变》片段播放。
5.讨论:你如何看待和评价张、杨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行为?你是如何认识在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的?(课堂因讨论而精彩,讨论是思维的碰撞,是看法的交流,讨论使得认识得以统一,观点得以明确。
)(三)、小结全课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国抗战的序幕,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升级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而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的最终和平解决,也使得长达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四)、教学反思1、本课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课外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可以体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能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以史佐论的历史学习方法。
2、通过课前的对问题的层层预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基本实现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 3第三篇: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歌曲,松花江上。
歌曲已经听完了,留下的是历史的回响,曾经的松花江盛产大豆高粱,后来人们就不得不背井离乡,而这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九一八事变有关,那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呢?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又有怎样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过渡: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学习目标,迅速浏览课本,整体把握本学科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个部分,首先我们开始学习,第一个部分918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大屏幕上有两则日本侵略中国政策的文字史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在这种亡国灭种的政策之下,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以借口制造柳条湖事件,六条或事件,也成为了918事变的导火索,而918事变,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扩大了侵略,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纪录片,了解一下日军在东三省犯下的累累罪行,和中国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的英姿。
视频已经看完了,在视频中,我们了解了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实行奴化教育。
这充分暴露了日本凶残的侵略本质而杨靖宇将军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黑水之间。
更是用行动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过渡:当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日军侵略形势图了解日本侵略进程。
在日军侵略当中,提出华北自治运动,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华北学生更是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这样的口号于是一二九运动爆发了。
接下来请同学们化身小记者,写一篇,有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新闻稿。
哪一位同学愿意分享下你的报道?报道很详细,请同学们根据他的回答明确标记,一二九运动的时间意义。
过渡:民族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成在屡次劝谏无效的情形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那西安事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接下来请欣赏由六组同学带来的历史短剧西安谈判。
感谢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最终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